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细胞
  • 9篇静脉
  • 8篇羊膜
  • 8篇羊膜上皮
  • 8篇羊膜上皮细胞
  • 8篇人羊膜
  • 8篇人羊膜上皮细...
  • 8篇上皮
  • 8篇上皮细胞
  • 8篇高压症
  • 7篇肝癌
  • 6篇切除
  • 6篇门静脉
  • 6篇门静脉高压
  • 6篇门静脉高压症
  • 6篇静脉高压
  • 6篇静脉高压症
  • 5篇曲张
  • 5篇门脉
  • 5篇门脉高压

机构

  • 32篇中南大学湘雅...
  • 3篇中南大学
  • 1篇桑植县人民医...
  • 1篇浏阳市人民医...

作者

  • 34篇罗宏武
  • 22篇黄飞舟
  • 19篇刘浔阳
  • 8篇黄湘俊
  • 5篇任树平
  • 3篇卢焕元
  • 3篇石光清
  • 3篇邓刚
  • 3篇刘波
  • 2篇蒋志云
  • 2篇向谷良
  • 2篇寻权
  • 2篇彭茜茜
  • 2篇张瑞
  • 2篇尹欣林
  • 2篇戴中伟
  • 2篇聂晚频
  • 2篇吴君辉
  • 2篇郭肖南
  • 2篇李天明

传媒

  • 5篇医学临床研究
  • 4篇中南大学学报...
  • 3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肝脏外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腔内外联合断流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及其血流动力学变化
目的评价腔内外联合断流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疗效及其对奇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1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内镜结扎组(54例)、断流手术组(30例)及腔内外联合断流组(31例),治疗前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奇静脉血流动力学...
罗宏武黄飞舟刘波刘浔阳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血流动力学内镜结扎断流术
文献传递
腹腔镜下不结扎胆囊管的胆囊大部分切除术28例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不结扎胆囊管的腹腔镜下胆囊大部分切除术(laparoseopic subtotal cholecystectomy,LSTC)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3-2007年本院和湘雅三医院普外科采用LSTC28例的病例资料,术中胆囊残端不结扎,分析术后胆漏发生率、持续时间、量及住院时间、胆道损伤等。【结果】28例行LSTC,男18例、女10例,平均年龄68(38-87)岁,平均手术时间90min,平均住院日5d。其中2例发生一过性胆瘘,分别于术后12d和14d自愈;3例行ERCP下胆管取石术和鼻胆管引流治疗持续性胆瘘。其中1例合并有心肌梗死,1例并发膈下脓肿,无一例死亡。【结论】当胆囊三角分离难度高时,LSTC不失为替代中转开腹手术的一种选择,其胆瘘可预见且易于治疗。
杨克武罗宏武汪长发石进良林森
门静脉高压症出血的自然病程和治疗策略被引量:5
2012年
门静脉高压症是由于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异常而发生的综合征.其病理生理学特点是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尽管肝前性病变(如门静脉血栓)、肝后性病变(如Budd.Chiari综合征、或血吸虫病均能导致门静脉高压症.但肝硬化一直是引起门静脉高压症最常见的病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症最直接且高致死性并发症.各种外科手术的疗效始终不尽人意。近20年来,
黄飞舟徐宏博卢焕元罗宏武聂晚频刘浔阳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静脉曲张出血
肝硬化临床特征与超声内镜引导下门静脉压力梯度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与超声内镜引导下门静脉压力梯度(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portal pressure gradient,EUS-PPG)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3月15日至2023年6月20日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行EUS-PPG测定的14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收集患者测压前的临床资料并分析不同临床特征亚组EUS-PPG的差异,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探索EUS-PPG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具有红色征[(16.62±5.33)mmHg(1 mmHg=0.133 kPa)比(13.44±5.34)mmHg,t=3.616,P<0.001]、胃食管静脉曲张[(15.78±5.30)mmHg比(9.70±4.77)mmHg,t=4.247,P<0.001]、肝性脑病[(20.83±7.52)mmHg比(14.92±5.35)mmHg,t=2.606,P=0.010]、血小板减少[(15.66±5.39)mmHg比(13.29±5.83)mmHg,t=2.136,P=0.034]、低白蛋白血症[(16.13±5.86)mmHg比(14.12±5.03)mmHg,t=2.230,P=0.027]、国际标准化比值升高[(16.25±6.00)mmHg比(14.40±5.11)mmHg,t=2.022,P=0.045]临床特征的患者EUS-PPG显著增加。既往有脾切除+断流术史的患者EUS-PPG显著降低[(13.17±5.88)mmHg比(15.73±5.34)mmHg,t=-2.379,P=0.019];患者EUS-PPG随腹水程度加重逐渐增加[无腹水比少量腹水比中-大量腹水:(13.40±5.48)mmHg比(15.90±5.49)mmHg比(16.69±5.17)mmHg,F=5.188,P=0.007];患者EUS-PPG随Child-Pugh分级升高逐渐增加[A级比B级比C级:(14.07±5.05)mmHg比(15.69±5.74)mmHg比(17.64±5.99)mmHg,F=3.066,P=0.049]。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提示红色征(β=2.44,t=2.732,P=0.007)、胃食管静脉曲张(β=4.45,t=2.990,P=0.003)、腹水(β=1.75,t=2.368,P=0.019)和肝性脑病(β=5.82,t=2.644,P=0.009)是EUS-PPG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EUS-PPG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严重程度相关的临床特征之间存在显著的一致性,EUS-PPG评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具有可行性。
罗蓉昆雷钊卢焕元张瑞孙传政罗宏武罗少彬伍园园蒋志云彭茜茜尹欣林刘浔阳黄飞舟邓刚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超声内镜
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将10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为3组,40例行内镜套扎术(套扎组),35例行开腹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开腹组),30例行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联合组),分析3组术前1d及术后1,3,7d血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变化,比较其住院时间、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奇静脉内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食管静脉曲张复发、再出血率等相关资料。结果:联合组与开腹组术后第1天TBIL,DBI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A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开腹组及套扎组在治疗前后奇静脉血流量及食管静脉曲张复发、再发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断流联合食管静脉套扎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能减少奇静脉血流量等优点,疗效确切。
罗宏武黄湘俊黄飞舟刘浔阳
关键词:门脉高压症腹腔镜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
人羊膜上皮细胞具有向肝细胞样细胞分化的特性被引量:2
2011年
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具有部分胚胎干细胞特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分化为肝细胞。本研究鉴定了hAECs的肝细胞特异性功能基因以及转录因子的表达,并检测了其表面特异性标记,旨在进一步分析hAECs的生物学特性。
罗宏武黄湘俊黄飞舟刘浔阳
关键词:上皮细胞羊膜细胞分化细胞
皮下埋植式药泵经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
2002年
目的探讨皮下埋植式药泵经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经病理证实的不能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分为2组进行治疗.①无水乙醇注射治疗组(ITIE组,17例);②经皮下埋植式药泵经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HAI)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组(联合治疗组,15例).结果 治疗后获二期手术切除率,二组分别为5.8%、20%(P<0.01);治疗后0.5、1、2年生存率ITIE组为58.5%、35.3%、11.7%;联合治疗组为80%、53.3%、26.6%,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HAI+ITIE 联合疗法是治疗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效果优于单纯无水乙醇注射治疗.
罗宏武黄飞舟刘浔阳任树平
关键词:无水乙醇注射原发性肝癌
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急性肝损伤小鼠的定量效果分析
2013年
背景:目前已有较多关于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入动物体内的存活、迁徙及相关特性的初步研究,但其对移植效果的定量分析尚未见报道。目的:对脾内移植传代的人羊膜上皮细胞小鼠血清肝生化功能及人血白蛋白的定量分析。方法:40只裸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0只。肝叶切除+细胞移植2周组、肝叶切除+细胞移植4周组、肝叶切除+盐水组,行半肝叶切除,肝叶切除+细胞移植组自脾下极移植密度为5×106传代的人羊膜上皮细胞约0.2mL,分别于移植后2周和4周采血;肝叶切除+盐水组自脾下极注射生理盐水0.2mL;单纯细胞移植组:不行肝叶切除,自脾下极移植密度为5×106传代的人羊膜上皮细胞约0.2mL。检测其各组肝脾组织学、形态学的改变及各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人血白蛋白的变化和人血白蛋白表达定量分析。结果与结论: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急性肝损伤小鼠4周后肝脾形态未见明显改变,组织学可检测到特异性细胞,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人血白蛋白有明显改善,血清中能检测到人血白蛋白且移植后4周较移植后2周有明显升高。因此,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入肝受损小鼠体内能存活超过4周且仍表达肝细胞样细胞的部分特性及功能,改善小鼠的肝功能,治疗小鼠急性肝损伤。
罗宏武寻权黄湘俊黄飞舟
关键词:干细胞人羊膜上皮细胞脾内移植
腺相关病毒介导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体外转染人羊膜上皮细胞被引量:3
2010年
背景:人羊膜上皮细胞易于获得,采集简单,是细胞移植和组织修复的理想种子细胞,目前国内外尚无关于标记、示踪体外培养的人羊膜上皮细胞的报道。目的:探讨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对体外培养的人羊膜上皮细胞的转染效果。方法:取人羊膜标本,以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羊膜上皮细胞,采用含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相关病毒进行转染,检测其转染效率。结果与结论:人羊膜上皮细胞可成功地在体外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经含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相关病毒颗粒转染后,可稳定高效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转染效率达58%。
罗宏武黄湘俊刘浔阳黄飞舟
关键词:腺相关病毒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人羊膜上皮细胞
DDR1基因在不同复发倾向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及在肝癌临床预后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DDR1基因在不同复发倾向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及在肝癌临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从本院肝癌标本库中选取2008年3月至2012年4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手术患者的肝癌标本23例作为研究材料,以无肝脏疾病的胆囊结石患者肝脏组织10人作为正常对照组。以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以及酶联免疫反应(ELISA)检测肝组织中DDR1的表达情况,根据表达情况分为DDR1阳性组(11例)和阴性组(12例)。同时对术后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根据复发情况分为早期复发组和非早期复发组,最后以不同组别的DDRl表达情况及不同表达情况的肝癌患者的生存率作对比分析。【结果】x2检验结果表明早期复发肝癌组织和非早期复发肝癌组织DDRl阳性率差异显著(x^2=7.013,P〈0.01)即DDR1在早期复发肝癌组织中表达量显著高于非早期复发肝癌组织,且与正常肝组织相比,二者DDR1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t检验结果也表明DDRl蛋白在早期复发肝癌组织较非早期复发肝癌组织的表达量显著增高,两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t=2.786,P〈0.05)。肝癌组织中DDR1基因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和Edmonson分级无关而与患者早期复发倾向有着较为明显的相关性(t=16.186,P〈0.01)。DDR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术后患者的生存率并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与非早期复发肝癌患者组织相比DDR1基因在早期复发的肝癌患者组织中的阳性率及表达量显著增高,因此可以将其表达情况作为判断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的指标之一。
张玉平黄飞舟罗宏武王建初令曾敏
关键词:蛋白酪氨酸激酶类肝肿瘤复发预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