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渝生
- 作品数:71 被引量:190H指数:7
-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主体性被引量:2
- 1996年
- 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主体性康渝生在哲学发展的历史上,恩格斯是明确揭示哲学基本问题具体内容的第一人。他在总结哲学史特别是近代哲学史的基础上,把哲学基本问题规定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概括中所阐释的无哲学理论意蕴,极大地影响着其...
- 康渝生
- 关键词:哲学基本问题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传统哲学费尔巴哈
- 从“现实的个人”到“真正的共同体”——新唯物主义的人学致思理路被引量:1
- 2017年
-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山之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基于"生活决定意识"的理论立场,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系统阐发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透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向现实生活世界回归的理论进程,不难梳理出内蕴于唯物史观之中的人学致思理路。在批判以往哲学将"人的本质"抽象化的理论传统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确立并系统阐发了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前提——"现实的个人",从而确立了哲学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的逻辑起点。着眼于"人是类存在物"的基本立场,马克思将唯物史观的理论视角从"现实的个人"拓展到"人类社会",系统阐发了"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彰显了新唯物主义的理论旨归。
- 康渝生
- 关键词:唯物史观新唯物主义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致思理路被引量:4
- 2002年
- 关于人学的理论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学术界的一大理论热点 ,本文着重探讨了人学理论研究对于哲学发展的意义。总结概括目前国内学术研究的基本观点 ,无论是等同论、并列论、兼容论 ,都无法深刻阐释人学研究对于哲学的理论意义 ,同样也不能完全揭示哲学所蕴涵的人学底蕴。为此 ,笔者从哲学致思理路转换的角度切入 ,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之路 。
- 康渝生邢有男
- 关键词:人学哲学变革
- 从“能够生活”到“美好生活”——唯物史观价值诉求的理论嬗变被引量:6
- 2020年
- 在哲学研究的理论视域中,价值是具有彰显旨归意义的重要范畴,是"哲学精神的展开的本质"。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彰显着唯物史观的理论旨归,深刻阐发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价值诉求。在这个意义上,唯物史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向现实生活世界回归的致思逻辑,将理论的价值定位从逻辑自洽转向了生活实践,从而开启了价值哲学研究的全新场域。唯物史观的价值诉求从来都没有停留在"能够生活"的底线层面。从"能够生活"的理论指向到"美好生活"的实践旨归,不仅是理论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而且是理论价值的升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物质生活资料的日趋丰富必然构筑起价值诉求跃迁的实践前提,而价值诉求层次的跃升则充分彰显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 康渝生胡寅寅
- 关键词:唯物史观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进路及实践坐标
- 2011年
- 科学社会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超越首先表现出一种哲学的特征,而不是实践的特征。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理论贡献,社会主义学说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理论飞跃。也正是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理论形态又转化为现实的实践运动。因此,我们只有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诉诸于现实的社会主义实践,才有可能在"实践的社会主义"意蕴中真正把握其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论成就,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梳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走向,我们可以从中清晰概括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理论进路。
- 康渝生
-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在学史明理中自觉践行初心
- 2021年
- 百年砥砺征途,世纪丰功伟业,2021年无疑是中华民族蓬勃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在对未来美好生活心驰神往的期盼中,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梦寐以求的憧憬中,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一个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不仅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从此“站起来”了;而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彻底摆脱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逐渐“富起来”了。
- 康渝生
- 关键词: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自觉践行
- 刍议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被引量:2
- 2004年
-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中,社会文明程度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状态的基本标志。文明并非孤立存在的某种社会要素,而是社会各种文明要素相互作用建立起来的完整体系。作为社会文明的完整体系,任何一种文明的社会形态都是由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有机组成的,因而,一种完整的社会文明必然在不同的角度上分别表现为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底蕴,也为社会主义在一种更高的社会形态基础上,实现文明的进步和超越,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正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完整建构了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确立了前进的方向。
- 康渝生
- 关键词: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环境文明
- 定在的自由只能在定在之光中发亮——青年马克思自由观刍议被引量:3
- 2003年
- 康渝生金仲敏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由观思想演进自我意识
- 直面实践的理论沉思——《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中国的现代化》评介
- 2002年
- 康渝生
- 关键词:实践哲学
- 批判与生成: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双重致思逻辑
- 2016年
- 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构建展现出双重致思逻辑。一是批判的或否定的逻辑;二是生成的或肯定的逻辑。从实践上讲,"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不仅体现为对传统意识形态的全面颠覆,而且也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科学预测,具有实践旨归的意义。从理论上讲,"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不仅表现为对于人类社会共同体传统形态的理论反诘,而且阐发了人类社会共同体未来发展的理论逻辑。"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并非简单的理论传承或扬弃,其理论内涵滥觞于对"虚幻的共同体"的批判,旨在否定旧世界的革命运动则构成了这一思想的实践基础。马克思着眼于"现实的个人"的生存与发展,诠释了共同体的本质变化,及其对于最终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展现出"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生成逻辑。
- 康渝生
- 关键词:生成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