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新业
- 作品数:33 被引量:98H指数:7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经支撑喉镜的内镜技术在儿童Ⅲ型喉裂的应用
- 2023年
- 目的:分析内镜下喉裂修补术治疗Ⅲ型喉裂的疗效,探讨该术式治疗Ⅲ型喉裂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2023年1月共6例于我科接受内镜下喉裂修补术的Ⅲ型喉裂患儿临床资料。手术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下进行,保留患儿的自主呼吸,在4 mm/0°内镜辅助下使用射频刀或喉剪沿喉裂边缘黏膜制作新鲜创面,用6-0 PDP缝线根据喉裂的范围情况缝合3~6针,术后3个月行改良吞钡检查评估吞咽功能。结果:所有患儿均成功接受内镜下喉裂修补术,2例术后转入儿科重症监护室进行为期7 d的监护,其余患儿术后均转回普通病房,术后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所有患儿吞咽障碍、喉鸣、反复肺炎的症状均得到改善,术后改良吞钡检查随访结果所有患儿均无误吸,有2例患儿在大口喝水时出现间歇性咳嗽。随访过程中有2例复发,经过第2次内镜下修补治疗后裂隙完全修复,随访至今未再复发。结论:内镜下喉裂修补术可以适用于部分Ⅲ型喉裂的患儿,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并发症少,术后能明显改善患儿吞咽功能障碍、反复肺炎等症状,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手术方案。
- 黄一天姚红兵唐新业杨阳
- 关键词:儿童
- 经口内镜辅助下的喉显微外科在儿童喉部神经纤维瘤的应用
- 2023年
- 目的:探讨儿童喉部神经纤维瘤(laryngeal neurofibromas, LNF)的临床表现及经口内镜辅助下的喉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可为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4例喉部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经口内镜辅助下喉显微外科技术对4例喉部肿瘤患儿进行了切除,其中1例同时行气管切开术,1例同时行喉T管置入与气管切开术。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手术,术后病理检查提示3例LNF,1例血管瘤。术后随访,患儿喉鸣、活动后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手术切除目前是LNF的最佳治疗方法,对有手术指征者应积极采取喉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该手术方法具有疗效好、微创、美观和喉功能保留的优势,不仅保障了手术安全性,还提高了术后的生存质量,具有发展与推广的价值。
- 邹祺缘姚红兵杨阳唐新业
- 关键词:儿童喉显微外科
- 教学方式多样性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见习教学中的意义被引量:17
- 2016年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主要涉及听觉、平衡觉、嗅觉、共鸣、发声与言语、呼吸和吞咽等器官,解剖毗邻关系相当复杂,临床学习较为困难。为提高医学生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见习过程的见习教学质量,授课教师需将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引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具体包括将整合医学及转化医学的理念融入教学过程,充分利用教学网络平台中的中英文多媒体教学材料,讨论互动式教学的应用,注重医患人文关怀,充分加强医患沟通部分等。实践证明,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明显提高,加强学生对耳鼻咽喉科学解剖及生理的理解,体现教学相长,从而提高学生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见习质量。
- 孙荣唐新业杨阳
- 关键词:教学方法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在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11年
-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Ⅰ型超敏反应是其主要的发病机制。近年来研究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不但可以作为变应原诱导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而且还可以作为超抗原影响免疫调节细胞和促炎细胞活性,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在变应性鼻炎、哮喘及特应性皮炎几种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 唐新业孙荣洪苏玲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变态反应性疾病嗜酸粒细胞
- 糖皮质激素与BCG用于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及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erin,BCG)疫苗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中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BALB/C小鼠分为4组,每组6只,其中卵清白蛋白(Ovalbumin,OVA)模型组(OVA组)、卡介苗治疗组(BCG组)、糖皮质激素治疗组(GCS组)腹腔注射卵清白蛋白致敏,然后用卵清白蛋白耳内激发2次;阴性对照组(CON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然后生理盐水激发2次。BCG组在耳内激发前3d给予双下肢外侧皮内注射卡介苗0.02mg,GCS组在耳内激发前3d给予经口吸入强的松1mg,其它2组不作干预,4组分别于2次激发后2d处死小鼠,中耳组织做病理切片观察其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IL-4、IL-5、INF-γ、IL-12细胞因子的表达差异情况。结果:BCG组、GCS组中耳粘膜组织炎症反应较OVA组明显减轻,且GCS组与BCG组比较,炎症反应亦明显减轻,Th1型细胞因子IL-12、IFN-γ较OVA组显著增多,(P<0.05);而Th2型细胞因子IL-4、IL-5较OVA组明显减少(P<0.05),BCG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Ⅰ型变态反应的发生发展,而GCS使Th1、Th2、型细胞因子更趋于平衡。结论:卡介苗是有效的免疫调节剂,可能通过调节Th1/Th2的细胞的平衡,达到治疗的作用。而糖皮质激素仍然是变应性炎症疾病治疗中最有效的一类药物,为临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提供依据。
- 孙荣唐新业王永红洪苏玲李永强
- 儿童急性鼻窦炎并发眶内感染的临床诊疗
- 唐新业姚红兵孙荣寇巍
- 儿童急性鼻窦炎并发眶内感染的临床诊疗
- 唐新业孙荣姚红兵寇巍
- 腺样体肥大儿童病毒及肺炎支原体检查结果分析
- 徐洁苏述平唐新业杨阳张成高黎姚红兵
- 《临床医学导论》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被引量:7
- 2016年
- 重庆医科大学于2002年开设《临床医学导论》课程。通过梳理2014至2015学年的教学实践,分别从教材建设、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体系、网络支撑平台、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生问卷调查与评价等方面加以总结。通过该课程的学习,99.5%(836/840)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团队意识与协作能力,94.2%(791/840)的学生表示有利于自主学习创新能力的提高,87.0%(731/840)的学生认为有利于自我表达能力的提高;78.0%以上的学生认为达到了早期接触临床、拓展知识面、提高基本职业素养的目的。
- 孙荣唐新业吴宁朱丹肖明朝
- 关键词:教学实践考评体系
- CBL联合微课在小儿耳鼻咽喉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与探索被引量:2
- 2021年
- 小儿耳鼻咽喉科学作为独立的三级学科,是儿科学与耳鼻咽喉科学的交叉学科,其疾病组成、临床表现、防治和预后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同时临床专业认证和本科教育评估要求本门课程作为临床专业的必修课程,因此对该门课程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分别从小儿耳鼻咽喉科学的学科特点、小儿耳鼻咽喉患者的特殊性、传统临床见习模式即“灌输式”“操作少”培养模式、CBL联合微课教学方法的优势与具体做法分别加以介绍,探讨CBL联合微课教学方法在小儿耳鼻咽喉科临床见习的价值及应用。
- 唐新业杨阳张志海顾政
- 关键词:CBL小儿耳鼻咽喉科临床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