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钧
-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鲜羊膜移植术治疗角膜溃疡的临床探讨被引量:13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新鲜羊膜移植术治疗角膜溃疡的可行性、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角膜溃疡16眼,其中细菌性角膜溃疡6眼,病毒性角膜溃疡3眼,复发性蚕蚀性角膜溃疡2眼,大泡性角膜病变2眼,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3眼。手术方法有:单层羊膜移植6眼,多层羊膜移植7眼,羊膜移植联合带活性角膜缘的板层角膜移植3眼。术后随访6-19月。结果 术后均未见新鲜羊膜移植片急性排斥反应,16眼中14眼治愈。术后3-15天,炎症控制,疼痛消失。术后3-5周角膜溃疡愈合,12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1眼复发,1眼早期羊膜溶解。结论 新鲜羊膜移植是治疗角膜溃疡的有效方法。
- 罗小玲黄菊天朱格非葛钧徐锦堂
- 关键词:新鲜羊膜羊膜移植术角膜溃疡板层角膜移植术
- 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及角膜皮样瘤被引量:1
- 2000年
- 为观察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及角膜皮样瘤的疗效,我们对17例(17只眼)翼状胬肉患者及5例(5只眼)角膜皮样瘤患者进行了板层角膜移植。术后随访1~4年。翼状胬肉组和角膜皮样瘤组植片透明率分别为82.4%及100%。翼状胬肉组排斥反应发生率为17.6%,角膜皮样瘤组无一例发生排斥反应。所有病例角膜中央厚度手术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病例术后角膜散光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病例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翼状胬肉组术后复发率为11.8%。结果表明板层角膜移植可使角膜完整、植片透明、减少散光、提高视力并降低术后翼状胬肉的复发率,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李平李平葛钧黄菊天刘志远葛钧朱格非彭伟
- 关键词:翼状胬肉角膜皮样瘤板层角膜移植
- 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异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用角膜内皮细胞显微镜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角膜内皮细胞摄相观察,以探讨其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异情况。方法选择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28例(30只眼),用角膜内皮显微镜对其术前及术后3~6月角膜内皮的细胞密度、平均细胞面积、细胞大小变异系数及细胞形态进行检查。结果术前和术后3~6月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2334.61±322.42)个/mm2和(2045.23±376.82)个/mm2,细胞丧失率为12.11%;平均细胞面积分别为(340.29±127.22)um2和(390.12±213.44)um2;变异系数分别为42.55%和53.21%;六角形细胞比率分别为(54.32±12.53)%和(45.51±13.93)%。上述结果,统计学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减少,细胞丧失率增大,平均细胞面积及细胞大小变异系数增大,标准的六角形细胞比率变小,说明白内障手术对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损伤性;但患者术后角膜透明,并获得良好视力,因此,手术仍是糖尿病性白内障失明患者复明的重要手段。
- 李平李平肖琼黄菊天刘志远罗小玲葛钧朱格非刘志远
- 关键词:糖尿病性白内障角膜内皮细胞
- 儿童白内障三种术式后发障形成的临床探讨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探讨预防儿童后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方式。方法 48例(57眼)儿童白内障,其中先天性白内障41眼,外伤性白内障16眼,年龄3~14岁。57眼随机分为3组,每组都行小切口、前囊连续环形撕囊,白内障吸出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Ⅰ组行后囊抛光,保留完整后囊;Ⅱ组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Ⅲ组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术后随访3~18月,平均12月,观察并记录各组后发性白内障发生情况及其它并发症。结果 后发障≥3级者发生率Ⅰ组为42%,Ⅱ组为21%,Ⅲ组为0。各组均无玻璃体疝、视网膜脱离或囊样黄斑水肿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矫正视力≥0.5者40眼(70%),0.1~0.4者11眼(19%)。结论 白内障吸出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可有效地预防儿童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 朱格非黄菊天徐锦堂葛钧罗小玲
- 关键词:白内障手术方式儿童后发性白内障后囊环形撕囊玻璃体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