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兆礼

作品数:383 被引量:2,466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23篇期刊文章
  • 141篇会议论文
  • 14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8篇农业科学
  • 118篇生物学
  • 5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9篇天文地球
  • 3篇电子电信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67篇浮游
  • 150篇浮游动物
  • 74篇优势种
  • 69篇海域
  • 60篇长江口
  • 51篇群落
  • 38篇近海
  • 32篇多样性
  • 30篇群落结构
  • 29篇鱼类
  • 28篇渔场
  • 27篇虾类
  • 26篇生态特征
  • 24篇水域
  • 21篇水团
  • 21篇近海域
  • 18篇赤潮
  • 17篇秋季
  • 17篇类群
  • 15篇生态类型

机构

  • 368篇中国水产科学...
  • 85篇上海海洋大学
  • 20篇厦门大学
  • 19篇国家海洋局
  • 12篇中国水产科学...
  • 9篇国家海洋局第...
  • 9篇上海水产大学
  • 7篇国家海洋局第...
  • 6篇华东师范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国家海洋局第...
  • 4篇复旦大学
  • 4篇交通部天津水...
  • 3篇上海船舶运输...
  • 2篇上海海事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中国水产学会
  • 2篇国家海洋局温...
  • 2篇中海石油环保...
  • 1篇上海市环境保...

作者

  • 383篇徐兆礼
  • 52篇陈亚瞿
  • 51篇陈佳杰
  • 29篇王云龙
  • 26篇阙江龙
  • 24篇高倩
  • 23篇孙鲁峰
  • 21篇袁骐
  • 20篇张凤英
  • 17篇蒋玫
  • 16篇徐佳奕
  • 16篇沈新强
  • 14篇康伟
  • 13篇田伟
  • 13篇马凌波
  • 11篇陈华
  • 10篇沈盎绿
  • 9篇蔡萌
  • 8篇田丰歌
  • 8篇周进

传媒

  • 38篇中国水产科学
  • 31篇水产学报
  • 19篇生态学报
  • 17篇生态学杂志
  • 15篇应用生态学报
  • 13篇中国水产学会...
  • 12篇海洋环境科学
  • 11篇海洋渔业
  • 11篇海洋学报
  • 8篇应用与环境生...
  • 8篇上海海洋大学...
  • 8篇第十一届全国...
  • 8篇中国海洋湖沼...
  • 7篇2014年度...
  • 6篇上海水产大学...
  • 5篇生物多样性
  • 5篇海洋与湖沼
  • 4篇台湾海峡
  • 4篇中国海洋与湖...
  • 4篇中国水产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6篇2016
  • 19篇2015
  • 23篇2014
  • 46篇2013
  • 28篇2012
  • 32篇2011
  • 24篇2010
  • 28篇2009
  • 24篇2008
  • 27篇2007
  • 19篇2006
  • 16篇2005
  • 25篇2004
  • 14篇2003
  • 8篇2002
  • 7篇2000
3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海南部及东海中小型浮游桡足类生态学研究Ⅲ.优势种被引量:21
2003年
运用优势度和聚集强度测度对黄海南部及东海(28°00′~34°00′N、121°00′~127°00′E)中小型浮游桡足类优势种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季出现的主要优势种是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similis)、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parvus),近缘大眼剑水蚤(Corycaeusaffinis)和尖额保猛水蚤(Aegisthusmucronatus)等。各优势种的优势度与平均丰度相关关系均大于0.90,相关关系十分显著。主要优势种的丛生指标从冬季,春季到夏季逐季上升。拟长腹剑水蚤聚块性指标和扩散指标冬春季相差不大,但夏季明显升高。小拟哲水蚤聚块性指标和扩散指标冬春夏3季相差不大,夏季高丰度区分布范围扩大,春夏季拟长腹剑水蚤高丰度分布区偏北,位于混合水偏黄海冷水一侧。近缘大眼剑水蚤高丰度区靠长江口近岸,位于混合水偏沿岸水一侧。小拟哲水蚤适应范围最广。
陈亚瞿徐兆礼赵文武
关键词:优势种
近21年中国东海表层海水温度的变化研究
本文研究利用1985-2005年的AVHRR辐射计海水表层温度资料研究东海海洋表层温度变暖的趋势,结果显示近21年来东海海水表层平均温度总体上呈现波浪起伏的上升趋势。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对东海月平均海温距平(SST...
伍玉梅徐兆礼樊伟崔雪森
关键词:全球变暖海表温度EOF谱分析
文献传递
海洲湾春秋冬季蟹类数量分布
<正>利用2009年5月、9月和12月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江苏海洲湾海域蟹类资源密度的分布,及蟹类优势种对蟹类数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5月、9月和12月蟹类重量密度分别为36.15
金施徐兆礼
文献传递
东海浮游桡足类生态适应类型分析
<正>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00′N、118°30′~128°00′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 在最适温度和盐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地理和季节分布特征,分析东海浮游桡足类生态适应类型。结果表明,...
徐兆礼
关键词:浮游动物桡足类生态类型
文献传递
夏季闽江口和椒江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比较被引量:5
2015年
根据2008年9月在闽江口水域和2010年8月在椒江口水域的调查资料,对两个河口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生态类群、优势种和生态适应差异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夏季闽江口海域和椒江口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区别及其组成受水团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夏季,椒江口受上升流的影响出现13个暖温带种,导致椒江口(44)水域浮游动物种类数要大于闽江口(36);闽江口海域夏季主要受到台湾暖流的影响,6个优势种全部为亚热带种,椒江口有7个优势种,包括4个亚热带种和3个暖温带种;从适温性上看,闽江口和椒江口均主要以亚热带种为主,椒江口由于上升流的原因出现较多数量的暖温带种,从适盐性上看,椒江口主要以近海种为主,闽江口主要以外海种为主,这是闽江口和椒江口浮游动物生态类群的主要差异;闽江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主要受到台湾暖流和沿岸流的影响,而椒江口主要受到浙江近海上升流和沿岸流的影响,通过对两个河口群落结构的比较和生态适应差异的分析,表明水团是各自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陈剑张宇徐兆礼陈佳杰
关键词:浮游动物群落生态类群水团
东海赤潮高发区春季浮游桡足类与环境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0
2003年
根据2002年4-5月东海122°00′~123°30′E、29°00′~32°00′N海洋综合调查资料,对东海赤潮高发区春季浮游桡足类种类组成、优势种、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和赤潮生物的关系作了探讨。结果表明:共鉴定桡足类40种,优势种有中华哲水蚤(Calanussinicus)、真刺水蚤幼体(Euchetalarvae)、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concinna)等,并以中华哲水蚤占绝对优势。桡足类总丰度均值为154.97ind·m-3(5.00~649.85ind·m-3),最高丰度区(>500ind·m-3)主要分布于长江口30°30′~31°15′N、123°15′E以东水域。多样性指数值在长江口以北是近海高于外海,长江口以南是外海高于近海。桡足类种类数与表层水温(℃)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性(R=0.713,P<0.01)。桡足类总丰度与表层水样中硅藻丰度,桡足类总丰度与夜光藻丰度呈非线形相关关系,前者可用肥力与产力模型描述,后者可用有效积温模型表达。
徐兆礼蒋玫陈亚瞿赵文武
关键词:浮游桡足类环境因子春季赤潮高发区
夜光藻与浮游生物关系的数学模型被引量:3
2003年
根据2002年4-5月在东海122°~123°30′E、29°~32°N海域的海洋综合调查资料,对中型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区春季夜光藻(Noctilucascintillans)平均丰度高达6531ind·m-3(41~48576ind·m-3),夜光藻呈南北高、中间海域低的分布特征;高密集区(>10000ind·m-3)位于东海北部122°30′E以东、31°30′~32°N和南部29°~29°30′N海域;长江口及杭州湾近海(122°15′E以西)丰度低。夜光藻丰度与网采浮游植物总丰度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性(R=0.75,P<0.001);与表层水样中硅藻和大型浮游桡足类丰度呈非线形相关关系,前者可用YieldDensity模型拟合,后者可用JohnsonSchumache模型描述。
徐兆礼陈亚瞿朱明远陆斗定高亚辉
关键词:夜光藻浮游生物数学模型
春夏季闽江口和兴化湾虾类数量特征被引量:6
2013年
利用2008年4月和9月闽江口和兴化湾水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这两个不同类型海域虾类密度的时空分布,优势种特征、地形地貌、海流和水文等因素对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4月闽江口虾类生物量(22.05kg/km2)低于兴化湾生物量(23.33kg/km2),而尾数密度(12.34×103尾/km2)高于兴化湾尾数密度(8.42×103尾/km2),9月也是如此,闽江口虾类生物量(205.54kg/km2)低于同期兴化湾生物量(329.60kg/km2),但尾数密度(131.25×103尾/km2)高于兴化湾尾数密度(95.79×103尾/km2)。这一现象的产生,与闽江口和兴化湾虾类资源种类规格特征有一定的关系:依据优势性分析,在兴化湾,优势种以广盐性大规格的哈氏仿对虾为主,其它主要优势种优势性不明显,对总生物量变化的贡献不大。反观闽江口的优势种,除了广盐性的哈氏仿对虾,还有个体数量巨大的半咸水小规格中国毛虾,其中,中国毛虾尾数密度的百分比占了虾类的大部分。不同盐度环境,种类对不同盐度环境的适应是形成闽江口和兴化湾优势种不同格局的主要原因。在闽江口,南部渔场是当地的主要渔场,9月是主要的渔汛,与闽江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闽江口地形地貌特征有关。在兴化湾,湾口是虾类的主要产卵场和索饵场,湾外则是虾类越冬场,与构成资源主要种类哈氏仿对虾是暖水性种和兴化湾水团特征有关。不同季节比较,在9月,兴化湾和闽江口虾类资源物种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兴化湾和闽江口比较,闽江口虾类资源物种呈现更加多样化的特征。
徐兆礼孙岳
关键词:虾类优势种
瓯江口海域夏秋季蟹类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2
2008年
利用2007年6月和9月瓯江口海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瓯江口海域蟹类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的时空分布,探索地形地貌、海流等因素对蟹类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次拖网调查中,共鉴定蟹类16种。日本好(Argyrosomus argentatus)是6月的主要优势种,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是9月的主要优势种。在瓯江口近岸水域,单个站位出现的种类并不多,但整个近岸0~10m水域内蟹类种类丰富。这与近岸、近岛水域在不同季节、不同站位生态环境多样化和差异化有一定的关系。在瓯江口外海,海底地势平坦,不同站位之间环境差异不大,也没有岛屿阻隔,使得各个站位种类较多且组成类似。单一优势种出现是导致外部和南部水域蟹类多样性(H')值较低的主要原因。瓯江冲淡水势力和不同水团交汇影响瓯江口海域蟹类种类和多样性的分布。
徐兆礼沈盎绿
关键词:蟹类多样性
东海浮游桡足类的种类组成及优势种被引量:32
2004年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水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对浮游桡足类种类组成及优势种作了探讨。东海浮游桡足类经鉴定共有226种,呈外海高近海低的分布趋势,夏季(163种)>秋季(152种)>春季(140种)>冬季(123种),4个季节皆出现的有78种。优势种(优势度Y≥0.02的17种,主要有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普通波水蚤(Undinula vulgaris)、精致真刺水蚤(Euchate conicina)和亚强真哲水蚤(Eucalanus subcrassus)等,季节更替明显,在秋、冬季优势种中还新出现了多种中、小型桡足类。北部近海(29°~32°N、125°E以西)春季中华哲水蚤、夏秋季精致真刺水蚤与水温、盐度多元一次逐步回归相关性显著(P<0.05),秋季普通波水蚤与水温、盐度相关性非常显著(P<0.01),春季鳀(Engraulis japonicus)中心渔场(>100kg·h^(-1))分布与中华哲水蚤高密集区(50~100ind·m^(-3))平面分布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春、夏季鳀鱼仔、稚鱼高密度区(≥100ind·net^(-1))与中华哲水蚤高丰度区(50~100ind·m^(-3))相重叠。
徐兆礼崔雪森陈卫忠
关键词:浮游桡足类优势种水温盐度水产资源
共3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