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宗贤
-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淮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淮安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淮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淮安市2017年蚊生态学及抗药性调查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通过对淮安市2017年蚊生态学及3个年度淡色库蚊抗药性监测数据的分析,了解蚊密度、种群、抗药性现状,为蚊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诱蚊灯法开展监测,浸渍法测定蚊幼虫抗药性。结果淮安市常见蚊种及构成比分别为淡色库蚊50.45%、三带喙库蚊43.98%、中华按蚊2.89%、白纹伊蚊1.47%、骚扰阿蚊1.19%,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是优势种群,共占捕获蚊虫的94.42%;全市的蚊密度季节消长为单峰曲线,蚊密度最高峰出现在7月,为5.14只/(灯·h);在监测的5种生境中,居民区、公园、医院主要以淡色库蚊为主,构成比分别为79.60%、77.57%、90.12%,牲畜棚以三带喙库蚊为主,构成比为70.56%,农户以淡色库蚊(59.20%)和三带喙库蚊(32.50%)为主,不同生境的蚊种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4年,淡色库蚊幼虫对双硫磷产生中度抗性(13倍),对仲丁威产生低度抗性(4.21倍);2016年,对双硫磷、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均产生低度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5.75、5.28、2.25倍。结论淮安市蚊虫种群丰富,有明显的季节高峰;持续开展抗药性监测并科学指导灭蚊,蚊虫抗药性水平处于较低水平;继续采取以环境治理为主,合理使用杀虫剂,加强有害生物防治和物业公司培训以及宣传教育等综合性措施。
- 蔡蓉邵宗贤苏琦胡锦流陈跃
- 关键词:种群结构抗药性
- 淮安市区家蝇抗性调查及应用结果分析
- 2004年
- 张飚刘林飞邵宗贤陈晓敏
- 关键词:家蝇抗性
- 蟑螂密度监测及侵害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了解淮安市城区蟑螂种群、密度、分布、季节消长变化及侵害状况,为合理灭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进行监测,晚放晨收,每月监测一次。结果布放粘蟑纸6 480张,回收张数6 245张,阳性张数163张,粘捕蟑螂数590只,密度0.10只/张,侵害率2.52%。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群。结论淮安市城区蟑螂种群构成以德国小蠊为主,侵害率以农贸市场和宾馆较高,应进一步加强优势种群的监测与抗药性监测的调查研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 邵宗贤蔡蓉苏琦范刚
- 关键词:蟑螂侵害状况
- 2007~2008年江苏省淡色库蚊和家蝇的抗性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了解江苏省蚊蝇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情况,指导蚊蝇防治的科学用药。方法蚊虫抗药性检测采用幼虫浸渍法,家蝇采用点滴法。结果南京市家蝇对敌敌畏、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残杀威的抗药性均相对较高,而淮安市均为最低;4种杀虫剂中,残杀威抗性均为最高,其次为敌敌畏,溴氰菊酯抗性均为最低。淡色库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仲丁威的抗性在淮安市均为最高,对双硫磷抗性在苏州市为最高;4种杀虫剂中,仲丁威抗性均为最高,溴氰菊酯除在淮安高于双硫磷外,抗性均为最低。结论在蚊蝇防治时应避免使用抗性较高的残杀威、仲丁威和敌敌畏,优先考虑使用溴氰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 褚宏亮杨维芳陈东亚徐庆章士军邵宗贤马桢红孙俊
- 关键词:淡色库蚊家蝇抗性浸渍法点滴法
- 淮安市不同生境白纹伊蚊对9种化学杀虫剂的抗药性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了解淮安市不同生境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为科学选择杀虫剂提供合理依据。方法采集不同生境(城区、城郊、农村)白纹伊蚊成蚊在实验室进行饲养繁殖,对繁殖的Ⅳ龄初幼虫采用蚊虫幼虫浸渍法测定不同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淮安市三种环境白纹伊蚊对敌敌畏、双硫磷、乙酰甲胺磷、仲丁威、胺菊酯产生低度抗性,城市白纹伊蚊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低度抗性、农村白纹伊蚊对吡虫啉产生低度抗性;其余均为敏感。结论淮安市白纹伊蚊对多种杀虫剂均产生低度抗性,应注重其抗药性发展,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
- 蔡蓉邵宗贤范刚陈跃
- 关键词:白纹伊蚊杀虫剂抗药性
- 家蝇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其防治对策被引量:1
- 2010年
- 邵宗贤张飚
- 关键词:抗药性调查常用杀虫剂生物防治家蝇
- 淮阴市区蚊蝇抗性调查分析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了解蚊蝇抗性程度,为防治蚊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氯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敌敌畏药物采用浸渍法测定抗性;结果:1999年8月蚊虫对敌敌畏抗性级别达到高抗,对其它三种药物均为敏感;蝇类对敌敌畏达到高抗,对其它三种药物均为中抗;结论:通过本项研究为指导蚊蝇有效化学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 张飚邵宗贤
- 关键词:蚊蝇抗性
- 淮安市城区2005-2009年鼠密度及季节消长调查研究
- 2010年
- 目的了解近5年淮安市鼠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方法夹夜法。结果 2005-2009年全市4个鼠情监测点共捕获鼠类187只,雌雄比例为1∶1.23,幼鼠比例25.13%,年平均密度为0.52%。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其次为小家鼠、黄胸鼠,未发现其他鼠种。结论鼠情调查为选择灭鼠方法、时机、对象和场所提供依据,有效控制鼠类密度。
- 张飙邵宗贤
- 淮安市三带喙库蚊和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了解淮安市三带喙库蚊和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现状。方法采用浸渍法测定两种蚊虫对9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淮安市三带喙库蚊幼虫仅对胺菊酯产生低度抗性,白纹伊蚊幼虫对敌敌畏、双硫磷、乙酰甲胺磷、残杀威、仲丁威、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胺菊酯、吡虫啉的抗性倍数分别为8.18、3.40、3.56、2.02、5.15、1.00、1.60、2.28、2.84。结论在蚊虫防治工作中要注重综合治理措施,加强抗药性监测,控制抗药性发展。
- 蔡蓉邵宗贤陈跃范刚
- 关键词: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杀虫剂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