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曲军

作品数:19 被引量:155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基金会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肠癌
  • 7篇直肠
  • 7篇肿瘤
  • 7篇肠肿瘤
  • 6篇结直肠
  • 5篇直肠癌
  • 5篇直肠肿瘤
  • 5篇结肠
  • 5篇结直肠癌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癌患者
  • 4篇大肠
  • 4篇大肠癌
  • 3篇蛋白
  • 3篇预后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3篇结肠肿瘤
  • 3篇结直肠肿瘤

机构

  • 19篇北京大学
  • 3篇北京军区总医...
  • 3篇解放军总医院...
  • 2篇河北省医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沧州市中西医...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19篇曲军
  • 13篇王杉
  • 11篇叶颖江
  • 7篇杨晓东
  • 7篇姜可伟
  • 6篇梁斌
  • 5篇谢启伟
  • 4篇祝学光
  • 3篇张辉
  • 3篇李世拥
  • 3篇尹慕军
  • 3篇郭鹏
  • 3篇于永祥
  • 3篇高志冬
  • 3篇王有利
  • 3篇骆成玉
  • 3篇赵丹宁
  • 2篇周刚
  • 2篇张红军
  • 2篇沈凯

传媒

  • 6篇中华普通外科...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医刊

年份

  • 1篇2015
  • 6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5
  • 1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肠癌患者粪便标本的端粒酶活性研究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探讨通过粪便途径筛查大肠癌的可行性和新方法。 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端粒重复扩增 (PCR TRAP)银染技术 ,研究了 43例大肠癌患者粪便中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6 2 8%的大肠癌患者粪便标本中有端粒酶阳性表达。患者粪便标本中端粒酶阳性表达与其大肠癌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癌肿部位均未见显著相关 (P >0 0 5 )。 1例结肠腺瘤患者粪便标本端粒酶表达阳性 ,其腺瘤组织也存在端粒酶活性表达。粪便端粒酶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6 2 8%、95 7%和 96 4%。 结论 PCR
骆成玉赵丹宁曲军李鸿义李世拥祝学光
关键词:粪便端粒末端转移酶大肠癌
高龄结肠癌患者接受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高龄结肠癌患者接受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09年11月至2012年2月间接受CME治疗的71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70岁为界点分为高龄组(大于或等于70岁.37例)和非高龄组(小于70岁,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高龄组与非高龄组结肠癌患者CME手术切除系膜面积分别为(13049±4332)mmz和(13163±4725)mm2,高位结扎血管距肠壁距离为(95±22)mm和(98±20)mm,高位结扎血管距肿瘤距离为(130±25)mm和(128±25)mm,结肠切除长度(262±60)mm和(245±49)mm,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2.0±6.4)枚和(24.8±9.9)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主要并发症、排气时间、排粪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恢复进食时间、术后3d引流量、住院死亡等安全性指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高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增加(均P〈0.01)。结论高龄结肠癌患者接受择期CME手术可以达到与非高龄组患者一致的肿瘤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效果.且手术安全性良好.
高志冬叶颖江杨晓东尹慕军梁斌姜可伟谢启伟曲军王有利申占龙郭鹏王杉
关键词:结肠肿瘤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高龄安全性
结直肠癌中神经内分泌克隆对其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神经内分泌分化与结直肠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73例结直肠低分化腺癌的临床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嗜铬素A、突触素在肿瘤及转移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组织的表达。结果73例结直肠低分化腺癌患者中有13例表现为神经内分泌分化(17.8%),且这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明显低于同时期的结直肠低分化腺癌组(P<0.05)。其转移淋巴结以及远处转移组织中以神经内分泌克隆为主。结论结直肠癌神经内分泌克隆是影响其淋巴结及远处组织转移的重要因素,它可能会成为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新的的指标及治疗靶点。
杨晓东王杉孟会彦叶颖江虞有智姜可伟杨申曲军方伟岗
关键词:结直肠癌预后克隆神经内分泌分化随访资料嗜铬素A
细胞核因子NFkB在人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4
2000年
目的 探讨人大肠癌组织中细胞核因子 (nuclearfactorkappaB ,NFkB)P6 5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大肠癌恶性潜能的关系。方法 人大肠癌组织标本及正常结肠粘膜共 37例 ,应用固定化蛋白印迹法 (Westernblot)测定 37例大肠癌NFkBP6 5表达。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NFkBP6 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t=2 487,P <0 0 5 )。在分化较差的大肠癌中 ,有无淋巴结转移两组其NFkBP6 5蛋白表达水平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t=2 996 ,P <0 0 5 ) ,与肿瘤分化等无明显关系。结论 NFkBP6 5可能通过其抗凋亡作用影响人大肠癌的恶性潜能及淋巴结转移。
杨晓东王杉于永祥梁斌姜可伟曲军
关键词:大肠癌细胞核因子NFKBP65蛋白
人结直肠癌组织CDK4基因和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探讨人结直肠癌组织CDK4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Northernblot和Westernblot方法 ,分析 30例人结直肠癌和其相应正常粘膜组织中 ,CDK4基因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40 %的结直肠癌组织中CDK4mRNA转录水平增高 ,5 3 3%的癌组织蛋白表达水平增高。其表达情况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 ,表达水平越高 ,分化程度越低 ,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13 0 5 ,P =0 0 2 3;χ2 =13 89,P =0 0 0 9)。结论 CDK4可能是结直肠癌的原癌基因 ,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可做为结肠癌基因治疗的理论依据。
叶颖江祝学光王永潮桑建利顾晋曲军于永祥王杉
关键词:结肠肿瘤直肠肿瘤CDK4基因
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学习曲线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1年6月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接受CME手术的75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先后依次分A、B、C3组,每组25例。结果3组病例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3组患者手术时间依次递减,A组显著长于B组和C组[(205.4±53.2)rain比(180.4±29.7)min和(169.8±4113)rain,P〈0.05];3组住院时间也依次递减,A组也显著长于B组和C组[(17.8±10.9)d比(12.9±4.1)d和(11.0±3.5)d,P〈0.05]。C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2/25)明显低于A组(32%.8/25)和B组(36%,9/25)(P〈0.05)。C组患者手术标本的质量明显优于A组(大体标本WESTC级以上例数分别为20例和11例,P〈0.05)。3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淋巴结检获数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肠癌CME手术的学习曲线大约为25例,即可达到较熟练程度。
郭鹏叶颖江姜可伟高志冬王铁尹慕军王有利谢启伟杨晓东曲军梁斌沈凯谢菲杨后圃王杉
关键词:结肠肿瘤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
伴有顽固性高热的乙状结肠神经内分泌癌一例
2005年
杨晓东孟会颜曲军王杉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癌顽固性高热乙状结肠纤维结肠镜检查下腹部隐痛结肠狭窄
淋巴结转移度与结直肠癌预后关系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 探讨淋巴结转移度(LNR)与结直肠癌术后5年无病存活率和总存活率的关系。 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4年4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24例结直肠癌进行分析。将124例Ⅲ期结直肠癌依据LNR分为3组: LNR<0.167、LNR≥0.167~<0.562、LNR≥0.562,比较组间预后差异。分析诸临床病理因素与结直肠癌预后之间的关系。 结果 LNR和转移淋巴结数目均与结直肠癌术后5年无病存活率和总存活率相关,而LNR是总存活率的独立相关因素。对淋巴结病理检查数目未超过12枚的病例,LNR与5年无病存活率相关。 结论 LNR与Ⅲ期结直肠癌的预后相关;对伴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特别是淋巴结病理检查数目相对较少的病例,应考虑将LNR作为临床病理分期的补充。
姜可伟刘岩叶颖江尹慕军王有利谢启伟杨晓东曲军梁斌王杉
关键词: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度
环杓侧肌肌电图用于喉返神经功能的术中评估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经环甲肌置入双极电极监测环杓侧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以指导术中探查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并评估其功能的有效性、可行性。方法临床病例分为神经监测组及对照组,通过针刺电极记录环杓侧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间断刺激暴露或未暴露的喉返神经,对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功能进行监测,对照组则常规显露喉返神经。结果监测组与非监测组在手术时间(125.54±42.23min比107.30±39.36min)、术后住院天数(5.14±1.44d比5.05±1.31d)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2侧神经在暴露前利用监护仪描记出解剖走行,其中25侧继续解剖暴露神经,神经暴露后走行与未暴露前解剖走行完全一致,未暴露前RLN刺激阈值(2.23±0.57)mA,暴露后刺激阈值(0.44±0.20)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暴露前诱发EMG波幅(307.98±253.47)μV,暴露后诱发EMG波幅(234.36±142.18)μ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丛麻醉下监测环杓侧肌肌电图探查解剖暴露喉返神经、术中评估喉返神经功能是一项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周刚姜可伟叶颖江谢启伟曲军杨晓东沈凯郭鹏王杉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喉返神经肌电描记术
腹茧症六例被引量:17
2002年
目的 探讨腹茧症的病因及诊治。方法 总结 6例腹茧症患者的诊治经验并复习文献。结果  6例患者中女性 4例 ,男性 2例 ,年龄 2 0~ 5 5岁。既往有手术史 2例。临床上均为小肠梗阻的表现。均采取手术治疗 ,其中 2次手术 3例 ,治愈 6例。结论 腹茧症的病因多种 ,诊断困难 ,多在腹部手术中发现 ;治疗上应在彻底切除包膜、分离肠管的基础上行Noble手术或肠造瘘术。
袁庆鑫王军于永祥孙艳志曲军
关键词:腹茧症病因外科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