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艺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上釉
  • 2篇陶瓷
  • 2篇面粗糙度
  • 2篇烤瓷
  • 2篇表面粗糙度
  • 2篇粗糙度
  • 1篇牙本质
  • 1篇牙本质粘接
  • 1篇牙科
  • 1篇牙科陶瓷
  • 1篇粘接
  • 1篇粘接剂
  • 1篇射线
  • 1篇树脂粘接
  • 1篇树脂粘接剂
  • 1篇抛光
  • 1篇全瓷
  • 1篇剪切强度
  • 1篇放射线

机构

  • 3篇中山大学

作者

  • 3篇覃峰
  • 3篇袁艺
  • 2篇阳佳兴
  • 2篇蓝巧瑛
  • 1篇李丽娟
  • 1篇潘颖菁

传媒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放疗对全瓷-牙本质粘接剪切强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放射线对于全瓷-牙本质粘接剪切强度的影响。方法 36颗人离体磨牙以垂直于牙长轴方向分为近远中两部分获得72个样本,热压铸造法制作72个直径4mm,高1.5mm的圆柱形IPSe.max试件。样本按是否给予放射线随机分为放射后粘接组、粘接后放射组和空白对照组3个实验组,放射剂量为60Gy。每个组再分为2个亚组(n=12),分别用Rely X Unicem(3MESPE)、Panavia F(Kuraray)进行全瓷-牙本质粘接。对所有样本进行剪切测试,用SPSS16.0软件对结果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并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粘接失败界面破坏模式。结果放射后粘接组的剪切强度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粘接后放射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同时发现PanaviaF的粘接效果优于Rely X Unicem(P<0.05),且破坏界面多发生在牙本质与树脂粘接剂之间。结论对放疗后的牙体缺损进行全瓷修复时,放射线可能对全瓷-牙本质粘接有不利影响。
袁艺李丽娟潘颖菁覃峰
关键词:放射线牙本质树脂粘接剂剪切强度
表面粗糙度对烤瓷上釉效果的影响
2011年
目的 观察上釉前陶瓷不同的表面粗糙度对其上釉后最终表面光洁度的影响.方法 将5组(n=12)烤瓷试件在注水条件下用碳化硅砂纸分别逐级打磨至220^#、320^#、600^#、800^#和1200^#,常规上釉.上釉前、后分别测量表面粗糙度Ra,扫描电子显微镜定性分析表面形貌.结果 1200^#砂纸打磨后上釉获得的表面最光滑(Ra=0.19μm),220^#砂纸打磨后上釉的试件表面最粗糙(Ra=0.55μm),各组陶瓷上釉前后的表面粗糙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 与粗糙度仪测试结果 一致.结论 上釉前应对烤瓷表面进行细磨、抛光,以便在上釉后获得尽量光滑的表面.
蓝巧瑛阳佳兴袁艺覃峰
关键词:陶瓷粗糙度上釉
不同抛光及上釉方法对牙科陶瓷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用多个参数评价不同表面粗糙度及上釉方法对陶瓷上釉后表面光洁度的影响,为临床修复体的制作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方法制作盘状烤瓷试件100个,随机分为5组(A、B、C、D、E组),每组各20个,在注水条件下分别用碳化硅砂纸逐级打磨至220#、320#、600#、800#和1200#,各组再随机分为2亚组,每亚组10个,分别进行釉瓷上釉和自身上釉。上釉前、后分别测量表面粗糙度参数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轮廓的最大高度(Rz)、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RSm)以及粗糙度的最大峰值(Rp),并用扫描电镜定性分析表面形貌。结果打磨至220#的陶瓷上釉后表面Ra最大[釉瓷上釉为(0.532±0.109)μm、自身上釉(0.552±0.123)μm],打磨至1200#的陶瓷上釉后表面Ra最小[釉瓷上釉为(0.201±0.050)μm、自身上釉(0.126±0.016)μm],两种上釉方法都能获得光滑的上釉表面。结论上釉前的抛光处理以及不同上釉方法对上釉效果产生显著影响。
蓝巧瑛阳佳兴袁艺覃峰
关键词:烤瓷抛光上釉表面粗糙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