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祝萍

作品数:41 被引量:247H指数:8
供职机构:台州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儿童
  • 9篇疗效
  • 8篇患儿
  • 7篇小儿
  • 6篇新生儿
  • 6篇哮喘
  • 5篇蛋白
  • 5篇疗效观察
  • 4篇血清
  • 4篇气道
  • 4篇慢性
  • 4篇川崎
  • 4篇川崎病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病变
  • 3篇婴儿
  • 3篇治疗小儿
  • 3篇头孢
  • 3篇注射
  • 3篇综合征

机构

  • 40篇台州市立医院
  • 1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丽水市中心医...
  • 1篇台州学院
  • 1篇台州学院医学...

作者

  • 41篇汪祝萍
  • 16篇王英姿
  • 9篇程海英
  • 7篇阮桂英
  • 6篇林蕴
  • 5篇阮晓宇
  • 4篇吕欣
  • 4篇卢素琴
  • 4篇陈巧娟
  • 3篇陈美芸
  • 3篇陈瑾
  • 3篇沈春荣
  • 2篇林爱琳
  • 2篇陶宝鸿
  • 2篇张瑾
  • 2篇杨小华
  • 2篇洪燕
  • 1篇陈晋广
  • 1篇刘晟
  • 1篇卢雪红

传媒

  • 9篇浙江临床医学
  • 3篇全科医学临床...
  • 2篇中国抗生素杂...
  • 2篇临床医学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小儿急救医学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邯郸医学高等...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7篇2003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阻断法气道阻力测定在2~5岁咳喘儿童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阻断法气道阻力测定在2-5岁咳喘儿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5例反复喘息患儿、31例单纯咳嗽患儿、18例无呼吸道症状儿童进行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前后的气道阻力测定。结果用药前气道阻力值及用药前后的气道阻力比值,喘息组与咳嗽组、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而咳嗽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用药后三组数据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阻断法气道阻力测定可反应肺功能改变,在学龄前儿童哮喘诊断、疗效评估、随访等方面可作为临床可靠的常规检查手段。
沈春荣汪祝萍王英姿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气道阻力阻断法儿童
甲泼尼龙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 探讨川崎病(KD)患儿初期治疗中应用甲泼尼龙的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0年3月~2005年6月该院收治的74例KD患儿。根据甲泼尼龙的使用与否,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单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1g/(kg·d),连用2d];治疗组(36例)用甲泼尼龙[20~30mg/(kg·d),连用3d]+静脉丙种球蛋白[1g/(kg·d),连用2d]。然后对两组急性炎症控制及冠状动脉病变(CAD)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体温、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血小板(PLT)恢复正常时间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程14~21d时发生CAD例数:治疗组3例(8%),对照组11例(2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3个月,CAD例数:治疗组1例(3%),对照组8例(21%),两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 川崎病患儿初期治疗中应用甲泼尼龙能缩短病程,安全有效降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
程海英汪祝萍王英姿
关键词:川崎病儿童甲泼尼龙冠状动脉病变
儿童哮喘过敏原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陈巧娟汪祝萍
关键词:儿童哮喘年龄
川崎病患儿血浆D-二聚体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川崎病(KD)病程中的动态变化及与KD合并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监测比较KD组和对照组、KD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的D-二聚体、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的指标变化,并比较冠状动脉病变(CAD)与无冠状动脉病变组(NCAD)急性期与恢复期D-二聚体水平变化。结果KD组患儿急性期的D-二聚体、ESR、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63、2.37、1.66,P均<0.05);与KD组恢复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98、23.35、1.98,P均<0.05)。CAD组的KD急性期、恢复期患儿D-二聚体水平高于NCA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08、2.09,P均<0.05)。结论D-二聚体可作为KD诊断及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王英姿汪祝萍林蕴程海英
关键词:川崎病D-二聚体血沉C-反应蛋白冠状动脉病变
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体液免疫功能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体液免疫功能。方法采集37例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包括皮肤黏膜型20例、神经系统损害型17例。以同期22例正常儿童为对照,分别测定血清IgG、IgA、IgM及补体C3、C4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皮肤黏膜型及神经系统受累型两组的血清IgG、IgA水平明显降低(t分别=2.18、2.45、2.58、3.29,P均<0.05),而IgM水平明显升高(t分别=2.44、2.28,P均<0.05),C3、C4水平无明显差异(F分别=1.38、0.48,P均>0.05)。皮肤黏膜型和神经系统受累型的患儿IgG、IgA、Ig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55、1.05、0.34,P均>0.05)。结论 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的体液免疫应答存在异常,但与感染后病情轻重及不同临床转归无明显关系。
陈瑾汪祝萍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体液免疫
川崎病儿童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通过川崎病(KD)患儿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研究川崎病血管损伤的机制,并探讨D-二聚体改变与KD合并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乳胶凝集法(Latex法)检测52例KD患儿、45例健康对照组儿童的血浆D-二聚体。结果KD患儿组血浆D-二聚体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冠状动脉病变(CAD)组血浆D-二聚体明显增高,D-二聚体高于无冠状动脉病变(NCAD)组,与NCAL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二聚体在KD患儿血管损伤发生发展中有着密切关系。D-二聚体的升高反映了川崎病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纤溶异常和血栓形成倾向,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并发症具有很大预测价值。
程海英汪祝萍王英姿
关键词:川崎病D-二聚体冠状动脉病变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低钠血症关系探讨
2003年
汪祝萍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低钠血症电解质紊乱窒息
更昔洛韦加金双歧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婴儿淤胆型肝炎综合征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加金双歧治疗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引起婴儿淤胆型肝炎综合征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00年1月~2007年5月期间通过检测血清CMV-IgM抗体、CMV-DNA及肝功能确诊CMV感染引起的淤胆型肝炎综合征患儿83例,随机分为更昔洛韦加金双歧治疗组、更昔洛韦治疗组、综合治疗组,均常规给予保肝退黄和维生素K1治疗,疗程2周。结果更昔洛韦加金双歧治疗组在降低血清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DB)、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r-GT)和胆汁酸(TBA)及肝脏回缩方面与更昔洛韦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与综合治疗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更昔洛韦加金双歧是目前治疗CMV感染引起婴儿淤胆型肝炎综合征的理想药物,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王英姿汪祝萍程海英
关键词:更昔洛韦金双歧婴儿肝炎综合征
人免疫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40
2017年
急性肺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疾病,重症肺炎是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显示,重症肺炎的婴幼儿体内免疫球蛋白水平呈明显降低趋势[1]。免疫球蛋白制剂是一种被动免疫制剂,含有正常人血中所含的针对多种微生物的抗体,主要用于治疗丙种球蛋白缺乏症、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等[2]。
卢素琴汪祝萍洪燕
关键词:小儿重症肺炎婴幼儿死亡联合免疫缺陷啰音免疫制剂症状体征
全乐宁、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佐治婴幼儿喘息疗效被引量:14
2003年
目的  观察全乐宁、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佐治婴幼儿喘息的疗效。 方法  将 89例喘息性支气管炎婴儿随机分为二组 ,二组均在综合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用全乐宁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 ,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病毒唑、雾化吸入 ,对二组显效率及有效率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全乐宁和普米克令舒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有协同作用 ,缩短病程 ,提高治愈率 。
王英姿汪祝萍阮晓宇
关键词:全乐宁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佐治婴幼儿喘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