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大钧

作品数:31 被引量:192H指数:7
供职机构:沈阳区域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1篇气候
  • 8篇降水
  • 6篇气候预测
  • 5篇短期气候
  • 5篇雨日
  • 5篇生长期
  • 5篇强降水
  • 5篇全球温度
  • 5篇全球温度变化
  • 5篇降水量
  • 4篇动力延伸
  • 4篇动力延伸预报
  • 4篇短期气候预测
  • 4篇气温
  • 3篇动力延伸预报...
  • 3篇释用
  • 3篇ENSO
  • 3篇LIAONI...
  • 2篇动力模式
  • 2篇汛期

机构

  • 13篇沈阳区域气象...
  • 9篇南京信息工程...
  • 9篇沈阳区域气候...
  • 8篇嘉兴市气象局
  • 3篇辽宁省气象服...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河南省气候中...
  • 1篇淮北市气象局

作者

  • 31篇王大钧
  • 8篇丁裕国
  • 7篇林蓉
  • 6篇胡春丽
  • 6篇徐智鑫
  • 6篇赵连伟
  • 5篇李倩
  • 5篇赵春雨
  • 5篇张运福
  • 2篇周晓宇
  • 2篇李忠贤
  • 2篇林毅
  • 2篇沈玉敏
  • 2篇高杰
  • 2篇伍俊艺
  • 2篇吴琼
  • 1篇刘长征
  • 1篇晁华
  • 1篇朱玲
  • 1篇陈优平

传媒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气象与环境学...
  • 4篇Meteor...
  • 2篇2007年中...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气象科学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黑龙江气象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平安浙江气象...
  • 1篇首届长三角科...
  • 1篇第二届长三角...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8篇2010
  • 1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ndicative Significance of ENSO for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Liaoning Province
2010年
Based on the summer precipitation data from 53 stations in Liaoning Province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data of Hadley Center in 1961-2009,the decadal vari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mmer precipitation and SST over Nino3 oceanic regions in the previous autumn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ir correlation was decreased obviously in recent 30 years.In 1961-1974,summer rainfall could be forecasted according to the SST anomaly over Nino3 oceanic regions in the previous autumn,and there were above 25 stations with the sign accuracy of over 66.7%.However,there were only five stations with the same accuracy during 1980-2009.From 1961 to 1974,25 stations showed block distribution in the central and northeastern Liaoning,but the distribution of five stations was spotty in 1980-2009.Before the middle and latter half of the 1970s,Liaoning had more(less) summer rainfall when SST over the equatorial central and eastern Pacific was higher(lower) in the previous autumn.However,it was difficult to build indicative relationship above since 1980s.
王大钧徐智鑫胡春丽
关键词:ENSODECREASE
气候平均状况的变化对气候极值出现概率的影响被引量:14
2003年
在概率统计理论的基础上 ,建立符合正态分布和 Γ分布的气候要素分布模型来讨论极值事件对各个参数的敏感性 ,得出尺度参数对极端事件概率的影响力最大 ,进而研究了平均值或标准差的变化对极端事件的影响 。
王大钧程炳岩丁裕国
关键词:形状参数分布函数
1961—2020年辽宁省气候年景分析及综合气候年景评价被引量:2
2023年
选用1961—2020年辽宁省61个国家级气象站逐日降水、气温和天气现象数据,根据辽宁省气候特点,分别建立雨涝年景、干旱年景、低温年景、高温年景和暴雪年景评价指标,构建辽宁省综合气候年景评价模型,实现辽宁省雨涝、干旱、低温、高温、暴雪单要素气候年景以及综合气候年景的量化评估。结果表明:近60 a辽宁省高温年景显著增强,低温和暴雪年景显著减弱,干旱和雨涝年景无显著变化趋势。综合气候年景存在15 a左右的年代际振荡周期,20世纪80年代后为显著的准3 a年际振荡周期。经历史重大天气气候事件、灾情以及业务实际应用对评估结果检验表明,建立的年景评估方法较为合理,可用于辽宁省气候年景评价。
林益同周晓宇赵春雨李倩李倩林蓉房一禾
关键词:气候评价熵权法气候异常
1951—2014年辽宁省气象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利用辽宁省5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51—2014年逐日降水量和气温资料,依据当前气象干旱监测业务中使用的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MCI),使用国家标准《气象干旱等级》中对干旱事件的定义,分析讨论了1951—2014年辽宁省...
吴琼赵春雨王大钧李倩伍俊艺林蓉
关键词:气象干旱
文献传递
辽宁省气温序列均一性检验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SNHT、累加距平法、秩检验法,对辽宁省48个代表站1961~2008年的年平均气温序列进行了非均一性检验,并结合台站历史沿革资料对非均一性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能有效地对台站的非均一性做出检测,秩检验法和SNHT检验法有一定的互补性。气温非均一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台站迁移,并且非均一性断点主要集中在20世纪70年代。
徐智鑫王大钧高杰
关键词:气温非均一性
2010年4月辽宁省气温异常偏低成因初探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辽宁省53个台站1961~2010年4月气温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下发的500hPa高度场及海温资料,分析了2010年4月气温与同期海温及500hPa高度场的特点。结果表明,2010年4月辽宁省气温异常偏低,主要是北极涛动异常引起,从而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胡春丽王大钧沈玉敏林蓉
关键词:北极涛动短期气候预测
近40年来中国降水量、雨日变化趋势及与全球温度变化的关系
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与相应时段的雨日数空间分布较一致;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主要呈现东北-西南向“+、-、+”分布形式,其中以西部地区和长江三角洲的增加和华北及川东地区的减少趋势更加显著,对季降水来说,除了冬季降水量场表现为绝大部...
王大钧陈列丁裕国
关键词:强降水
文献传递
动力延伸预报产品在东北短期气候预测中的释用及评估
针对东北地区53站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和温度距平这两个基本业务要索,运用李维京等在1999年提出来的动力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和典型相关回归这两种方案,对国家气候中心T63动力延伸集合预报的500hpa月平均高度距平进行释用。对释...
张运福赵连伟王大钧
关键词:气候预测动力延伸预报释用方法
文献传递
国际标准气候变化指数简介及其温度指数在中国的应用
运用气候变化检测、监测和指数专家小组制定的与温度相关的气候变化指数,针对我国进行了尝试性应用,得出一些结论:冰点日数从西北向东南逐渐较少,其中日数最多的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部分站点达到300天以上,长江以南地区普遍在50天...
王大钧张运福赵连伟
关键词:生长期
文献传递
中国气候变化温度指数的空间特征被引量:1
2010年
运用气候变化检测、监测和指数专家小组制定的与温度相关的气候变化指数,对1961~2008年我国278个气象站温度指数的空间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冰点日数从西北向东南逐渐较少,全国范围内绝大部分地区冰点日数呈减少趋势;夏季日数普遍在50d以上,整个东部地区,除了东北大部分地区外,夏季日数都在100d以上,全国范围内大部分地区夏季日数呈增多趋势;我国的生长期普遍在150d以上,自北而南随着纬度的降低生长期逐渐增加,研究的278个站点中,有236个站点生长期的趋势系数为正值。
王大钧胡春丽徐智鑫
关键词:生长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