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燕艳
- 作品数:20 被引量:99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无锡市医院管理中心医学科技发展基金无锡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造影、CT、DSA对肝癌肝动脉栓塞术后残存血供及后续治疗方案的评估作用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T、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肝癌肝动脉栓塞术(TAE)后残存血供及后续治疗方案的评估作用。方法:对30例接受TAE的肝癌患者行超声造影、CT、DSA检查,对照结果。并对25例有残存血供者再次TAE后的碘油沉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30例中,5例三项检查均提示病灶灭活完全,无残留血供。19例三项检查均显示病灶残存血供丰富,再次TAE碘油沉积良好。6例CT显示病灶灭活无血供,超声造影显示病灶局部残存少量血供,DSA造影结果与超声造影相符,再次TAE碘油沉积不良。结论:超声造影对肝癌TAE后病灶残存血供的显示较CT更敏感、准确,与DSA相仿,且操作简便、无创。TAE后病灶的碘油沉积情况与血供相关,对于灭活不全但血供不丰富者,应选择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 王琼瑶谢其根杨章庚华燕艳
- 关键词:肝癌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肝动脉栓塞
-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及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PTCD及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112例,选择其中具有完整资料的7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PTCD19例,胆道引流及胆道支架植入治疗59例。评价其手术成功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78例经皮肝穿刺技术成功率100%,术后1周总胆红素平均水平从术前的(373.2±150.7)μmol/L降至(135.6±60.7)μmol/L(P<0.001),肝功能改善明显。总体有效率为88.46%(69/78),平均生存时间为10.7个月。结论 PTCD联合胆道支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手段,可有效改善肝功能,为进一步治疗肿瘤创造条件。
- 谢其根王卫国华燕艳李杰
- 关键词:胆管梗阻黄疸胆汁引流
- 术前区域性射频热疗同步靶动脉热灌注化疗对胃上部癌细胞形态、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2008年
- 谢其根杨凯王琼瑶华燕艳杨长庚李敏
- 关键词:透热疗法
- 部分脾栓塞20例临床分析
- 2002年
- 谢其根王琼瑶华燕艳刘丽华杨章庚夏正华
- 关键词:部分脾栓塞PSE术式疗效
- 乳腺癌肝转移介入治疗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乳腺癌肝转移的治疗效果,并对其在乳腺癌肝转移综合治疗中的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就诊的46例乳腺癌肝转移患者设为观察组进行介入治疗,药物选择为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5-氟尿嘧啶等,其中38例进行超液化碘油栓塞,与31例采用化学治疗的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46例乳腺癌肝转移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9例,进展7例,无变化11例。结论乳腺癌肝转移的介入治疗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应作为乳腺癌肝转移综合治疗中的主要治疗手段。
- 华燕艳
- 关键词:乳腺癌肿瘤肝转移介入治疗
- 培美曲塞联合PC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的效果及对血清癌胚抗原和半乳糖凝集素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PC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的效果及对血清癌胚抗原和半乳糖凝集素1(Gal-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扬州友好医院收治的100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PC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培美曲塞联合PC化疗方案治疗,2组均以21 d为1个周期,治疗4个周期。观察2组患者肿瘤控制率,血清癌胚抗原、Gal-1水平,T细胞亚群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肿瘤控制率高于对照组[48.0%(24/50)比32.0%(16/50)](P=0.04)。治疗后,2组血清癌胚抗原、Gal-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CD_3^+、CD_4^+、CD_8^+水平和CD_4^+/CD_8^+比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2组治疗期间恶心呕吐、静脉炎、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PC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能降低血清癌胚抗原、Gal-1水平,提高患者免疫能力,增加患者的肿瘤控制率,且安全性较好。
- 顾玉琴华燕艳李杰
- 关键词:肺腺癌培美曲塞癌胚抗原
-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5年
- 125^I粒子植入很早就开始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属于放射治疗方法中的一种,包括暂时性的插植和永久性的植入.125^I粒子植入治疗属于后者,常见的植入方式包括影像引导(B超、CT定位、MRI引导)和术中直视下植入等。
- 李杰朱晓黎谢其根王卫国华燕艳李玲程云
- 关键词:恶性肿瘤近距离放疗介入治疗
- 动脉插管化疗治疗食管癌30例被引量:3
- 1997年
- 动脉插管化疗治疗食管癌30例徐同株华燕艳缪建华我们于1990年1月~1995年12月采用食管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物和栓塞治疗晚期食管癌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30例中,男25例,女5例。年龄50~82岁。所有病例均有胃镜检查、...
- 徐同株华燕艳缪建华
- 关键词:食管肿瘤药物疗法动脉插管插管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疼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脊柱转移瘤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5例患者(男17例,女8例)共36处椎体转移瘤,11处椎体后缘有骨质破坏。在DSA引导下完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前和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患者服用止疼药的剂量评价疗效,并分析其并发症等术后情况,随访3~12月。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采用配对t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24h VAS平均评分由术前(8.20±0.70)分降至(4.50±0.90)分,术后1月降至(3.20±1.02)分;随访术后3个月VAS评分为(2.50±0.92)分;术后6个月VAS评分为(2.60±0.78)分,术后12个月VAS评分为(2.80±0.96)分,疼痛显著缓解(P〈0.01)。随访发现7例患者停止服用止痛药,13例止痛药用量明显减少,5例维持原剂量。2处椎体发生椎间盘渗漏,6处椎体发生椎旁渗漏,2处椎体发生硬膜外渗漏,但无明显临床症状。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可获得良好的止痛效果,其创伤小且安全可靠,可以明显提高脊柱转移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 王卫国谢其根华燕艳李杰
-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脊柱转移瘤
- 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和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TP)化疗和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7年12月在扬州友好医院和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T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3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疗效和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D-二聚体水平、生存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 3%(56/60)比83.30%(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32)。治疗后2组患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细胞角蛋白21-1片段及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7%(4/60)比25.0%(1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P化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较好,同时能够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血浆D-二聚体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陈秀艳华燕艳李杰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紫杉醇顺铂低分子肝素钠糖类抗原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