佘守章
- 作品数:425 被引量:3,625H指数:31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 针对大量噬菌体展示短肽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策略的构建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建立一种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方法,针对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获得的大量短肽信息,从中筛选出所需的目的功能蛋白。方法对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脂多糖刺激的人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株(THP-1)细胞获得的1263个七肽序列进行去冗余分析,结合混洗算法和随机排列检验(RPT),统计非冗余七肽序列中特定三肽的丰度及其显著性。利用Clustal W软件对包含丰度具有显著性的三肽的七肽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并根据氨基酸的性质,寻找特征性短肽,通过在线BLAST软件与SWISS~PROT蛋白序列数据库进行同源性分析,获得包含这些特征性短肽的已知蛋白,进一步应用SignalP和TMHMM软件预测其中的分泌蛋白和膜蛋白,并最终获得候选蛋白。结果得到TNF—α、toll样受体6(TLR-6)等炎性反应相关的细胞因子和膜蛋白及其表位模拟肽,为脓毒症等炎性反应相关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依据。结论建立了一种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方法,该策略的建立为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得到的短肽序列的分析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
- 丁宁肖慧许立新佘守章
- 关键词:噬菌体展示生物信息学短肽分子模拟
- 舒芬太尼不同给药方式在全凭静脉麻醉中的比较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靶控输注与间断给药或恒速静脉注射相比是否更具优势。方法随机选择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50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双盲对照观察。全部病例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根据分组要求使用不同的给药方式静脉注射舒芬太尼:舒芬太尼给予负荷量后间断给药维持(组Ⅰ)、舒芬太尼给予负荷量后恒速静脉注射(组Ⅱ)、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组Ⅲ)。观察麻醉诱导期、手术中及麻醉苏醒期的血压、心率以及Narcotrend麻醉深度分级及数值的变化;记录术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苏醒质量。结果 3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期、手术中以及麻醉苏醒期10个时点血压和心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意识状态恢复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组Ⅲ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靶控输注与间断给药或恒速静脉注射相比,苏醒更快,但在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以及苏醒质量上无明显优势。
- 黎昆伟佘守章张淑婷胡祖荣邓恋贾杰
- 关键词: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舒芬太尼不同给药方式
- 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的进展被引量:5
- 2009年
- 左旋布比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为麻醉中常用局麻药物布比卡因的左旋体。左旋布比卡因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毒性明显低于布比卡因,且具有几乎与布比卡因相同的麻醉效能。长效局麻药用于蛛网膜下腔的安全性长期以来一直是麻醉学家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对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就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安全性、可行性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 郑彬佘守章许立新
- 关键词:麻醉脊髓左旋布比卡因
- 盐酸右旋美托咪啶对呼吸机所致肺损伤大鼠ERK1/2激活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1年
- 目的研究盐酸右旋美托咪啶对呼吸机所致肺损伤大鼠肺部炎症损伤和细胞外信号调控蛋白激酶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3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成3组:常规潮气量通气组(C组,8ml/kg,呼吸频率90次/min),大潮气量通气组(H组,20ml/kg,呼吸频率50次/min),大潮气量通气盐酸右旋美托咪啶处理组(D组,20ml/kg,呼吸频率50次/min),每组12只。各组通气时间均为4h,呼吸末气道压力均为0。D组大鼠在机械通气的同时接受盐酸右旋美托咪啶溶液静脉泵入,泵入速度为0.5μg/(kg·h)。实验结束处死大鼠,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标本,光镜观察肺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Westernblotting检测各组肺组织中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H组和D组肺部有明显病理改变,且干湿重比、总蛋白、白细胞计数、髓过氧化物酶、TNF-α和p-ERK1/2等指标均显著高于C组。与H组相比,D组肺部病理改变明显减轻,ERK1/2磷酸化水平和其他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结论盐酸右旋美托咪啶静脉输注能显著减轻呼吸机所造成的肺损伤,减少肺部炎症因子的产生,并抑制ERK1/2激活。
- 忽新刚阮祥才于霖丁宁佘守章廖禹林
- 关键词:呼吸机肺损伤
- 加速病人自控镇痛智能化临床应用研究的进程被引量:6
- 2022年
- 中国麻醉与镇痛的发展,从华陀时期开始算起,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西方则是1846年10月16日,Dr.Morton在美国麻省总医院圆型阶梯教室首次公开演示乙醚麻醉成功,拉开了现代麻醉科学发展的序幕,标志着手术摆脱了恐惧、科学战胜了疼痛、病人得到了尊严,标志着现代麻醉科学的开始。疼痛是一种自我感觉和情感体验,疼痛最大特点就是个体差异大,疼痛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谁都怕痛,尤其是创伤性手术后应激反应明显增高的情况下,疼痛更加明显。在现代麻醉学1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急性疼痛治疗——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也取得了标志性的成果[1]。
- 佘守章黄文起王强舒海华徐波
- 关键词:病人自控镇痛乙醚麻醉自我感觉急性疼痛现代麻醉学阶梯教室
-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用于麻醉深度监测被引量:8
- 2001年
-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ndex)是应用微机对脑电图遮盖的很微弱的信号——听觉诱发电位(AEP)的波形进行 线性分析,通过傅立叶转化,由AEP连续2个节段之间的绝对差平方根之和计算得出的一个量化数值。它是临床麻醉深度监 测的一种新方法,具有简便、瞬时、实用、快捷的特点。本文综述AEPindex麻醉深度监测的原理和应用前景。
- 阎焱佘守章
- 关键词:听觉诱发电位指数麻醉深度外科手术听觉诱发电位
- 15°头高脚低位对脑肿瘤全麻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脑氧代谢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评价15°头高脚低位(reverse Trendelenburg position,RTP)联合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cutenormovolemic haemodilution,ANH)对脑肿瘤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脑肿瘤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15°头高脚低位组(R组,n=20)和完全平卧组(C组,n=20)。桡动脉和颈内静脉分别穿刺置管后10 min,R组患者体位调整为15°头高脚低位,C组患者保持完全平卧位,体位调整后10min行ANH,术中维持患者体温于36.5~37℃;分别于变换体位前即刻(T0)、变换体位后1、5、10 min(T1~3)和ANH后即刻、30 min和关硬膜前即刻(T4~6)抽取颈内静脉球部血和桡动脉血,计算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脑氧摄取率(CERO2)、静-动脉血乳酸含量差(VADL),同时记录各时点患者的MAP、HR和CVP,并计算术中总失血量。结果两组患者采集自体血量相似(P>0.05),R组患者术中出血量(526±171)mL比C组患者(809±150)mL明显减少(P<0.05);与T0时比较,两组T4~6时Da-jvO2、CERO2降低(P<0.05);两组各时点VADL均在正常范围(P>0.05);与T0时比较,R组T1~4时MAP、CVP降低,MAP在T4时降至最低[(70±8 vs 86±4)mmHg],CVP均值降为2.6~2.7 mmHg(P<0.05);与C组比较,R组T1~4时MAP、CVP降低,MAP在T4时降低最显著[(70±8 vs 84±7)mmHg],CVP均值波动于2.6~2.7 mmHg(P<0.05);R组与C组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度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联合15°头高脚低位可减少脑肿瘤手术患者的失血,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在脑血流自主调节范围内,而对脑氧代谢无明显影响,可在临床选用。
- 程傲冰许立新佘守章许学兵
- 关键词: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脑代谢血流动力学
- 麻醉科医师抗击“非典”
- 2003年
- 目前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持续蔓延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是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严重威胁。本文介绍广东地区抗击“非典”的基本情况、“非典”的临床诊断标准、消毒预防措施及麻醉科医师抗击“非典”的经验。
- 佘守章
- 关键词:麻醉科医师消毒预防措施
- 新型阿片类药物在病人自控镇痛中的应用被引量:39
- 2005年
- 长期以来阿片类药在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新型阿片类药物舒芬太尼(Sufentanil)、阿芬太尼(Alfentanil)、瑞芬太尼(Remifentanil)的相继问世,由于其独特的药理特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已经在临床PCA领域中掀起了一股新的研究和应用热潮。有文献报道这三种药已分别用于大手术后病人、特殊病人术后自控镇痛和无痛分娩,
- 佘守章
- 关键词:病人自控镇痛阿片类药物大手术舒芬太尼瑞芬太尼术后病人
- 子宫动脉栓塞围介入治疗期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及不同药物配伍的效应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 研究子宫动脉栓塞(UAE)围介入治疗期采用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及其不同配伍镇痛效应和不良反应。方法 80例行UAE介入治疗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成四组,RD0组(n=20):采用PCEA法,镇痛药0.2%罗哌卡因(Rop)+0.004%吗啡(Mor),RD1组(n=20):RD0组镇痛药中加入0.005%氟哌利多(Dro);RD2组(n=20):RD0组镇痛药中加入0.01%Dro,RD0~RD2组硬膜外腔穿刺(T11~12)置管后接PCA泵按LCP模式镇痛,即负荷量(6ml)+待续量(2ml/h+PcA剂量(2ml/次),锁定时间10min;C组(n=20,对照):口服尼美舒利或肌注盐酸哌替啶镇痛。双盲观察各组VAS评分、BCS舒适评分、Ramesay评分、术后恢复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UAE导丝导管操作及栓塞时C组病人盆腔疼痛和继发性痛性痉挛发生率为90%,而RD0~RD2组无此现象;介入治疗后VAS评分、BCS评级、术后恢复时间RD0~RD2组明显优于C组(P<0.05)。PCEA各组病人围介入治疗期均安静合作,精神状态良好,C组病人烦躁不安发生率较多;恶心、呕吐发生率RD0组及C组高于RD1组及RD2组(P<0.05)。结论 UAE围介入治疗期PCEA法镇痛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用药法,且副反应少,术后恢复快;PCEA配方中适量加入Dro(0.005%)可减少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
- 佘守章许学兵许立新刘继云谢晓青邓才元陈春林
-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药物配伍治疗性栓塞病人自控镇痛硬膜外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