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艺林

作品数:11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文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7篇易卜生
  • 6篇诗歌
  • 5篇易卜生诗歌
  • 4篇文学
  • 2篇地理
  • 2篇地理空间
  • 2篇叙事
  • 2篇诗歌研究
  • 2篇文学地理
  • 2篇文学地理学
  • 1篇地理意象
  • 1篇叙事结构
  • 1篇学术
  • 1篇学术讲座
  • 1篇意象
  • 1篇英国文化
  • 1篇英国小说
  • 1篇哲学
  • 1篇政治
  • 1篇身份

机构

  • 7篇华中师范大学
  • 5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1篇袁艺林
  • 1篇罗昌繁

传媒

  • 3篇世界文学评论...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世界文学评论...
  • 2篇华中学术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理叙事:论易卜生诗歌中的地理空间建构途径被引量:2
2015年
根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邹建军教授提出的文学地理学,通过分析易卜生诗歌中的地理空间建构途径,诠释和实践地理空间的建构途径,即地理叙事。在易卜生的诗歌中,特定的地理位置、非特定的地理位置以及想象的地理位置相互关联。这些地理位置并列存在而距离跳跃,彼此临近而逐渐延展,虚虚实实而相互转换,共同组建易卜生诗歌的地理框架,联结诗人的脚步和思想,诗人内心的种种情感也在这些地理位置之间强烈迸发。诗人通过实景与幻象交织,真情与诗意的交融,建构起一个个独立而统一的地理空间。
袁艺林
关键词:文学地理学易卜生诗歌地理意象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
2014年
易卜生的艺术创作为我们提供陌生化的享受,我们的情感共鸣也唤醒易卜生的自由解放的精神。易卜生笔下的伦理身份及其冲突恰是现代伦理秩序的映照,其表现形式则是易卜生诗学理想的剪影。易卜生笔下的伦理冲突在观众读者的内心深处引起的恐惧和悲悯,其根源在于人们对于真理和理想的向往,而这种情感唤起的正是人们对于这种向往的本能意识。
袁艺林
关键词:伦理身份身份困境伦理冲突陌生化
列奥·施特劳斯:《迫害与写作的技艺》(节译)
2012年
序言本书选收这些文章主要是因为它们都涉及同一问题:哲学和政治的关系。在引言中,我试图从哲学角度陈述这个问题。在《迫害与写作的技艺》文章中,我试图从众所周知的我们时代的政治现象出发来阐释这个问题。正如我在引言中所陈述的,我在学习中世纪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哲学中熟悉这个问题。后三篇文章涉及这个问题,它从两位最著名的中世纪犹太思想家(哈列维和迈蒙尼德)和斯宾诺莎的作品中出现。斯宾诺莎被称为'中世纪最后一人',并不完全错误。
袁艺林
关键词:政治哲学
钱锺书文学作品中的英国形象
2012年
从钱锺书学者之笔不经意的零星书写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钱锺书在作品中对英国的零星印象,这主要体现在他对留学英国的校园生活记忆,以及对英国国人形象特点的描述与对英国文化的相关记载。这些零星印象体现了钱锺书对英国留学生活的回忆与对英国文化的接受。
袁艺林罗昌繁
关键词:文学作品英国文化
现代主义与史诗传统
2012年
克劳德.朱利安.罗森(ClaudeJulienRawson)现为耶鲁大学英语系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学术院院士,约翰.西蒙.古根海姆基金会教育顾问,英国18世纪研究学会的前任主席,同时也是英国华威大学的荣誉教授,曾任该校英语系、比较文学研究系主任,主要研究18世纪及当代英国小说、文学理论。2012年5月11日克劳德教授应邀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现代主义与史诗传统"的学术讲座,他以《星晴天早晨》和《荒原》为例,结合具体的诗歌实例探讨了史蒂文斯和艾略特诗歌的特点。为时一个半小时的讲座,精彩纷呈。本文即为当时讲座内容的整理。
克劳德.朱利安.罗森袁艺林
关键词:现代主义史诗比较文学研究英国小说学术讲座
中国的易卜生诗剧研究
2011年
易卜生的戏剧内涵哲思,他的诗歌荡漾深情,而将两者融合升华的正是他的早期诗剧作品。通过整理国内外易卜生诗剧的翻译版本、研究论著和论文,本文总结国内外易卜生诗剧研究的主要角度,进而分析国内外易卜生诗剧研究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国内外易卜生诗剧研究进行比较,从而关照国内易卜生诗剧研究的发展空间,为我国外国文学研究提出借鉴。
袁艺林
易卜生诗歌研究在中国
2011年
作为"伟大的问号",易卜生的创作底蕴是极其深厚的,不仅是其戏剧创作,还有诗歌创作,都是值得我们不断深入探索、全面挖掘的。本文主要介绍易卜生诗歌在我国的传播和接受。通过回顾我国学者对易卜生诗歌的研究成果,指出易卜生诗歌研究在我国的发展空间,并阐释研究易卜生诗歌对于研究易卜生及易卜生戏剧的巨大意义,以及对于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的重要价值。
袁艺林
关键词:易卜生诗歌
易卜生诗歌中的三重地理空间建构
通过对国内外易卜生诗歌研究现状的分析,笔者发现易卜生诗歌在国内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在翻译易卜生诗歌的过程中,更是深感地理空间广泛建构于易卜生诗歌中,内涵深厚,对于诗歌的意境渲染和诗人的情感抒发有重要的意义。受到邹建军教授...
袁艺林
关键词:易卜生诗歌创作叙事结构
文献传递
新视野下的易卜生诗学——评《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易卜生诗歌研究》
2014年
本文从文学地理学的新视野、新视野下的多元研究以及基于个案研究的理论上升三个方面,评析2013年正式出版的《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易卜生诗歌研究》一书,认为其对于易卜生诗歌专题研究的探索和实践,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易卜生诗歌研究,同时实践和完善了我国比较文学原创批评方法之一,即文学地理学的批评方法,将我国的易卜生诗歌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袁艺林
承民族传统之现代文本——论神话传说在易卜生诗歌中的嵌入及其现代性启示
2015年
作为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诗学观念的现代性,不仅体现在其戏剧创作中,同时在其诗歌创作中以优美的旋律浮现我们眼前。本文运用互文性理论分析北欧神话在易卜生诗歌中的嵌入,阐释作为诗人的易卜生对于北欧传统文化的诠释,以及其现代性的启示。易卜生不仅是挪威的,更是世界的,其对于民族身份的认同给予当今世界以丰富的启示。
袁艺林
关键词:北欧神话易卜生诗歌民族身份互文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