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莲芝
- 作品数:50 被引量:385H指数:1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 HIV/AIDS关怀服务的理论与实践
- 目的:通过12年对HIV/AIDS病人的心理关怀服务实践,对于人文关怀的理论达到了更高一层的认识并探讨在临床的应用.
结果:由医护人员发起的心理关怀服务的实际行动带动和增强HIV/AIDS患者的信任和社会的责任...
- 徐莲芝
- 关键词:心理关怀人文关怀艾滋病
- 文献传递
- 关怀艾滋病人 创办爱心家园
- <正>艾滋病是当今世界上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我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已47年,其中有15年时间,是参与艾滋病临床工作。至今回顾感触很深,因为迎接艾滋病对人类的挑战仍在继续当中。90年代初期,除尚缺乏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之...
- 徐莲芝
- 文献传递
- 340例HIV/AIDS咨询门诊病例资料分析
- 2000年
- 我院于1995年12月1日开设了HIV/AIDS门诊,此门诊采用面对面的咨询方式,对来诊者就有关HIV的感染途径、临床症状、治疗、预防等问题进行咨询;对有高危行为的人群进行HIV/AID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对HIV/AIDS患者进行门诊治疗、随访及心理支持;进行HIV/AIDS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等。截止到1998年6月30日,已接诊咨询者340例次。本文对此340例次病例资料及普遍心理问题进行分析。 1 一般资料 来诊者均通过面对面的诊治方法,将一般资料列表记录。从1995年12月1日~1998年6月31日,共接诊340例次,其中男性302例次(88.8%),女性38例次(11.2%),年龄最小6岁,最大79岁。其中21~40岁人群组共203例次(59.7%),41~50岁人群组49例次(14.4%),两组合计占74.1%。
- 徐莲芝李洁吕富靖刘惠邢卉春
- 关键词:艾滋病HIV/AIDS门诊
- HIV/AIDS患者CD28在外周血CD4^+、CD8^+ T细胞上的表达变化被引量:16
- 2003年
- 目的 研究国内HIV AIDS患者CD2 8在外周血CD4 + 、CD8+ T淋巴细胞上表达的变化 ,并探讨这些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5 1例正常对照、14例HIV感染者和 36例AIDS患者的外周血CD4 + 、CD8+ T淋巴细胞表面的CD2 8分子的表达 ,用bDNA法检测 11例HIV感染者和 18例AIDS患者的血浆病毒载量。结果 CD4 + CD2 8+ T细胞的绝对计数与百分比、CD8+ CD2 8+T细胞的百分比均显示为正常对照组 >HIV感染组 >AIDS组 ;而CD8+ CD2 8+ T细胞的绝对计数显示HIV感染组和对照组显著大于AIDS组 ,HIV感染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CD4 + 、CD2 8+ CD4 + T淋巴细胞计数与血浆病毒载量显著负相关。结论 HIV AIDS患者外周血CD2 8在CD4 + 、CD8+ T淋巴细胞上表达随着病情进展而降低 ,反映了细胞免疫功能随着疾病进展损害逐渐加重 ,是判断病情进展的指标。
- 汪习成吴昊李太生徐斌张可邱志峰徐莲芝刘德恭
- 关键词:HIV/AIDS患者CD28外周血CD4+CD8+T细胞
- HIV/AIDS患者血浆病毒载量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观察国内HIV/AIDS患者血浆病毒载量和外周血CD_4^+、CD_8^+T淋巴细胞的变化,探讨这些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124例,用bDNA法检测血浆病毒载量,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_4^+、CD_8^+T淋巴细胞。结果 AIDS患者的血浆病毒载量明显高于HIV感染者,血浆病毒载量与CD_4^+细胞计数呈显著负相关,但其最高峰位于CD_4^+细胞计数100/μl处,然后随着CD_4^+细胞计数的下降而减少。CD_4^+T细胞计数为AIDS组
- 汪习成吴昊李太生冯鲜妮徐斌邱志峰徐莲芝汪俊韬
- 关键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艾滋病艾滋病毒血浆病毒载量
- 《我能相信你吗》大型预防艾滋病科普动漫片
- 崔小波王乐卢红艳郑志伟薛大奇郑十凝徐莲芝王进国
- 为预防艾滋病,防止这种可以亡国灭种的疾病在中国传播,由首都医科大学社会医学教研室崔小波教授担任主编,北京预防艾滋病工作委员会监制,北京市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出品,以筹集社会企业资金制作的大型科普动漫片《我能相信你吗》在全...
- 关键词:
- 关键词:艾滋病科普健康教育
- 24例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治疗心理关怀被引量:1
- 1998年
- 1989~1997年间,24例HIV感染者中有16例确诊为AIDS,其中9例死亡,对资料完整的7例分析,从发现血清阳转到死亡时间最短2d,最长为6年,故应重视早期发现HIV感染者。近3年来对16例AIDS病人经过各地免费提供的10种中药观察治疗,初步...
- 徐莲芝
- 关键词: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心理疗法
- 对HIV/AIDS患者及配偶(性伴)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效果研究被引量:9
- 2001年
- 目的 探索对HIV/AIDS患者及配偶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有效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在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一方为 HIV/AIDS42对配偶(性伴)为对象,分别进行不同形式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时间为半年,并在干预前后各进行1次问卷调查和HIV抗体检测。结果42对(84人)夫妇(性伴)在半年时间内接受不少于3次的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其中夫妻(性伴)双方感染者2对(4.76%),一方感染者40对(95.24%)。同性恋5对(11.9%),异性婚配37对(88.l%)。半年后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其配偶HIV抗体检测均阴性。结论 应经常性地加强对HIV/AIDS患者夫妇(性伴)的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阻断HIV在配偶(性伴)间传播,保护HIV感染者的配偶(性伴)免遭HIV感染。
- 张可吴昊徐莲芝
- 关键词:HIV/AIDS配偶健康教育行为干预
- HIV感染者/AIDS患者外周血CD_(38) HLA-DR分子在CD_4^+ CD_8^+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被引量:16
- 2003年
- 目的 观察国内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者 /艾滋病 (AIDS)患者外周血CD38、HLA DR分子在CD+4 、CD+8T淋巴细胞上表达的变化 ,并探讨这些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5 1例正常对照、14例HIV感染者和 3 6例AIDS患者的外周血CD+4 、CD+8T淋巴细胞表面的CD38、HLA DR分子的表达 ,用分枝DNA(bDNA)法检测 11例HIV感染者和 18例AIDS患者的血浆病毒载量。结果 CD+4 HLA DR+细胞百分比显示 ,AIDS组显著高于正常组及HIV组 ;CD+8HLA DR+T细胞百分比显示HIV组与AIDS组间无差异 ,而它们均显著高于正常组。CD+8、CD38+细胞百分比则是AIDS组 >HIV组 >正常组 ,CD+8CD38+、CD+8HLA DR+、CD+4 HLA DR+细胞百分比与病毒载量显著正相关。结论 在HIV感染过程中 ,HLA -DR+、CD38+在CD+4 、CD+8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均显著增加 ,反映T淋巴细胞异常激活 ;尤其是CD+8CD38+细胞百分比随着疾病进展逐渐升高 ,预示疾病进展程度。在评价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免疫状况时 ,不仅要考虑免疫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变化 。
- 汪习成吴昊李太生冯鲜妮徐斌邱志峰徐莲芝汪俊韬
-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感染CD38HLA-DR病毒载量
- 160例成人HIV感染者/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与CD_4^+之间关系分析被引量:62
- 2003年
- 目的 分析中国成人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者 /艾滋病 (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的频率与CD+4 细胞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1990~ 2 0 0 1在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 160例成人HIV感染者 /AIDS患者CD+4 、CD+8进行跟踪分析。结果 ( 1)CD+4 >5 0 0个 / μl 66人次 ( 12 7% ) ,CD+4 为 2 0 0个 / μl~ 5 0 0个 / μl 2 12人次 ( 41 1% ) ,CD+4 <2 0 0个 / μl 2 3 4人次 ( 45 3 % )。在CD+4 <个 2 0 0 / μl中 ,CD+4 <10 0个 / μl 12 8人次 ( 2 4 8% ) ,CD+4 <5 0个 / μl 89人次( 17 2 % )。 ( 2 )CD+4 >2 0 0个 / μl时 ,共发生机会性感染 3 3人次 ( 15 6% )。CD+4 <2 0 0个 / μl时 ,共发生机会性感染170人次 ( 72 6% ) ,CD+4 为 10 0个 / μl~ 2 0 0个 / μl之间发生机会性感染 42人次 ( 3 9 6% ) ,CD+4 <10 0个 / μl发生机会性感染 12 8人次 ( 98 4% ) ,其中CD+4 <5 0个 / μl发生机会性感染 87人次 ( 97 8% )。 结论 中国成人HIV感染者 /AIDS患者在CD+4 >2 0 0个 / μl时机会性感染出现频率较少 ,CD+4 <2 0 0个 / μl时机会性感染的频率明显增加 ;CD+4 <10 0个 / μl和 <5 0个 / μl时 ,感染率约为 10 0 %。
- 张可董培玲强来英林旭东吴昊蒋岩徐莲芝
-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感染机会性感染CD4^+细胞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