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红琳

作品数:3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闵行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1篇异位症
  • 1篇阴道
  • 1篇阴道假丝酵母...
  • 1篇阴道假丝酵母...
  • 1篇用药
  • 1篇治疗子宫内膜...
  • 1篇释放激素
  • 1篇释放激素激动...
  • 1篇手术联合
  • 1篇剖宫产
  • 1篇剖宫产围手术...
  • 1篇子宫
  • 1篇子宫内膜
  • 1篇子宫内膜异位
  • 1篇子宫内膜异位...
  • 1篇外阴
  • 1篇外阴阴道
  • 1篇外阴阴道假丝...
  • 1篇外阴阴道假丝...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

作者

  • 3篇陈亚萍
  • 3篇王红琳
  • 1篇梅小会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4
201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9月—2010年12月经腹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分为GnRHa组(n=64)和对照组(n=34)。GnRHa组于腹腔镜术后第5天开始肌内注射GnRHa,每次3.75 mg,每28天1次,共3次;进一步将GnRHa组分为醋酸曲普瑞林亚组(单纯用醋酸曲普瑞林,n=33)和反添加亚组(应用醋酸曲普瑞林1个月后同时应用结合雌激素0.3 mg联合安宫黄体酮2.0mg反添加治疗,n=31)。对照组术后不采用任何药物治疗。98例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各组患者的术后治愈率、缓解率、无效或复发率,以及GnRHa组两亚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有效缓解疼痛,防止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醋酸曲普瑞林亚组和反添加亚组的治愈率、缓解率、无效或复发率分别为57.6%、36.3%、6.1%和58.1%、32.2%、9.7%,两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亚组的治愈率(38.2%)、缓解率(17.7%)高于对照组,而无效或复发率(44.1%)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醋酸曲普瑞林亚组不良反应明显多于反添加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联合应用GnRHa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1个月后同时应用反添加疗法,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王红琳陈亚萍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干扰素联合氟康唑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氟康唑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干氟组和氟康组,每组各50例,氟康组给予氟康唑口服治疗,干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炎症状态、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干氟组和氟康组治疗后血清白介素4(IL-4)、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干氟组治疗后血清IL-4、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氟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氟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氟组和氟康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氟康唑治疗可有效改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炎症状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梅小会王红琳陈亚萍
关键词:干扰素氟康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安全性
剖宫产围手术期的抗生素应用对策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行剖宫产的300例产妇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的情况,分析严格规范应用抗生素后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的合理性。根据入院时间及抗生素用药剂量的不同,将300例产妇分为A、B、C 3组,A组(2008年1月—2010年5月):围手术期应用3 d头孢唑啉钠(2.0 g),每日2次;B组(2010年6月—2011年12月):围手术期应用3 d头孢唑啉钠(1.5 g),每日2次;C组(2012年1月—2013年1月):术中单次应用头孢唑啉钠1.5 g;每组各100例。比较3组切口感染率、产褥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超过7 d患者所占比例。结果:A、B、C组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褥病率分别为8%、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超过7 d的患者分别占3%、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单次应用低剂量(1.5 g)头孢唑啉钠并不增加剖宫产围手术期感染的发生率。
王红琳陈亚萍
关键词:剖宫产围手术期抗生素合理用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