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亮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泗洪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在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2022年
- 目的 分析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中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复合静脉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 50例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进入手术室(T0)、麻醉后5 min(T1)、手术30 min(T2)和出手术室(T3)]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与心率(HR)],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6、12、24 h疼痛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及下床活动时间。结果 T0时,两组HR、MA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观察组HR、MA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 h,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泵按压次数(5.21±1.06)次少于对照组的(6.95±2.15)次,下床活动时间(3.26±1.15)h早于对照组的(4.95±1.6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可有效提升麻醉质量,有助于维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改善术后镇痛,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王全亮包楚肖
- 关键词: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静脉麻醉腹股沟疝修补术老年
- 吸入麻醉与全静脉麻醉在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应用比较
- 2014年
- 目的进一步研究吸入麻醉与全静脉麻醉在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应用比较。方法收集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接受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手术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12例静脉组,丙泊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维持麻醉;12例吸入麻醉组,七氟醚+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比较术中病人麻醉平稳情况,术中病人苏醒快慢以及不良反应等症状。结果 T2诱导后,两组患者MAP与心率轻微下降,与T1相比,无差异统计学意义。T6拔管时,两组患者的MAP与心率均提高,与T1相比,有差异统计学意义。手术中,T4置弹簧圈、T5手术结束,静脉组MAP相比于吸入麻醉组显著上升,P<0.05,且与T1诱导前相比差异性显著。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与完全清醒时间相对比,无显著差异性。结论在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中,全静脉麻醉诱导,手术过程中丙泊芬+瑞芬太尼不会引起颅内压升高,且苏醒质量高,能够更有效控制拔管反应,出现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几率小,安全可靠。
- 马宏恩王全亮
- 关键词:吸入麻醉全静脉麻醉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应用于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对抑制插管应激反应和术后鼻腔、咽喉部疼痛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择50例ASA Ⅰ~Ⅱ级拟施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分别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和石蜡油均匀涂于经鼻气管插导管前2/3端,麻醉诱导后行经鼻气管插管.分别记录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即刻、插管后3 min和拔管后3 min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并随访记录是否有术后鼻腔、咽喉痛.结果:Ⅰ组插管即刻、插管后3 min及拔管后3 min SBP、DBP、HR均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Ⅱ组在插管即刻、插管后3 min及拔管后3 min较插管前SBP、DBP、HR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术后鼻腔、咽喉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Ⅱ组(P〈0.05).结论:导管外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以有效抑制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所引起的插管应激反应和术后鼻腔、咽喉痛.
- 王全亮马宏恩
- 关键词: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经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