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牙周
  • 2篇疗效
  • 2篇口腔
  • 1篇蛋白
  • 1篇性疾病
  • 1篇血府
  • 1篇血府逐瘀
  • 1篇血府逐瘀口服...
  • 1篇血府逐瘀汤
  • 1篇牙松动
  • 1篇牙髓
  • 1篇牙釉质
  • 1篇牙周基础治疗
  • 1篇牙周牙髓
  • 1篇牙周牙髓联合...
  • 1篇牙周炎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釉质
  • 1篇粘膜
  • 1篇粘膜瓣

机构

  • 11篇荆州市第一人...
  • 1篇石首市人民医...
  • 1篇松滋市人民医...

作者

  • 11篇毛杰
  • 3篇李瑰琦
  • 2篇刘美凤
  • 2篇孙莹
  • 2篇章宏毅
  • 2篇马理
  • 2篇张卓
  • 2篇王全法
  • 2篇邓亚丁
  • 2篇周鑫才
  • 2篇张清林
  • 2篇蒋文
  • 1篇姜冬梅
  • 1篇李德珍
  • 1篇张晓琴
  • 1篇李蔚
  • 1篇黎艳芳
  • 1篇佘小伟
  • 1篇田薇
  • 1篇鄢少君

传媒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北京口腔医学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中国处方药

年份

  • 2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舌鳞癌细胞热处理后HSP27的表达变化
2015年
目的观察热疗后舌鳞癌Tscca细胞中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 27,HSP27)的变化及其对凋亡的作用。方法常规培养的Tscca细胞分6组,对照组不加热,其余5组43℃水浴法热处理40 min后分别常规培养2、4、8、12、24 h,应用蛋白组学方法检测HSP27变化。运用空载质粒(pc DNA3)、pc DNA3-HSP27质粒转染Tscca细胞24 h,免疫印迹分析靶细胞中的HSP27表达。43℃水浴处理未转染及转染组细胞0 min、40 min,再培养24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加热后12 h内细胞内HSP27持续升高。HSP27质粒转染细胞中HSP27蛋白表达增强。0 min热处理,未转染组、pc DNA3转染组及HSP27质粒转染组细胞凋亡率无差异;40min热处理,未转染组与pc DNA3转染组凋亡率无差异,HSP27质粒转染组分别与未转染组及空载质粒转染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热处理后舌鳞癌Tscca细胞中HSP27含量升高。HSP27的变化与Tscca细胞凋亡的变化有关。
毛杰李瑰琦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27舌鳞癌细胞热疗
不同正畸黏结剂的黏结效果及对牙釉质的影响对比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正畸黏结剂的黏结效果及对牙釉质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接受正畸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树脂性黏结剂,观察组采用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黏结剂,比较两组黏结剂的黏结强度、牙面残留情况、釉质脱矿情况。结果:两组的黏结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残留黏结剂情况方面观察组0分及1分所占总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6、12个月观察组牙釉质脱矿程度为0级,占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黏结剂具有较好的黏结情况,对牙釉质具有更小的不良影响,综合优势明显。
毛杰
关键词:牙釉质
高温高压灭菌口腔医学模型的实验研究
章宏毅鄢少君邓亚丁张晓琴周鑫才李瑰琦刘美凤马理黎艳芳孙莹蒋文王全法张琼李德珍毛杰张清林姜冬梅张卓
该研究是针对口腔医学模型在制作,传输过程中采用阻断模型环节控制传播感染性疾病,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实验性研究。众所周知,口腔内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有部分感染性疾病患者,口内可能存在致病性微生物,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梅毒、艾滋...
关键词:
关键词:口腔医学
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5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2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牙周基础治疗,于治疗后1、3、6个月,记录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水平(CAL)及出血指数(BI),并与治疗前进行对比,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PD)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变浅(P<0.05),附着水平(CAL)与出血指数(BI)明显降低(P<0.05)。在侵袭性牙周炎实施牙周基础治疗,患者牙龈炎症得到了有效控制,牙周状况获得显著改善,效果确切显著。
毛杰
关键词: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
上颌窦底黏膜下放置传统成骨诱导剂及人工骨粉提升上颌窦底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在上颌窦外提升术中探讨一种快速、高效的上颌窦底垂直高度增加骨的方法。方法:将需行上颌窦外提升的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上颌窦底外提升术中,实验组采用传统的骨诱导剂(地塞米松、β磷酸钠、维生素C)+人工骨粉填充上颌窦底;对照组采用人工骨粉填充上颌窦底,分别在术后即刻、术后1周、1月、2月、3月、6月拍曲面断层X线片,了解骨生长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X线片测量后作两组患者上颌窦增高值的比较。结果:术后所有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影像学检查发现实验组成骨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实验组在3月时基本上即为成熟骨影像资料,对照组在3月时成熟骨基本形成,中间部分有少量低密度影,约占总面积15%,定位影像测量数据显示,实验组术中上颌窦底骨量平均增高11.0333 mm,对照组为10.0444 mm,统计学比较显示有显著差异。结论:采用传统成骨诱导剂+人工骨粉提升上颌窦底的方法,在快速成骨及成骨的有效性方面明显优于单纯的人工骨粉上颌窦底填充法。
章宏毅周鑫才邓亚丁刘美凤毛杰张清林马理田薇张琼李蔚曾松杨承王全法张卓
关键词:上颌窦外提升术
血府逐瘀汤治疗口腔白斑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转移因子胶囊与血府逐瘀口服液联合治疗口腔白斑(OLK)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OLK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8例采用转移因子胶囊与血府逐瘀口服液联合治疗,对照组40例仅采用转移因子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白斑直径大小、数目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4.7%(36/38)显著高于对照组75.0%(3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斑最大直径和数目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白斑最大直径[(1.5±0.7)mm]显著小于对照组(3.2±0.8)mm,白斑数目(0.9±0.3)个也显著低于对照组(2.3±0.6)个,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转移因子胶囊与血府逐瘀口服液联合治疗OLK疗效显著,有效减小白斑面积和减少白斑数目,改善临床症状,且无不良反应。
毛杰
关键词:口腔白斑血府逐瘀口服液转移因子胶囊
Elements全能根管热压注射充填仪的使用、维护和常见故障排除
2013年
0 引言 Sybron Endo公司生产的Elements全能根管热压注射充填仪是该公司最新一代的根管充填系统,具有设计先进合理、温度高低与实践控制精确、可操作性好、安全等特点.与传统牙科热凝仪相比,增加了首个可装载牙胶材料的回填弹匣,使回填注射过程简化,方便了临床操作;配制的操作头System B型枪能使牙胶在瞬时得以加热和冷却,当电能转化为热能时,工作尖仅尖端2~3 mm处发热,使牙胶熔化,当熔化完成后,机器自动停止加热,温度下降至接近体温水平;另一操作头注射枪具有加热牙胶及充填根管的功能.我院口腔科近年来购置了一套Sybron Endo全能根管热压注射充填仪,经临床使用,该设备安全可靠、易于操控、性能良好,完全可以胜任牙髓热试验及根管充填工作.现就该设备的临床使用、清洁、消毒、维护方法做以下介绍.
孙莹毛杰
关键词:根管充填系统热压安全可靠
老年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疗效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4年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首次就诊于本院口腔科的86例(101颗患牙)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结合根管治疗术,1年后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相关影响因素。101颗患牙中,治疗显效51颗,占50.5%,有效35颗,占34.7%,无效15颗,占14.8%,总有效率为85.2%。按照原发疾病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各组间治疗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将性别、年龄、原发疾病类型、病程、复查次数纳入回归方程,结果显示上述指标中仅病程与疾病的治疗效果具有相关性(P<0.05)。采用牙周基础治疗结合根管治疗术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同时注重早期治疗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重要条件。
毛杰
关键词:老年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影响因素
邻位粘膜瓣修复邻近唇红处粘膜缺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邻近唇红的唇粘膜侧良性病变切除后邻位瓣修复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35例邻近唇红的唇粘膜侧良性病变,沿病变边界稍外侧切除,应用邻位粘膜瓣修复缺损,随访观察术后效果.结果:术后1周所有病例邻位粘膜瓣均一期愈合,唇红部外形无移位、畸形,随访3~12个月,病变未见复发,唇部外观无畸形.结论:唇粘膜邻位组织瓣修复邻近唇红的粘膜缺损,可获得满意美观效果.
李瑰琦蒋文佘小伟毛杰彭国栋
关键词:唇红畸形粘膜缺损
儿童舌系带过短病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舌系带过短对儿童的不良影响,矫正术的适当手术时机及采用简便方法进行手术矫正。方法对1027例舌系带过短儿童进行延长矫正术。结果薄膜型602例和粗厚型425例,治疗后薄膜型患儿全部病例均为显效;粗厚型显效411例,微效14例,无效0例。结论舌系带过短影响患儿舌尖部的发育,会影响其语言功能和心理健康。早期简单手术能有效消除舌系带过短对患儿的不良影响。
毛杰
关键词:儿童舌系带过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