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礼明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庆市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内固定
  • 3篇内固定治疗
  • 3篇骨折
  • 2篇腰椎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入路
  • 2篇突出症
  • 2篇平台骨折
  • 2篇前后联合入路
  • 2篇椎间盘
  • 2篇椎间盘突出
  • 2篇椎间盘突出症
  • 2篇胫骨
  • 2篇胫骨平台
  • 2篇胫骨平台骨折
  • 2篇联合入路
  • 2篇后联合
  • 2篇复杂胫骨平台

机构

  • 6篇安庆市立医院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作者

  • 6篇唐礼明
  • 4篇刘立明
  • 3篇胡靖
  • 2篇祖波
  • 2篇王建军
  • 2篇宋峰

传媒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骶管神经阻滞与核心肌力训练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4
2018年
骶管神经阻滞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用治疗方案,通过向骶孔注入相应药物达到改善临床症状的目的[1].Joohyun等[2]认为核心肌力训练能够增加腰椎稳定性,促进腰部血液循环.为进-步研究骶管神经阻滞联合核心肌力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现进行分组对比研究,报道如下.
郝敬东赵大中蒋育欣唐礼明
关键词:骶管神经阻滞腰椎间盘突出症
重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评价重建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09年2月间应用重建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21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3年,平均12个月;骨折经3~6个月均愈合(平均4.1月);骨折复位:优15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5.7%;功能恢复:优16例、良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0.4%。结论重建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有效方法。
唐礼明刘立明
关键词:不稳定性骨盆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br>  方法:32例患者术前均经CT扫描及三维重建,均采用后内侧及前外侧联合入路,后侧胫骨内外髁和前外侧钢...
唐礼明胡靖刘立明王建军祖波宋峰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联合入路
经皮椎间孔镜脊柱系统术对老年LDH合并神经根管狭窄患者腰椎功能及手术效果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脊柱系统(TESSYS)术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并神经根管狭窄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并分析手术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老年LDH并神经根管狭窄患者66例,按随机抽签法分成TESSYS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行椎板开窗减压加髓核摘除术,TESSYS组行TESSYS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前、术后3 d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的腰椎曲度、腰骶角角度,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记录并比较术后总体疗效与并发症情况。结果 TESSYS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76.35±8.21) min、(72.36±6.28) mL、(27.35±2.17) h、(6.31±1.42) d,均短(少)于对照组[(112.49±12.10) min、(133.67±15.69) mL、(30.91±1.06) h、(8.03±1.97)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血清TNF-α、皮质醇、ACTH水平较术前增高,且TESSYS组血清TNF-α、皮质醇、ACTH水平分别为(3.15±0.65) ng/mL、(2.69±0.41)μmol/L、(14.21±2.36) pmol/L,均低于对照组[(3.59±0.47) ng/mL、(3.06±0.87)μmol/L、(16.98±3.18) 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腰椎曲度均术前升高,腰骶角角度均较术前降低,且TESSYS组的腰椎曲度为(22.87±4.36) mm,高于对照组[(20.93±3.04) mm],腰骶角角度为(25.39±4.15)°,低于对照组[(27.91±2.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术前升高,且TESSYS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VAS、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TESSYS组的VAS、ODI评分分别为(2.14±0.51)、(17.50±2.11)分,均低于对照组[(3.10±0.92)、(20.39±3.63)
唐礼明陈义桂德建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管狭窄腰椎功能疼痛
经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经寰椎侧块及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定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0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定患者采用经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术,观察术后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结构的损伤,术后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10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无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所有植骨均达骨性融合。结论采用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可以即刻重建寰枢椎稳定性,疗效满意,为治疗创伤性寰枢椎失稳提供了一种较理想的内固定术式。
唐礼明胡靖刘立明
关键词:寰枢椎不稳内固定钉棒系统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32例患者术前均经CT扫描及三维重建,均采用后内侧及前外侧联合入路,后侧胫骨内外髁和前外侧钢板固定。摄片评定骨折复位情况及愈合情况和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评分)法行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术后即刻X线片检查示达到解剖复位30例,复位良2例。32例均获随访,所有患者均获随访24~40周,平均33.5周。24周时X线片显示所有骨折均基本愈合,下地完全负重,无内固定失效。术后24周采用HSS评分82~94分,平均86.5分。结论:前后联合入路"三柱"内固定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
唐礼明胡靖刘立明王建军祖波宋峰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联合入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