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莹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建筑
  • 3篇网络
  • 3篇节能
  • 3篇建筑节能
  • 2篇网络模型
  • 2篇环境建模
  • 2篇建筑环境
  • 2篇RC网络
  • 1篇数据融合
  • 1篇温度场
  • 1篇无线传感
  • 1篇无线传感器
  • 1篇无线传感器网
  • 1篇无线传感器网...
  • 1篇滤波
  • 1篇模型降阶
  • 1篇接触力
  • 1篇卡尔曼
  • 1篇卡尔曼滤波
  • 1篇空间机械臂

机构

  • 6篇重庆大学

作者

  • 6篇赵莹
  • 3篇张琦
  • 2篇付佳蕾
  • 1篇石为人
  • 1篇石欣

传媒

  • 5篇仪器仪表学报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RC网络的建筑环境建模与探析
基于热能量网络,建筑环境系统是一个非线性、多变量、分布式的复杂系统。本文从先进建筑模型和建筑环境控制方向出发,基于RC网络模型,探析抽象化的热网络能量节点,针对单个房间、建筑楼和整个城市,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思路对不同的建...
石欣付佳蕾赵莹张琦
关键词:建筑环境建筑节能
文献传递
RC热网络建筑能耗预测模型综述被引量:6
2014年
基于获取建筑能耗数据并对其进行准确的规划和配置,从而实现建筑节能,需要建立高效的建筑能耗预测模型。本文针对灰箱模型中的RC热网络建筑能耗预测模型进行综述研究。以典型的RC热网络模型为例,分析其建模思想以及模型推导方法。总结RC热网络建筑能耗预测模型传递矩阵的五个推导步骤,并对核心的模型参数优化算法:序列二次规划法、共轭梯度法和遗传算法三种算法进行分析。为提高模型计算速度和精度,数据融合和模型降阶方法成为模型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通过RC热网络建筑能耗预测模型应用实例展示了其省时、高效、准确的预测性能,并且指出了其输入参数不稳定和预测形式单一的缺点。最后,展望了RC热网络建筑能耗预测模型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挑战。
石欣张琦赵莹印爱民
关键词:建筑节能传递矩阵数据融合模型降阶
基于KF-LSE的建筑室内温度场实时准确重建方法被引量:4
2018年
实时、准确的建筑室内温度分布信息反馈是暖通空调(HVAC)系统控制与室内热环境优化研究的难点。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线性随机估计(KF-LSE)的室内温度场实时准确重建方法。该方法利用本征正交分解(POD)方法将室内温度场映射为与POD模式系数相关的低阶线性系统,采用LSE方法获取POD模式系数动态模型,基于KF算法构建POD模式系数估计器,最后通过估计器与在线采集的室内温度值进行POD模式系数最优估计,快速重建出温度场。对比传统的POD-LSE方法进行建筑室内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更好的噪声抑制能力和温度场重建精度。
石欣王梨赵莹
关键词:本征正交分解卡尔曼滤波
基于RC网络的建筑环境建模与探析被引量:3
2015年
基于热能量网络,建筑环境系统是一个非线性、多变量、分布式的复杂系统.本文从先进建筑模型和建筑环境控制方向出发,基于RC网络模型,探析抽象化的热网络能量节点,针对单个房间、建筑楼和整个城市,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思路对不同的建筑环境进行简易建模,分析了相应的建筑环境系统,并提出一种结合不同建筑环境的热阻容网络模型思路.在此基础上,对热阻容网络模型优化和建筑环境节能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石欣付佳蕾赵莹张琦
关键词:建筑环境建筑节能
基于改进强跟踪滤波的室内RSSI自适应估计算法被引量:8
2018年
针对室内无线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难以快速准确估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强跟踪滤波的室内RSSI自适应估计算法。该算法采用强跟踪滤波(STF)自适应跟踪RSSI阶跃变化,克服传统RSSI状态空间模型中未建模状态的不确定性。利用高斯分布数据的采样过程,分析STF算法跟踪系统未建模不确定状态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确定强跟踪滤波弱化因子,并融合滑动平均滤波算法,提高RSSI的自适应估计能力。通过与传统的RSSI估计方法对比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准确估计室内RSSI,且收敛速度更快。
石欣王梨赵莹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
一种空间机械臂末端接触力建模与算法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空间机械臂末端接触力模型建立与计算精度是设计高可靠性高精度空间机械臂力控制系统的关键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基于空间机械臂ORU操作柔顺接触过程特点,建立末端接触力模型。通过设计的圆柱形ORU以及与之合作的锥形ORU引导槽,计算接触半径R,法向接触力方向n和最大侵入点P,得到ORU的侵入深度Z。运用侵入量Z与接触力线性相关计算空间机械臂末端接触力,得到X、Y、Z方向的力和力矩分量。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ORU直线和非直线运动过程仿真,并应用6自由度空间机械臂力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末端接触力计算准确有效。
赵莹石为人
关键词:空间机械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