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倩
- 作品数:26 被引量:130H指数:6
- 供职机构:邢台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结合凝血功能指标分析邢台地区健康人群血栓弹力图参数参考范围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结合凝血功能指标分析邢台地区健康人群血栓弹力图(TEG)参数的参考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0月于邢台市人民医院进行体检并接受TEG检查的1260例健康受试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的凝血四项、TEG参数、TEG参数参考范围,同时比较本研究获得的TEG参数参考范围与厂家的TEG参数参考范围,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TEG参数与凝血四项的相关性。结果男性和女性凝血四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研究获得的TEG参数中,凝血反应时间、血凝块形成时间、凝固角、最大振幅稍高于厂家参考范围,凝血综合指数稍低于厂家参考范围。男性平均凝血反应时间、血凝块形成时间长于女性,平均凝固角、最大振幅、凝血综合指数小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凝血反应时间、血凝块形成时间参考范围稍高于女性,凝固角、最大振幅、凝血综合指数参考范围稍低于女性。凝血反应时间与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呈正相关(r=0.543,P<0.05);血凝块形成时间与纤维蛋白原呈负相关(r=-0.516,P<0.05);凝固角与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r=0.485,P<0.05);最大振幅与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r=0.213、0.556,P<0.05);凝血综合指数与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r=0.516,P<0.05)。结论本研究获得的TEG参数提示女性凝血功能稍强于男性,邢台地区健康人群的TEG参数参考范围与厂家提供的参考范围存在一定差异,TEG参数与凝血四项具有一定相关性,可结合凝血四项和TEG评估机体凝血状态。
- 单彪卞良王佩显胡小倩左江华雷秋香
- 关键词:凝血功能血栓弹力图
- 正五聚蛋白3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的关系及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研究被引量:15
- 2022年
-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中正五聚蛋白3(PTX3)、人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表达水平变化,分析其在CHF诊断、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和心血管事件发生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入邢台市第三医院心内科诊疗的75例CHF患者作为慢性心衰组,另选取同期7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PTX3、H-FABP、CK-MB、NT-ProBNP的水平;分析PTX3、H-FABP、CKMB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关系;ROC曲线分析单独诊断与联合诊断的价值。跟踪随访3个月,根据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将患者进行分组,分析PTX3、H-FABP、CK-MB水平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吸烟、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症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心衰组的PTX3、H-FABP、CK-MB水平明显升高,且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升高,慢性心衰组患者的PTX3、H-FABP、CK-MB、NTProBNP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CHF患者血清PTX3水平与H-FABP、CK-MB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61、0.632,均P<0.05);H-FABP的阳性预测值高于PTX3、CK-MB(P<0.05);H-FABP的Youden指数高于PTX3、CK-MB;H-FABP、H-FABP与CK-MB的阴性预测值相似,但低于联合检测;PTX3、H-FABP、CK-MB与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呈负相关。PTX3、H-FABP、CK-MB单独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751、0.793、0.821,低于联合诊断的0.942,且诊断的敏感性高于单独检测组(P<0.05)。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慢性心衰患者组的血清PTX3、H-FABP、CK-MB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HF患者血清PTX3、H-FABP、CK-MB水平明显升高,通过监测血液中的PTX3、H-FABP、CK-MB数值的变化,可及时反映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 曹明善王春娣胡小倩李致文黄红革
- 关键词:肌酸激酶同工酶
- 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DNT细胞检测在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 胡小倩周国芹王素霞曹明善雷秋香等
- 课题选取医院收治的肿瘤患者,把同类病种患者数达到10人以上的进行分组,患者数低于10例的病种不进行统计,总共260例(良性160例,恶性100例),分为5组:肺肿瘤组(良性35例,恶性24例)、乳腺肿瘤组(良性32例,恶...
- 关键词:
- 关键词:肿瘤诊断肿瘤标志物
- 早期连续血液滤过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评价早期连续应用血液滤过技术治疗重症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患者随机分为血液滤过组32例和基础治疗组31例,血液滤过组在基础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24 h连续血液滤过治疗技术,分析2组治疗前、治疗后72 h炎症指标变化[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IL-6、IL-10]、血流动力学变化(心率、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APACHE Ⅱ评分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72 h炎症指标除IL-10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PCT、CRP、IL-6)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比较血液滤过组PCT、CRP、IL-6的降低程度远高于基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变化(心率、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其中氧合指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滤过组明显优于基础治疗组;2组APACHEⅡ评分组内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血液滤过组评分明显低于基础治疗组(P<0.05)。结论早期采用连续性血液滤过的疗法治疗人群重症脓毒症,能更有效清除炎症因子,改善机体的氧合功能,维持机体血流动力学稳定。
- 董云马骏付素珍陈瑞平李晓君胡小倩
- 关键词:脓毒症临床疗效
- 血清PTX3、CK-MB水平对慢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容量负荷的评估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对慢性失代偿心力衰竭(CDHF)患者容量负荷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于邢台市中心医院就诊的300例CDHF患者,根据患者容量平衡水平将其分为容量负荷过载组(n=182)和非容量负荷过载组(n=118)。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TX3、CK-MB水平对CDHF患者容量负荷的评估价值,利用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疾病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DHF患者容量负荷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验证。结果容量负荷过载组患者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反应蛋白(CRP)、尿酸(U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高于非容量负荷过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容量负荷过载组患者的PTX3、CK-MB、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CVP水平高于非容量负荷过载组,清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低于非容量负荷过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显示,PTX3、CK-MB预测CDHF患者容量负荷过载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5、0.718,灵敏度分别为86.2%、83.7%,特异度分别为65.4%、68.6%,预测准确性较高;两项联合预测的AUC为0.817、灵敏度为92.5%、特异度为70.6%,预测准确性高于PTX3(Z=3.812,P<0.05)和CK-MB(Z=3.365,P<0.05)。PTX3、CK-MB、清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PCWP、中心静脉压(CVP)均为CDHF患者的容量负荷状态的影响因素(均P<0.05),据此建立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在临床治疗上有着高准确性和强适用性。结论血清PTX3、CK-MB水平为CDHF患者发生容量过载的影响因素,联合清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PCWP、CVP等指标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CDHF的容量负荷状态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曹明善王春娣胡小倩孟令慧武瑜丰刘欢杨华
- 关键词:心力衰竭
- RNAi沉默TREM-1对白假丝酵母感染脓毒症大鼠多器官损害的机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研究RNA干扰(RNAi)沉默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对白假丝酵母感染脓毒症大鼠多器官损害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0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选取10只分为正常组,其余30只建立白假丝酵母感染导致的脓毒症模型,成功27只,分为模型组、对照组、TREM-1沉默组,各9只。检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氮(BUN)、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酐(Cr)、髓过氧化物酶(MPO)、二胺氧化酶(DA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pDAP12、核因子-кB (NF-кB)p65、抑制性核转录因子结合蛋白α(IкBα)蛋白表达。结果 TREM-1沉默组ALT、AST、Cr、MPO、MDA、TNF-α、IL-1β、IL-6水平低于模型组和对照组,DAO、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和模型组(P<0.05)。TREM-1沉默组pDAP12、NF-кB p65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和对照组,IкBα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RNAi沉默TREM-1通过阻断TREM-1信号通路,抑制TNF-α、IL-1β、IL-6水平,从而改善白假丝酵母感染脓毒症模型大鼠多器官损伤状况。
- 赵威云胡小倩赵瑞艳曹明善董云
- 关键词: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多器官损害
- 邢台地区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DNT细胞检测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究恶性肿瘤患者DNT细胞分布百分比变化,探索DNT细胞亚群测定对诊断恶性肿瘤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150例恶性肿瘤患者DNT细胞含量百分比,与80例健康对照组对比。结果患者DN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DNT细胞明显升高,提示恶性肿瘤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DNT细胞亚群测定对于肿瘤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都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 王素霞胡小倩曹明善
- 关键词:恶性肿瘤DNT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
- 脓毒症患儿血清FABP3、Presepsin、sTREM-1水平及相关性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3)、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Presepsin)、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及3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脓毒症患儿80例纳入脓毒症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血清FABP3、Presepsin及sTREM-1水平,分别对不同严重程度脓毒症患儿、是否出现休克脓毒症患儿、是否出现心肌损伤脓毒症患儿血清FABP3、Presepsin、sTREM-1水平进行比较。对3项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脓毒症组血清FABP3、Presepsin、sTREM-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脓毒症患儿血清FABP3、Presepsin、sTREM-1水平高于轻度脓毒症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休克脓毒症患儿血清FABP3、Presepsin、sTREM-1水平高于未发生休克脓毒症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心肌损伤脓毒症患儿血清FABP3、Presepsin、sTREM-1水平高于未发生心肌损伤脓毒症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儿血清FABP3水平与Presepsin、sTREM-1水平呈正相关(r=0.358、P<0.001,r=0.362、P<0.001);脓毒症患儿血清Presepsin水平与sTREM-1水平呈正相关(r=0.382,P<0.001)。结论脓毒症患儿血清FABP3、Presepsin、sTREM-1水平异常升高,并且与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是否发生休克、是否发生心肌损伤有关,脓毒症患儿血清FABP3水平与Presepsin、sTREM-1水平呈正相关。
- 夏琳芝胡小倩
- 关键词:脓毒症心肌损伤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和白介素-10在烧伤脓毒血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myeloid cell trigger receptor-1,sTREM-1)及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变化与烧伤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8月邢台市人民医院烧伤科收治的150例烧伤脓毒血症患者为观察组,另将邢台市人民医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50例纳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治疗第1、3、5、7天血清sTREM-1和IL-10水平,根据预后结局分为好转组和恶化组,比较两组血清sTREM-1和IL-10水平,并进行二者与患者预后的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烧伤脓毒血症组患者第1、3、5、7天血清sTREM-1和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恶化组第1、3、5、7天血清sTREM-1和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好转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烧伤脓毒血症患者血清sTREM-1及IL-10总体水平与患者预后均呈正相关(r=0.487,r=0.529)。结论烧伤脓毒血症患者sTREM-1与IL-10水平随病情变化而动态改变,可反映早期烧伤脓毒血症患者病情。sTREM-1与IL-10水平对烧伤脓毒血症患者病情预后有良好的预示作用。
- 赵威云胡小倩
- 关键词: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IL-10烧伤脓毒血症预后
- 肺癌患者外周血DNT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双阴性T淋巴细胞(double-negative Tcell,DN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20例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FC500流式细胞仪检测受检者的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和DNT细胞的表达水平,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癌患者的CD3+、CD4+、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D8+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肺癌患者DNT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DNT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明显改变,提示肺癌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
- 胡小倩王素霞曹明善
- 关键词:肺癌T淋巴细胞亚群流式细胞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