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丽丽

作品数:67 被引量:234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8篇动脉
  • 27篇动脉炎
  • 26篇大动脉
  • 26篇大动脉炎
  • 19篇类风湿
  • 19篇关节炎
  • 19篇风湿
  • 15篇类风湿关节炎
  • 15篇风湿关节炎
  • 12篇冠状
  • 12篇冠状动脉
  • 10篇细胞
  • 9篇病变
  • 8篇多发性大动脉...
  • 8篇心脏
  • 8篇血清
  • 7篇综合征
  • 7篇白细胞介素
  • 6篇代谢
  • 6篇动脉病变

机构

  • 58篇首都医科大学...
  • 16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北京安贞医院

作者

  • 67篇潘丽丽
  • 24篇王天
  • 20篇廖华
  • 13篇万瑾
  • 13篇慈维苹
  • 12篇杜娟
  • 11篇高娜
  • 11篇郭衍秋
  • 8篇唐雪
  • 6篇李涛涛
  • 5篇王瑞英
  • 4篇杨春
  • 3篇刘文娴
  • 3篇孙晓麟
  • 2篇王绿娅
  • 2篇郭曦
  • 2篇崔丽
  • 2篇岳燕
  • 2篇朱国斌
  • 1篇刘宏轩

传媒

  • 29篇中国医药
  • 7篇新乡医学院学...
  • 6篇心肺血管病杂...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5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10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动脉炎合并脑梗死的影像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大动脉炎(TA)患者脑梗死的特征,并探讨T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1年10月,北京安贞医院128例确诊TA的住院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有无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32例)和无脑梗死组(9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T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 :32例患者(25%)存在脑梗死,其中21例为急性或慢性脑梗死,11例为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TA脑梗死组临床活动度评分(ITAS 2010及ITAS-A)较非脑梗死组高(9 vs.8,10 vs.5, P=0.003,P=0.013)。脑梗死组患者合并高血压(50%vs.25%P=0.009)及高脂血症(56%vs.28%,P=0.004)的比例较无脑梗死组患者高。脑梗死组患者颅内动脉受累的比例较无脑梗死组患者高(62.5%vs.26%,P <0.001),且最常受累的血管是颈内动脉颅内段及大脑中动脉,以重度狭窄或闭死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梗死最常见的部位为额顶叶及基底节区。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脂血症(OR=3.286,95%CI:1.435~7.521, P=0.005)、颅内动脉受累(OR=3.831, 95%CI:1.585~9.262, P=0.003)、大脑中动脉受累(OR=7.517, 95%CI:1.302-43.393, P=0.024)与TA患者脑梗死显著相关。结论 :TA患者脑梗死并不少见,少数为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最常发生的部位是额、顶叶及基底节区。高脂血症、颅内动脉受累及大脑中动脉受累是TA患者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杨萌郭衍秋孙雨蒙胥海洋汪振佳潘丽丽于薇
关键词:大动脉炎脑梗死脑缺血
红细胞沉降率与C反应蛋白升高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升高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RA合并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CRP、糖化血清白蛋白(GA)、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ESR。按照ESR是否升高将62例患者分为2组,比较各指标的差异;按CRP是否升高将62例患者分为2组,比较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ESR升高组患者TC/HDL-C高于ESR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及CRP水平显著高于ESR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升高组患者HbA1c、GA水平高于CRP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水平显著高于CRP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A合并T2DM患者高水平炎症状态可引起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可能导致其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潘丽丽孙晓麟王天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2型糖尿病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
CD_(8)^(+)T细胞在大动脉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大动脉炎是一种慢性大血管炎,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是大动脉炎目前公认的主要发病机制。目前已投入临床使用的多种治疗药物表现出了对大动脉炎疗效的局限性,阐明大动脉炎发病机制对寻找新的药物治疗靶点有重要意义。CD_(8)^(+)T细胞是大动脉炎病理位置的主要浸润细胞之一,在大动脉炎中活化显著增加,能够通过直接损伤血管壁细胞及分泌细胞因子的方式参与大动脉炎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就CD_(8)^(+)T细胞在大动脉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张子玉杜娟李涛涛潘丽丽
关键词:大动脉炎血管炎细胞因子
CD8~+IFN-γ~+T淋巴细胞在多发性大动脉炎免疫紊乱中的作用
研究背景: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K)是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大血管炎。CD4~+T细胞和CD8~+T细胞分泌的多种促炎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干扰素(i...
崔巍潘丽丽蔡伦刘飒王天
关键词:大动脉炎CD8+T细胞干扰素-Γ
文献传递
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脂代谢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疾病活动对血脂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选择活动期RA患者42例(研究组)和非活动期RA患者66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记录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脂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比较2组患者的血脂成分差异,Pearson直线回归分析RA患者血脂代谢指标与hsCRP及ESR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改善病情抗风湿病药物的应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的(P<0.01),总胆固醇(TC)/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三酰甘油(TG)、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ESR、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A患者血清HDL-C与hsCRP水平与ESR呈负相关(r=-0.574,P=0.000;r=-0.585,P=0.000);TC/HDL-C与hs-CRP水平和ESR呈正相关(r=0.425,P=0.001;r=0.382,P=0.020)。结论活动期RA患者血脂代谢紊乱特点以HDL-C降低为主,并与RA疾病活动密切相关,积极控制RA疾病活动,对预防RA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潘丽丽王天王绿娅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活动血脂紊乱
年龄40岁以上患者多发性大动脉炎发病的临床特征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探讨年龄40岁以上多发性大动脉炎(TA)患者发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将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53例TA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40岁,44例)和中年组(>40岁,9例),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rA患者中中年(40岁以上)发病患者占17%,该组患者易出现胸痛、胸闷及发热(均P<0.05).实验室检查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年组不易出现肾动脉、腹主动脉受累及多处血管受累情况(均P<0.05).临床分型中年组较少出现累及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及肾动脉的分型(P=0.05).2组比较高血压、主动脉瓣反流及动脉瘤的发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胸主动脉受累是合并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升主动脉受累是合并主动脉瓣反流及动脉瘤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P<0.05).结论 重视中年发病TA患者的临床特征有助于早期诊断.
万瑾潘丽丽慈维苹郭衍秋唐雪王天
关键词:大动脉炎年龄特征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与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关系。方法采取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测定5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30名正常人的血清IGF-Ⅰ水平。根据心脏多普勒超声各项参数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正常对照组、单纯高血压(EH)组和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EH-LVH)组LVMI、IGF-Ⅰ差别,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血清IGF-Ⅰ与LVMI的相关性。结果EH组血清IGF-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EH-LVH组血清IGF-Ⅰ高于EH组(P<0.05),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IGF-Ⅰ与LVMI存在正相关(r=0.45,P<0.05)。结论循环血IGF-Ⅰ水平与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密切相关,表明其参与了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且可能在高血压病心肌重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潘丽丽王瑞英朱国斌
关键词: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辅助性T细胞9相关细胞因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Th)9相关细胞因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表达的改变及可能机制。方法采集15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和15例RA患者外周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9、IL-4、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分析这些因子在Th9分化中的作用。结果 RA患者血清IL-9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血清TGF-β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A患者血清IL-4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FN-γ水平在5例RA患者外周血中可以检出,其余低于可检出浓度,健康对照组均低于可检出浓度。结论 RA患者外周血Th9细胞的促分化因子降低,抑分化因子升高,导致Th9细胞缺乏分化的微环境,由此推测循环血Th9细胞不参与RA的发病环节。
岳燕潘丽丽崔丽刘壮杨春王天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CD4+T细胞白细胞介素-9
促炎性细胞因子在多发性大动脉炎自身免疫性炎症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促炎性细胞因子在多发性大动脉炎自身免疫性炎症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 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14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多发性大动脉炎组),其中活动期7例,缓解期7例;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0例为对照组2组年龄、性别匹配.采集2组受试者血清样本,采用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检测血清中的细胞因子水平正态分布采用(x±s)表示,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M(P25 ~ 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比较2组白细胞介素6(IL-6)、IL-9、及其他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多发性大动脉炎组血清IL-6和IL-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9.35(8.30 ~ 79.83) ng/L比0.30(0.00 ~ 2.97) ng/L,P=0.000;10.63(7.29 ~12.80)ng/L比(2.97±1.95) ng/L,P=0.001],TNF-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8±3.06)ng/L比(0.45 ±0.12) ng/L,P=0.05].2组其余的细胞因子,包括干扰素γ(IFN-γ)[(1.84±0.74) ng/L比(1.54 ±0.29) ng/L,P =0.55]、IL-4[(0.96 ±0.26) ng/L比(1.28±0.41) ng/L,P=0.25] 、IL-10[(1.25 ±0.85) ng/L比(1.04±0.21) ng/L,P=0.64]和IL-17[(4.85 ±0.89) ng/L比(3.92 ±0.88) ng/L,P=0.2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发性大动脉炎组中患者活动期与缓解期患者血清IL-6和IL-9水平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活动期患者IL-6和IL-9之问无相关性,而缓解期患者血清IL-68和IL-9之间具有统计学上的相关性(r=0.89,P=0.046).回归方程为:Y(IL-6)=2.77X(IL-9) IL-6和IL-9各自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研究院活动性积分之间无相关性;而缓解期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血清IL-6为16.60(3.15 ~ 25.60) ng/L和IL-9水平9.92(7.53 ~16.44) 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和P=0.006).结论 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血清IL-6和IL-9水平升高,推测二
王天潘丽丽唐雪杜娟高娜
关键词:多发性大动脉炎白细胞介素9白细胞介素6
大动脉炎肾动脉受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大动脉炎是一种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受累的慢性自身免疫性大血管炎,累及肾动脉可导致肾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引起严重高血压及心肾功能衰竭。早期识别大动脉炎肾脏受累并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大动脉炎肾动脉受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韦唯潘丽丽廖华
关键词:大动脉炎肾动脉高血压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