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
- 作品数:19 被引量:87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亚低温联合高压氧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 观察亚低温联合高压氧疗法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DEACMP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营养神经、清除自由基及对症治疗等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给予亚低温+高压氧治疗。对两组进行疗效评估,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SE、S100β水平、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NSE、S100β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DEACMP,能有效保护脑细胞损伤,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恢复,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明明张瑛琪陈莹张彬籍文强张岁
- 关键词:高压氧一氧化碳中毒亚低温迟发性脑病
- 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手足搐搦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引起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出现手足搐搦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就诊于我院的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103例,根据其是否出现手足搐搦,分为手足搐搦组和非手足搐搦组。分析2组之间性别、年龄、电解质、p H值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差异;将P<0.1的因素纳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并采用Logistic回归(Forward Wald法)分析患者出现手足搐搦的危险因素。结果 103例患者中出现手足搐搦者70例(68%),未出现33例(32%),手足搐搦组血清K+、血清磷和p(CO2)均明显低于非手足搐搦组(P<0.01),而手足搐搦组p H值高于非手足搐搦组(P<0.01)。2组性别、年龄、血清Na+、血清Cl-、血清钙(结合钙和离子Ca2+)、离子Ca2+和血清Mg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小、血清K+降低、血清磷降低和p(CO2)降低是手足搐搦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小、血清K+水平降低、血清磷降低和p(CO2)降低是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出现手足搐搦的危险因素。
- 游道锋乔秋阁谢冰姜相明陈莹
- 关键词:通气过度手足搐搦低钙血症低磷血症低钾血症
-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对院外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的预测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对院外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PR)患者自主循环恢复进行预测,为提高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CPR成功率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从河北省急诊急救技术创新中心的急诊数智化平台(EPD)2018年9月至2022年4月1201例心脏骤停和CPR患者的病历中,筛选出463例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用Python语言的pandas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结合临床特点,确定了精度最高的14个变量。将75%的样本划分为训练集建立模型,使用逻辑回归、参数解释、梯度提升、随机森林4种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了训练和测试。25%的样本划分为测试集进行验证,根据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受试者特征工作特征曲线(ROC)等评估模型性能,选出合适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自主循环恢复(ROSC)组(57例)与失败组(406例)在年龄、CPR开始时间,电解质紊乱既往病史、目击心脏骤停、CPR、除颤、采用简易呼吸器进行气道管理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逻辑回归、随机森林、参数解释、梯度提升4种学习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3、0.87、0.90、0.86;选取随机森林模型(准确率为0.89、精确率为0.90、召回率为0.89、AUC值为0.87)计算各特征值的重要性。结果显示,影响院外心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CPR开始时间、既往史、目击心脏骤停、给予胸外按压、电除颤。结论机器学习具有预测院外心脏骤停和CPR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的潜力,随机森林模型效果最好。
- 陈莹张佳琪田江涛聂樱洁李瑞月郝美林李文涛张瑛琪
- 关键词:院外心脏骤停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
- 1607名在职护理人员心肺复苏知识掌握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6
- 2022年
- 目的通过对在职护理人员心肺复苏知识掌握现状调查,分析护理人员对心肺复苏的相关知识掌握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针对于护理人员的心肺复苏调查问卷,于2019年3月—2020年1月份,对省内不同层级医院1735名在职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607份(92.6%),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心肺复苏知识和执行状况两部分。对收集的资料采用SPSS 25进行秩和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职护理人员中仅63.1%对高质量心肺复苏知识完全掌握,职称、工作年限、参与救治心脏骤停患者的例数、培训频次对高质量心肺复苏的掌握情况有显著影响。另外,通过培训及模拟操作,认为通过心肺复苏监测方法明显提升心肺复苏质量者从70.7%增加到93.2%(P<0.01),认为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明显提高复苏质量者从42.3%增加到79.3%(P<0.01)。结论高质量心肺复苏知识的掌握与实际救治例数与培训频次有密切关系,各级医院年轻护理人员比例较高,通过增加培训频次,高仿真实操体感以提升年轻护理人员的复苏质量及复苏信心。
- 韩彩莉高原张帆靳小静谭文云赵康徐盼盼褚晨晨张瑛琪陈莹
- 关键词:心肺复苏护理人员影响因素
- 一种气管插管与呼吸机管路多功能转接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管插管与呼吸机管路多功能转接装置,包括转接壳体,所述转接壳体顶端固设有连通的管路连接端,所述管路连接端內密封连接第一管路;所述转接壳体內通过分隔板将其分隔成两个独立空间,两个独立空间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
- 陈莹李文涛张瑛琪张帆赵岩宋雨佳陈庆强张路
- 过度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气温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过度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发病人次、临床症状及临床症状发生率和气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记录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过度通气综合征患者935例,记录其临床资料和就诊时气温,分析就诊人次和气温的趋势;分析患者各种临床症状的出现的人次及发生率,通过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判别就诊人次、相关临床症状出现的人次、相关症状的发生率等和气温的相关性;并通过曲线回归对有相关性的因素进行回归研究,并进行F检验和判别R2以绘制拟合曲线并列出最优回归方程。结果就诊人次和气温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年均就诊人次随时间呈递增关系;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及呼吸困难发生率为86.95%、紧张焦虑为70.37%、心悸或胸闷为61.93%,口周及四肢麻木感为51.55%、肢体颤抖为46.31%、头晕或眩晕为39.25%、手足搐搦为38.40%、心律失常30.80%;各临床症状发生人次与气温相关性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律失常发生率、肢体颤抖发生率、口周及四肢麻木发生率及手足搐搦发生率均和气温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回归分析后可建立最优回归方程;其他症状发生率与气温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度通气综合征的发病人次、临床症状及部分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和气温存在密切关系。
- 游道锋乔秋阁马国平陈莹赵红敏谭文云郑明奇刘刚杨清
- 关键词:过度通气综合征过度换气综合征过度通气气温
- 肾阻力指数及生物标志物对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预测价值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比较肾阻力指数(RRI)、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蛋白(pNGAL)及血浆前脑啡肽(pPENK)对于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预测价值,发现对脓毒症患者AKI早期预测的最佳方法。方法:测量入组脓毒症患者6 h内的RRI,检测pNGAL、pPENK水平,根据入组患者7 d内是否发生AKI分成2组:AKI组和未发生AKI(N-AKI)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3个指标对于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RRI(AUC=0.762)在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早期预测中优于pNGAL(AUC=0.714)。RRI联合pNGAL预测AKI的准确性(AUC=0.790)高于单一指标,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ENK在AKI组和N-AKI组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剔除肿瘤患者后发现,pPENK在AKI组中明显高于N-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早期预测中,RRI的检测准确性优于pNGAL,RRI联合pNGAL并不明显优于单一指标。在肿瘤患者中,pPENK对于脓毒症AKI的早期预测受到限制。
- 李文涛陈莹靳小静左姗姗张坤胡振杰
-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肾损伤
- 血清IL-1β水平与老年患者抑郁症状交互作用对血脂代谢紊乱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究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与老年患者抑郁症状交互作用对其血脂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15例(研究组),选取正常老年人共115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空腹血脂水平、血清IL-1β水平以及抑郁症状,进一步分析血清IL-1β水平与抑郁症状的交互作用对患者血脂代谢紊乱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受试者空腹血脂水平、血清IL-1β水平以及抑郁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脂水平、血清IL-1β水平以及抑郁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各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清IL-1β水平以及抑郁症状均为患者血脂代谢紊乱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血清IL-1β水平与抑郁症状对老年患者血脂代谢紊乱具有相加交互作用(P<0.05),高血清IL-1β水平和抑郁症状老年人发生血脂代谢紊乱的风险为低血清IL-1β水平且无抑郁症状老年人的8.274倍。结论高血清IL-1β水平以及抑郁症状均为患者血脂代谢紊乱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清IL-1β水平与抑郁症状对老年患者血脂代谢紊乱具有相加交互作用。
- 靳小静韩彩莉李卫陈莹张瑛琪苏冠丽汪艳丽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Β抑郁症状血脂代谢紊乱老年患者
- 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NF-α、IL-8和IL-10的测定及意义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的TNF-α、白细胞介素(IL)-8和IL-10水平变化以及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分离COPD急性加重期(n=30)患者治疗前后和健康对照组(n=30)PBM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分泌TNF-α、IL-8和IL-10水平及其与第1秒用力呼吸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相关性。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组PBMC分泌TNF-α和IL-8水平高于治疗后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后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IL-10水平在COPD急性加重期组低于治疗后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后组低于对照组(P<0.05)。COPD急性加重期组、治疗后组患者TNF-α、IL-8均与FEV1/pre%呈明显负相关(P<0.05);IL-10与FEV1/pre%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COPD气道炎症与TNF-α、IL-8和IL-10水平不平衡有关,检测COPD患者PBMC分泌的TNF-α、IL-8和IL-10水平可作为判断COPD炎性反应程度的指标。
- 王彦霞陈莹李庆威籍文强靳萍奎闫芳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卡维地洛对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作用
- 高延秋陈莹王瑾刘超刘坤申
- 艾森曼格综合征是一组先天性心脏病随着病情发展,进行性肺动脉高压导致器质性肺动脉阻塞性病变,致使原来的左向右分流出现右向左分流的后果.当患者出现艾森曼格综合征时,已失去最佳手术治疗机会。通过联合一个或两个选择性肺动脉扩张剂...
- 关键词:
- 关键词:艾森曼格综合征卡维地洛先天性心脏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