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亚娟
- 作品数:11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椎体后缘法超声引导腰椎经椎间孔注射治疗的运用效果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椎体后缘法超声引导腰椎经椎间孔注射治疗的运用效果。方法以该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椎间孔硬膜外注射治疗,根据不同穿刺引导方式分组;40例采用传统X线引导,设为对照组;40例采用椎体后缘法超声引导,设为超声组。比较两组穿刺时间、手术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术前、术后1 d、1周、1个月时疼痛VAS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超声组穿刺时间、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超声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 d、1周、1个月的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后缘法超声引导腰椎经椎间孔注射操作时间短、穿刺成功率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
- 刘智伟白晓亮胡长青陆芳连勇康亚娟孔亚荣
- 关键词:超声引导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阻滞
-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疼痛介质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及对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LDH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TED组(n=55)、对照组(n=55)。对照组行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ODD)治疗,PTED组行PTED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腰椎活动功能指标(腰椎前屈、侧屈、后伸)、脊柱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指标[腰背屈伸比(F/E)、伸展平均功率(AP)、峰力矩(PT)]、血清疼痛介质[去甲肾上腺素(NE)、P物质、五羟色胺]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TED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72.36±7.51)min、(0.82±0.09)cm、(40.06±4.24)mL、(1.32±0.15)d、(4.30±0.46)d,均短于对照组[(102.64±12.67)min、(5.23±0.55)cm、(96.09±9.84)mL、(3.79±0.39)d、(4.94±0.5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PTED组腰椎前屈、左侧屈、右侧屈、后伸度数及PT分别为(84.65±8.73)°、(24.83±2.70)°、(25.63±2.82)°、(25.89±2.78)°、(84.67±8.72)Nm,均高于对照组[(78.94±8.01)°、(21.38±2.25)°、(22.85±2.40)°、(21.97±2.44)°、(78.85±8.21)Nm],PTED组的ODI评分、F/E、AP分别为(27.65±3.01)分、(70.48±7.34)%、(40.37±4.31)W,均低于对照组[(32.84±3.46)分、(75.26±7.80)%、(35.72±3.73)W],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血清NE、P物质、五羟色胺水平分别为(1.32±0.14)pg/mL、(52.08±5.43)ng/mL、(0.18±0.02)μmol/mL,均低于对照组[(1.68±0.19)pg/mL、(69.94±7.27)ng/mL、(0.22±0.03)μmol/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82%,小于对照组(1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D治疗LDH可减小手术创伤及术后�
- 刘智伟陆芳康亚娟孔亚荣杨朔白晓亮连勇
- 关键词:腰椎生物力学腰椎间盘突出症
- 不同神经外膜松解范围对腕管综合症手术疗效的影响
- 连勇邵新中高五海宋兴建李雪波康亚娟王丽英王永清赵连臣万建社张志桐王顺义李惠君马战备祁辉
- 周围神经卡压后,可引起严重的局部病理变化,故对于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广泛的神经外膜松解与外膜切除术,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神经血供和营养,加重了局部组织纤维化、瘢痕形成和粘连,不利于神经再生。神经再生与...
- 关键词:
- 关键词:腕管综合症手术疗效
- PTED治疗LDH后IL-10、IL-8及SP水平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后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8(IL-8)及P物质(S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31例LDH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术式分为对照组[传统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ODD),n=65)]、试验组(PTED,n=66),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腰椎活动功能(腰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活动度)、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脊柱功能[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腰背屈伸比(F/E)、伸展平均功率(AP)、峰力矩(PT)]、实验室指标(IL-10、IL-8及SP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术、住院、下床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腰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活动度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VAS、ODI评分均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AP、PT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术后3个月的F/E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的IL-10、IL-8及SP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57%)明显比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0.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IL-8及SP水平与OD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IL-10水平与ODI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相较于ODD,PTED治疗LDH疗效更佳,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血清IL-10、IL-8、SP水平。
- 杨朔刘智伟白晓亮康亚娟陆芳孔亚荣薛广
- 关键词:IL-10IL-8SP神经功能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椎椎间孔镜治疗对疼痛改善、运动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 2024年
- 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腰椎椎间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应用椎间孔镜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以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腰腿疼痛、功能障碍、JOA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功能好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椎间孔镜治疗可改善患者术后情况。
- 陆芳刘智伟康亚娟孔亚荣杨朔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并发症
- 抗生素在开放性骨折中的合理应用被引量:2
- 2005年
- 本文对213例开放性骨折作了调查。根据所使用的抗生素类型,将其分成青霉素类组、头孢霉素类组。并结合伤口的Gastilo分型,清创术施行的时间,比较两组的伤口感染率。调查中发现,在清创术施行时间大于8小时情况下,青霉素类组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另外一组(P<0.05);在8小时以内施行清创术的情况下,两组感染率无明显差别(P>0.05)。因此,我们认为:除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受伤时间较长的病人,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中,为预防伤口感染应首选青霉素类。
- 连勇周俊祥康亚娟
- 关键词:开放性骨折伤口感染抗生素
- 高位周围神经损伤端端缝合与低位束支移位相结合提高疗效的临床研究
- 连勇酒春会康亚娟韩慧芬安丽敏杨金兰许雅莉任东良陈玉萍程增银张志桐宋兴建
- 该课题对于高位周围神经损伤,采取高位端端缝合与低位神经束支移位相结合的方法,与传统术式相比,能够给予靶器官和运动终板新的再生神经支配,产生一定的神经营养保护作用,减缓靶器官和运动终板萎缩和不可逆变性的进程及程度,或在防止...
- 关键词:
- 关键词:修复手术
- 白卫氏法在胃管置入中的效果观察
- 2010年
- 留置胃管在临床上运用广泛,但胃管的置入过程对消化道有很强的刺激作用,许多患者因为对刺激难以忍受,出现恶心、呕吐,导致置管失败,从而降低了首次置管成功率,造成多次插管和反复插管,
- 康亚娟崔丹丹常琳
- 周围神经卡压外膜松解范围对手术疗效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6
- 2005年
- 目的研究神经外膜松解范围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取SD大白鼠96只,采用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卡压模型,根据神经外膜松解范围的不同将实验分为6组。A组卡压段外膜纵向切开0 .3cm ,神经外膜下向两侧分离1/2。B组卡压段外膜切除1/2。C组卡压段外膜全部切除。D组以卡压段为中心外膜纵向切开0 .9cm ,神经外膜下向两侧分离1/2。E组以卡压段为中心切除0 .9cm一段外膜的1/2。F组以卡压段为中心外膜全部切除0 .9cm。术后分别于4、6、8、10周进行肌电图和组织学检查。结果与其它各组比较,D组的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最快(P <0 .0 1) ,有髓神经纤维最多,变性的神经纤维最少(P <0 .0 1) ,髓鞘发育最成熟,神经内血管增生最明显。结论单纯神经外膜纵向充分切开并向两侧分离1/2松解术,既能有效解除压迫,又最大限度地保存了神经外膜的连续性和血供,疗效最好。
- 连勇邵新中周俊祥康亚娟张云张增祥
- 关键词:周围神经卡压疗效影响有髓神经纤维全部切除血管增生心外膜
- 高位周围神经损伤端端缝合与低位束支移位相结合提高疗效的临床研究
- 2009年
- 连勇许娅莉康亚娟酒春会韩惠芬崔丹丹
- 关键词:周围神经束支移位运动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