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坚伟

作品数:9 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埃希菌
  • 3篇大肠埃希菌
  • 2篇内酰胺
  • 2篇内酰胺酶
  • 2篇基因
  • 2篇Β-内酰胺酶
  • 2篇阿米卡星
  • 1篇定量聚合酶链...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缺氧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血性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感染
  • 1篇阳性球菌
  • 1篇氧化氮
  • 1篇氧化氮合成酶
  • 1篇药性分析
  • 1篇一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合成

机构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常州市第二人...
  • 1篇江苏大学
  • 1篇无锡市克隆遗...
  • 1篇常州市第一人...

作者

  • 9篇潘坚伟
  • 8篇王苏建
  • 7篇王家平
  • 3篇张晓梅
  • 1篇施如霞
  • 1篇吴建娟
  • 1篇张仲芳
  • 1篇周罗根
  • 1篇许豫英
  • 1篇王智婉
  • 1篇王振开
  • 1篇吴敏
  • 1篇史伟峰
  • 1篇王仕忠
  • 1篇糜祖煌
  • 1篇史建青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淮海医药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一例溶组织梭菌血液感染的培养及鉴定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王苏建史伟峰王家平潘坚伟
关键词:血液感染贲门癌C反应蛋白细菌鉴定
小儿肺炎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初步观察
2000年
目的 :为了解小儿肺炎流感嗜血杆菌 (HI)临床感染情况。方法 :对确诊为肺炎的 5 8例学龄前期儿童及 2 0例健康儿童 ,取痰液或咽拭子取咽喉深部分泌物 ,同时采用半套式聚合酶链反应和HI培养法进行HI病原学检测。结果 :半套式PCR检测结果肺炎组检出 14/ 5 8(2 4.1% ) ,健康组检出 3/ 2 0 (15 % ) ;HI培养结果肺炎组阳性 12 / 5 8(2 0 .7% )、健康组阳性 1/ 2 0 (5 % )。经用洛欣、氧哌嗪青霉素、先锋必、西力欣及氟嗪酸治疗全部痊愈。结论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在小儿肺炎中占重要地位 ,开展肺炎HI病原学研究可提高对HI感染的认识 ,并可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许豫英王振开周罗根王智婉王苏建潘坚伟
关键词:流感嗜血杆菌儿童
荧光定量PCR检测泌尿生殖道CT及UU感染的应用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检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Mycop lasma genitalium,MG)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FQ-PCR法检测218例患者CT、UU的感染率。结果218例患者中FQ-PCR法检测CT、UU阳性率为32.1%、49.5%,总阳性率为73.4%。结论FQ-PCR能快速、准确、定量检测MG感染,值得临床推广。
潘坚伟王家平王苏建
关键词:生殖道支原体非淋菌性尿道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大肠埃希菌β-内酰胺酶、质粒AmpC酶与Ⅰ类整合酶基因研究被引量:20
2007年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β-内酰胺酶、质粒AmpC酶与Ⅰ类整合酶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采用M-H药敏平板对40株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PCR方法检测8种β-内酰胺酶基因、2种质粒AmpC酶与Ⅰ类整合酶基因。结果40株大肠埃希菌呈多重耐药,β-内酰胺酶基因TEM、SHV、LEN、CTX-M-1、CTX-M-9、VEB、GES、PER阳性率分别为55.0%、7.5%、55.0%、12.5%、45.0%、5.0%、45.0%、35.0%,质粒AmpC酶基因ACT-1、DHA阳性率分别为57.5%、40.0%,Ⅰ类整合酶基因intⅠ1阳性率为47.5%。结论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严重,β-内酰胺酶基因、质粒AmpC酶基因、Ⅰ类整合酶基因携带率高。
王家平王苏建张晓梅潘坚伟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Β-内酰胺酶整合酶
产ESBLs大肠埃希菌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存在状况和菌株的耐药性关系。方法自临床分离20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TEM、SHV、LEN、CTX-M-1、CTX-M-9、VEB、GES、PER。结果20株大肠埃希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TEM、SHV、LEN、CTX-M-1、CTX-M-9、VEB、GES、PER阳性率分别为75.0%、20.0%、95.0%、15.0%、70.0%、5.0%、85.0%、70.0%,β-内酰胺类药物及含酶抑制剂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结论临床分离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TEM、LEN、CTX-M-9、GES、PER基因携带率高,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率较高可能与细菌携带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有关,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可导致克隆传播医院感染,并存在暴发性流行。
张晓梅潘坚伟吴建娟王家平王苏建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
革兰阳性球菌联合药敏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青霉素钠和阿米卡星联合用于G+ 球菌时与单一用于同种细菌时的结果 ,以便临床医生合理选用这两种抗菌药物。方法 :选取临床分离的G+ 球菌 19株以试管法分别测定青霉素钠和阿米卡星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然后做两种细菌的联合药敏试验 ,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青霉素钠和阿米卡星联合用于G+ 球菌时比单一用于同种细菌时更有效 ,所用浓度更低。结论 :提示临床医生联合使用青霉素钠和阿米卡星能明显提高抗菌效果。
王家平王苏建潘坚伟吴敏
关键词:联合药敏G^+球菌青霉素钠阿米卡星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白细胞介素-8、10、15、16的检测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腹腔液白细胞介素-8、10、15、16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近一年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肌瘤、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腹腔液,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IL-8、10、15、16浓度。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IL-10、16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IL-8、15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液中IL-10、16的浓度降低,IL-8、15的浓度升高,可能与内异症免疫发病机制有关。
潘坚伟王家平王苏建施如霞张仲芳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IL-10IL-15
阿米卡星对大肠埃希菌的PAE与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抗生素后效应(PAE)与细菌耐药基因关系。方法阿米卡星(AMK)对80株大肠埃希菌的PAE结果与其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3)-I,aac(3)-Ⅱ,aac(6')-I,an t(3'')-I的关系分析。结果PAE的长短与其耐药基因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细菌的耐药基因是影响其相应的PAE的又一因素。
张晓梅王家平王苏建王仕忠潘坚伟糜祖煌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抗生素后效应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血NO/NOS和TNF测定的临床意义
2004年
目的 探讨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血清 NO/ NOS和 TNF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生化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对 3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进行了血清 NO/ NOS和 TNF含量检测 ,并与 35名正常新生儿作比较。结果 血清患儿组血清 NO水平低于正常人组 (P<0 .0 1 ) ,而 NOS和 TNF水平则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 .0 1 )。结论 测定血清 NO/ NOS和 TNF含量与患儿的危重程度发生发展。
潘坚伟史建青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OSTNF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