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灵敏

作品数:41 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4篇细胞
  • 11篇食管
  • 11篇肿瘤
  • 7篇麻醉
  • 6篇手术
  • 6篇鳞癌
  • 6篇癌细胞
  • 5篇预后
  • 5篇食管鳞癌
  • 4篇增殖
  • 4篇食管癌
  • 4篇NRF2
  • 3篇正常细胞
  • 3篇生物学
  • 3篇生物学行为
  • 3篇食管鳞癌细胞
  • 3篇术后
  • 3篇肿瘤细胞
  • 3篇微环境
  • 3篇乌司他丁

机构

  • 35篇西安交通大学...
  • 11篇西安医学院
  • 8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青海省人民医...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陕西中医药大...
  • 2篇青海大学
  • 1篇万荣县人民医...

作者

  • 41篇张灵敏
  • 14篇张明鑫
  • 8篇袁慧
  • 7篇景桂霞
  • 5篇袁伟
  • 4篇王健生
  • 3篇姚煜
  • 3篇杨远东
  • 3篇王佳
  • 2篇周苏娜
  • 2篇何宗钊
  • 2篇何平
  • 2篇王强
  • 2篇王宁
  • 1篇马清涌
  • 1篇刘齐宁
  • 1篇段小艺
  • 1篇彭春潮
  • 1篇吕建瑞
  • 1篇姚烜

传媒

  • 12篇现代肿瘤医学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多媒体与...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医学教育研究...
  • 1篇2008年中...

年份

  • 4篇2025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管癌特异性生存率预后模型的构建与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影响食管癌预后的因素,并构建合理的预后模型。方法选取SEER数据库中2010年被诊断为食管癌的672例患者为研究资料,通过LASSO COX回归分析对影响食管癌特异性生存率的因素进行筛选及模型构建,采用R 3.5.3软件对预测模型进行可视化构建,并分析其价值。结果672例食管癌患者的1、3和5年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55.32%(95%CI:51.56%~59.08%)、30.07%(95%CI:26.58%~33.56%)和25.04%(95%CI:21.75%~28.33%)。LASSO回归分析共筛选出是否接受化疗、原发部位、肿瘤分级、T分期、N分期、M分期、放疗顺序、是否接受手术、肿瘤大小、年龄、种族等共11个与预后最相关的变量,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级、N分期、M分期、是否手术和肿瘤大小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对预后分析的可视化,构建了Nomogram图,并且一致性指数C-index值为0.726(95%CI:0.703~0.749),显著优于第七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的TNM分期系统(C-index=0.654,95%CI:0.628~0.680)。并且本预后模型的1、3、5年校准曲线的预测生存率与实际生存率之间也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此外,ROC曲线结果显示,如果患者总评分大于15.570时,灵敏度和特异度最佳,患者可被判定为高危人群;而且构建的Nomogram预后模型(AUC=0.831,95%CI:0.801~0.859)预测能力明显优于传统AJCC 7版TNM分期系统(AUC=0.759,95%CI:0.725~0.791)。同时构建了预测肿瘤特异性生存率的公式:CSS=5.988×10-5×points3+(-1.740×10-3)×points2+(-2.004×10-2)×points+0.685。结论通过使用LASSO回归筛选影响食管癌预后的变量,并对相关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可视化构建,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对高危人群的筛选及后续个体化诊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张灵敏路宁崔曼莉王佳袁慧张明鑫
关键词:食管癌预后模型ROC曲线
COVID-19疫情期间消化内科疾病谱变化及院内防控应对措施--一家三甲教学医院经验被引量:6
2020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目前已在全球呈爆发性流行。我国采取了强有力的疫情管控措施,取得良好效果。本文统计了疫情期间一家三甲教学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的疾病谱,透过疾病谱的变化来了解疫情对公众就医带来的影响。此外,部分COVID-19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为就诊的首要表现,对消化内科预防院内感染带来挑战,通过科学、规范、有序的管控措施,可以有效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王佳汪雯崔曼莉路宁王莉朱琳张灵敏闫红林张明鑫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消化内科疾病谱
HOXC8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富集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HOXC8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可能参与的信号通路。方法从癌症和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下载并预处理食管癌数据集的mRNA表达RNA-Seq数据及临床预后相关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并绘制火山图和热图,对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可视化。以HOXC8表达量的中位数为界将食管癌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使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然后使用GSEA 4.0.1软件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同时进行多GSEA富集分析的图形绘制。结果对161例食管癌组织和11例癌旁组织的mRNA表达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后,共筛选出345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2317个上调的基因和1137个下调的基因,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可以把食管癌与癌旁组织有效区分开,说明上述差异表达结果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差异分析和配对差异分析结果显示,HOXC8在食管癌中显著高表达,与癌旁组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33,P<0.001;t=3.101,P=0.007)。删除生存时间<30 d的样本后,共有107例样本,HOXC8高表达患者(n=54)的预后更差,中位生存时间为553 d(95%CI为396~710),HOXC8低表达患者(n=53)的中位生存时间为784 d(95%CI为62~15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3,P=0.042),提示HOXC8为癌基因。GSEA分析结果显示,HOXC8高表达样本富集了细胞周期、剪接体等相关基因集,而HOXC8低表达样本则富集了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等相关基因集。结论HOXC8在食管癌中显著高表达,且HOXC8高表达的患者预后更差,其可能通过参与细胞周期、剪接体、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等调节食管癌的发生发展。
张明鑫路宁姚力袁慧张灵敏
关键词:食管肿瘤
丙泊酚与苯磺酸瑞马唑仑对妇科肿瘤腔镜手术患者颅内压及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
2025年
目的:应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评价丙泊酚与苯磺酸瑞马唑仑对妇科肿瘤腔镜手术患者颅内压及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妇科肿瘤腔镜手术患者42例。年龄18~65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0~27.0 kg/m 2,ASA分级I-II级。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瑞马唑仑组(R组),每组21例。麻醉维持:P组静脉泵注丙泊酚,R组静脉泵注瑞马唑仑。两组均静脉泵注瑞芬太尼,按时追加罗库溴铵。使用容量通气模式,VT 6~8 mL/kg,吸呼比1∶2,FiO 250%,RR 12~18次/min。记录麻醉插管后5 min(T 0),气腹头低位即刻(T 1)、30 min(T 2)、60 min(T 3)、90 min(T 4)和气腹结束恢复平卧位10 min(T 5)时的ONSD。记录拔管时间、拔管后5 min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dified 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sedation,MOAA/S)、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停留时间。结果:与T 0比较,T 1~T 4时点两组ONSD值均明显增高(P<0.05)。两组术后苏醒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妇科肿瘤腔镜手术中麻醉效果与丙泊酚相当,不增高ONSD和颅内压,同时两组术后苏醒质量无明显差异。
冷琳金叶媛何宗钊张灵敏李富贵
关键词:颅内压
试验性疼痛测试与术后疼痛的关系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术后疼痛状态的相关影响因素及试验性疼痛测试对术后疼痛状态的预测效力。方法选取开腹胃癌根治术的患者78例,收集临床资料,术前行试验性冷、热疼痛测试及冷耐受实验,术后观察并记录患者清醒后5min疼痛NRS评分、首次使用羟考酮的时间及自控止痛装置(PCAD)使用情况,统计学分析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试验性疼痛测试结果与术后疼痛状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清醒后5min疼痛NRS评分、首次使用羟考酮的时间与年龄、BMI等临床一般资料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清醒后5min疼痛的NRS评分与术前冷、热疼痛测试的NR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与冷刺激耐受时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首次使用羟考酮的时间与冷刺激疼痛NRS评分呈负相关,与冷刺激耐受时间呈正相关,但与热刺激疼痛无显著相关性。PCAD使用受到性别、术前有无疼痛及术前热疼痛测试的影响。结论术前的试验性疼痛敏感测试是术后疼痛状态的重要预测因子。
杨远东张灵敏袁慧袁伟
关键词:术后镇痛
miR-17-92基因簇反义寡核苷酸对胃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miR-17-92基因簇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及侵袭的影响。方法:合成miR-17-92基因簇中miR-17、miR-18a、miR-20a的反义寡核苷酸,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miR-17、miR-18a、miR-20a反义寡核苷酸对SGC-7901细胞的miR-17、miR-18a、miR-20a的抑制效果,然后利用MTT、Transwell检测抑制表达后对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结果:miR-17、miR-18a、miR-20a的反义寡核苷酸能够抑制对应miRNA的表达,同时抑制了胃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结论:miR-17-92基因簇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到了癌基因的作用。
姚烜张灵敏汪洋姚煜纪宗正
关键词:胃癌SGC-7901增殖
超声引导下改良前路腰方肌阻滞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研究
2025年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改良前路腰方肌阻滞在妇科肿瘤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腔镜妇科肿瘤手术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Q组(改良前路腰方肌阻滞组,n=47)和C组(不行腰方肌阻滞组,n=47)。麻醉诱导前,Q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改良前路腰方肌阻滞,每侧均给予0.33%罗哌卡因20 mL。术毕两组均行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记录主要观察指标:术后2 h、6 h、24 h、48 h静息和运动时VAS评分;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情况;次要指标:围术期丙泊酚和阿片类药物用量;术后2 h、6 h、24 h、48 h BCS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8 h Q组补救镇痛药需求小于C组(P<0.05);Q组术后2 h、6 h、24 h静息和运动时VAS评分低于C组(P<0.05),48 h静息和运动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h、6 h、24 h、48 h BCS评分高于C组(P<0.05);Q组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5);两组丙泊酚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组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前路腰方肌阻滞可减少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术后镇痛药物需求,降低疼痛评分,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
付国辉光文辉张灵敏彭春潮任嵘何宗钊
关键词:妇科肿瘤手术术后疼痛VAS评分
Spz1和Rap1b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生精亮氨酸拉链蛋白1(spermatogenic leucine zipper 1,Spz1)和Ras相关蛋白1b(Ras-related protein 1b,Rap1b)在人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病理资料详实的60例食管鳞癌组织和30例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pz1和Rap1b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Spz1和Rap1b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的强阳性率分别为83.3%,80.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3.3%,40%,P<0.05);且在分化程度较低以及有淋巴转移患者中,Spz1和Rap1b均呈现显著高表达(P<0.05);而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是否吸烟、是否饮酒、不同病变长度以及不同病变位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z1和Rap1b表达之间具有正相关(P<0.05,r=0.559)。结论 Spz1和Rap1b在ESCC中均高表达,并与分化程度和淋巴转移密切有关,提示可能在ESCC发展及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张灵敏宋丽萍王强张明鑫
关键词:食管鳞癌
芬太尼对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芬太尼对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不同浓度的芬太尼(0.5、5、50、500ng/ml)干预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M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色法测定细胞凋亡。结果:各组芬太尼孵育Eca109细胞24h后,对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孵育48h后,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组均能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P<0.05),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芬太尼孵育Eca109细胞48h,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组均能诱导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芬太尼可抑制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的增殖并诱导凋亡。
张明鑫张灵敏姚煜
关键词:芬太尼食管鳞癌增殖凋亡
芬太尼对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侵袭和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芬太尼对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用不同浓度芬太尼(0.5,5,50,500 ng/ml)干预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以常规培养的Eca109作为对照,采用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并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探讨芬太尼对MMP-2和MMP-9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各浓度组芬太尼孵育Eca109细胞48 h,与对照组相比,均能显著抑制细胞的侵袭(P<0.05),且抑制率随着浓度升高而升高,呈浓度依赖性。芬太尼孵育Eca109细胞48 h,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组均能抑制MMP-2和MMP-9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样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芬太尼可抑制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的侵袭,这种作用可能是基于对MMP-2和MMP-9表达的抑制。
张明鑫何平张灵敏王景杰
关键词:芬太尼食管鳞癌细胞侵袭基质金属蛋白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