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瑰琦
- 作品数:25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高温高压灭菌口腔医学模型的实验研究
- 章宏毅鄢少君邓亚丁张晓琴周鑫才李瑰琦刘美凤马理黎艳芳孙莹蒋文王全法张琼李德珍毛杰张清林姜冬梅张卓
- 该研究是针对口腔医学模型在制作,传输过程中采用阻断模型环节控制传播感染性疾病,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实验性研究。众所周知,口腔内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有部分感染性疾病患者,口内可能存在致病性微生物,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梅毒、艾滋...
- 关键词:
- 关键词:口腔医学
- 口服抗凝剂患者拔牙创缝合止血效果的观察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观察缝合拔牙创对口服抗凝剂患者拔牙后的止血效果。方法选择正在接受口服抗凝剂治疗且需要拔牙的患者43例,术前调整抗凝剂的抗凝强度即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值在2.0~3.0,随机分成两组,23例拔牙后水平褥式缝合两侧牙龈止血(缝合组),20例拔牙后不缝合(未缝合组)。31例未服用抗凝剂患者作为对照组,拔牙后不缝合创口。拔牙后均咬纱球压迫止血30 min。结果缝合组术后出血1例,出血发生率为4.35%(1/23);未缝合组术后出血6例,出血发生率为30.00%(6/20);对照组术后出血2例,出血发生率为6.45%(2/31)。3组患者出血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218,P=0.016);对照组与缝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1,P=0.739);未缝合组与缝合组(χ2=5.165,P=0.023)、对照组(χ2=5.097,P=0.02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接受口服抗凝剂治疗的患者,调整INR值在2.0~3.0,在不停止抗凝治疗情况下,采取缝合拔牙创口措施,可有效避免拔牙后出血。
- 李瑰琦蒋文姜传前田薇李蔚
- 关键词:拔牙术抗凝血治疗
- 上颌第三磨牙牙体形态的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上颌第三磨牙牙体形态,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记录112颗离体上颌第三磨牙的牙尖及牙根数目,并对解剖外形进行测量,然后列表总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上颌第三磨牙牙尖形态以三尖型为主(56.52%),此时牙根形态以融合根为主(72.32%);②上颌第三磨牙平均长度17.23mm,根长明显大于冠长,冠部、颈部及根部的颊舌径均大于近远中径。结论:上颌第三磨牙解剖外形仍遵循一定的规律,但个体差异较大。
- 佘小伟卢爽杨莹李瑰琦
- 关键词:上颌第三磨牙牙体形态牙根
- 口腔科首诊颈侧区无痛性肿块175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总结颈侧区非涎腺、非甲状腺无痛性肿块的临床分布规律及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对2005~2012年6月收治的175例颈侧区无痛性肿块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5例颈侧区无痛肿块,40岁以下各组良性肿块多见,40岁以上各组恶性肿块多见。肿块中肿瘤107例,炎症40例,畸形28例。结论:颈侧区非涎腺、非甲状腺无痛性肿块性质与年龄存在关系,40岁以下良性肿块多见,40岁以上恶性肿块多见。本组病例中,肿瘤多见,肿瘤中恶性肿瘤多见,其中40岁以下患者恶性肿瘤以淋巴瘤占首位,40岁以上患者以转移癌多见。
- 李瑰琦蒋文姜传前何永文
- 关键词:转移癌
- 下颌骨节段性缺损重建修复后并发症及原因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既影响面部美观,又导致功能障碍,即刻修复重建可恢复咬合功能、面部形态。临床上常用钛重建板联合自体游离骨修复下颌骨缺损,或钛重建板单独修复暂时无法即刻植骨的下颌骨缺损病例,但由于各种原囚造成的并发症甚至失败也不少。2004~2011年,笔者运用钛重建板或联合自体骨即刻重建下颌骨42例,其中有8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 蒋文李瑰琦姜传前何永文李逸松黎艳芳
- 关键词: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术后并发症下颌骨缺损面部形态重建板
- 颌下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2例被引量:1
- 2014年
- 颌下腺原发性鳞癌临床上少见,相关报道较少。我们于2008年、2012年各收治1例,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和文献,回顾性分析其特点,报道如下。
- 李瑰琦蒋文佘小伟彭国栋
- 关键词:原发性鳞状细胞癌颌下腺
- 蛋白激酶C-δ在舌鳞癌中的表达及对热杀伤舌鳞癌细胞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探讨PKC-δ在舌鳞癌中的表达特征及对热杀伤舌鳞癌细胞的影响。方法:应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2例舌鳞癌肿瘤上皮细胞中PKC-δ蛋白的表达,以15例正常舌黏膜上皮为对照。每片随机观察5个高倍视野,计算阳性细胞数和上皮细胞总数之比,≥10%为PKC-δ(+)结果,<10%为PKC-δ(-)结果。运用pcDNA3.1(空载质粒)、野生型PKC-δ质粒转染舌鳞癌Tca8113细胞24小时,免疫印迹分析靶细胞中的PKC-δ表达;再43℃水浴热处理转染的靶细胞0min、40min,常规培养24小时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15例对照组黏膜上皮细胞中可见PKC-δ阳性表达的细胞,阳性细胞率皆≥10%,为PKC-δ(+);42例舌鳞癌肿瘤细胞中28例为PKC-δ(-),14例为PKC-δ(+)。经统计学分析正常舌黏膜组织中上皮细胞与舌鳞癌组织中肿瘤细胞PKC-δ(+)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肿瘤细胞中PKC-δ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PKC-δ在转染野生型PKC-δ质粒的Tca8113细胞中表达明显比转染pcDNA3.1的Tca8113细胞中表达增强;经统计学分析未加热(0min)的两种靶细胞凋亡率无差异(P>0.05),热处理40min后两种靶细胞凋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舌鳞癌组织中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PKC-δ存在缺失或低表达,PKC-δ可增加舌鳞癌肿瘤细胞对热诱导凋亡的敏感性。
- 蒋文边莉李瑰琦马丽菊唐睿珠何永文
- 关键词:舌鳞状细胞癌凋亡
- 蛋白激酶C-δ在热诱导舌鳞癌Tca8113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热诱导舌鳞癌Tca8113细胞凋亡过程中蛋白激酶C-δ(PKC-δ)的作用。方法应用PKC-δ活化抑制剂Rottlerin和等体积的Rottlerin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分别预处理Tca8113细胞30 min后,43℃水浴法热诱导Tca8113细胞0、40、80、120 min,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强度变化,酶标仪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Western杂交分析PKC-δ的活化。结果 Rottlerin抑制热诱导的PKC-δ裂解活化;抑制热诱导Tca8113细胞凋亡、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及Caspase-3活性。相同40、80、120 min加热时间,经Rottlerin与未经Rottlerin预处理的Tca8113细胞相比,两者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及Caspase-3活性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活化的PKC-δ可促进热诱导Tca8113细胞凋亡,PKC-δ裂解活化是热诱导Tca8113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 蒋文边莉李瑰琦马丽菊唐睿珠何永文
- 关键词:舌鳞状细胞癌凋亡热疗
- 严重多发伤中颌骨骨折的处理被引量:1
- 2003年
- 蒋文李瑰琦刘高霞
- 关键词:多发伤颌骨骨折
- 27例双侧颈侧区无痛性肿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总结双侧颈侧区非涎腺、非甲状腺肿块病种的临床特征及分布规律,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对27例双侧颈侧区无痛性肿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恶性肿块17例(63%),其中淋巴结转移癌13例,恶性淋巴瘤4例。17例中40岁以上者12例。良性肿块10例(37%),其中淋巴结反应性增生5例,淋巴结结核4例,颈动脉体瘤1例。其中40岁以下者9例。结论:双侧颈侧区非涎腺、非甲状腺无痛性肿块绝大多数为淋巴结源性肿块;恶性肿块多于良性肿块;恶性肿块以40岁以上者多见,良性肿块以40岁以下者多见。
- 蒋文李瑰琦何永文姜传前黎艳芳
- 关键词: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