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名
- 作品数:3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安徽省微生物防治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安徽省“十一五”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用于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爪哇棒束孢可湿性粉剂的研制被引量:8
- 2014年
- 由于对刺吸式口器昆虫的独特侵染方式,真菌杀虫剂对防治茶树重要害虫假眼小绿叶蝉极具潜力,但迄今产品极少。本研究研制出对该叶蝉有高毒力的爪哇棒束孢可湿性粉剂,筛选出的助剂对孢子活力均无显著影响,物理性状为最佳。从4种载体中筛选出入水3~5 s即湿润的惰性载体海泡石,从12种湿润剂中筛选出湿润时间仅3 s的湿润剂A,从7种分散剂中筛选出悬浮率达94.9%的分散剂B,以及从2种紫外保护剂中筛选出对孢子保护率可达76.2%的荧光素钠。最后确定的配方为分生孢子粉(1011孢子/g)10%,湿润剂A 3%,分散剂B 5%,紫外保护剂荧光素钠1%,抗氧化剂C 0.5%,以海泡石作为载体补足到100%。该剂型在室温下储藏7个月后,孢子的萌发率仍达55.7%,极显著高于未制剂的分生孢子的4.9%。室内生物测定结果显示制剂对假眼小绿叶蝉的侵染死亡率达到100%。
- 陈名张大敏彭凡李增智
- 关键词:茶小绿叶蝉可湿性粉剂助剂生物防治
- 用于防治茶小绿叶蝉的爪哇棒束孢可湿性粉剂的研制
- 茶小绿叶蝉(Empoascavitis)是我国茶树上的危害最大的害虫之一,全国范围内,只要是种植茶叶的省份均遭受了危害,同时它还具有繁殖能力强的特点,因而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本研究使用的虫生真菌是分离自野外采集的茶...
- 陈名
- 关键词:茶小绿叶蝉生物防治可湿性粉剂活性评价
- 文献传递
- 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虫生真菌高毒菌株的筛选及田间防治效果被引量:30
- 2012年
- 茶小绿叶蝉Empoasca spp.是我国最重要的茶树害虫,几乎对所有化学农药都产生了很高的抗药性,亟需开发经济有效的生物农药。本研究通过对从茶小绿叶蝉上分离的1株爪哇棒束孢Isaria javanicus和4株自其它叶蝉上分离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胞外蛋白酶活性测定,初选出活性较高的爪哇棒束孢和两株球孢白僵菌;对假眼小绿叶蝉低龄若虫的生物测定结果显示,爪哇棒束孢毒力最强,分别比两株球孢白僵菌高2.33~7.26倍和6.08~27.26倍,在1×108孢子mL 1浓度条件下第13 d的致死率达100%,LT50为5.9 d。通过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爪哇棒束孢菌株配制的IJOD-1悬乳剂以7.5×1013孢子hm 2的剂量常量喷施,对假眼小绿叶蝉虫口的防治效果在第11 d时为50.32%;第25 d时追加1次放菌,在第55 d时的防治效果达68.40%。
- 展茂魁何玲敏陈名王滨李增智
- 关键词:假眼小绿叶蝉球孢白僵菌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