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逢辰 作品数:13 被引量:15 H指数:2 供职机构: 宁夏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交通运输工程 机械工程 更多>>
FTP5通过抑制Cdk5活性调节胰岛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FTP5通过抑制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dk5)活性调节高糖环境下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胰岛β细胞株(Min6细胞)。①体外抑制实验。将Cdk5活性抑制肽(CIP)和P5蛋白与Cdk5+p25激酶在试管混匀测定酶的活性,分为:p25+Cdk5组、p25+Cdk5+CIP组,p25+Cdk5+P5组。②细胞内试验。应用腺病毒表达空载体(EV),含有p5的重组腺病毒(p5)、和FITC-TAT合成的短肽(FTP5),分别转染细胞并给不同浓度的葡萄糖3 mmol(低糖,LG)和25 mmol(高糖,HG)刺激,分组为LG+EV组、HG+EV组、HG+FTP5组、HG+p5组。用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检测Cdk5和p35等蛋白表达,同位素标记测定Cdk5的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胰岛素的分泌水平。结果 p5与CIP均可抑制Cdk5的活性,且前者的抑制作用更强;①高糖可以诱发p35表达增高,抑制胰岛素分泌;②FTP5和p5均抑制在高糖(25 mmoL)刺激下的Cdk5活性、恢复胰岛素的分泌,FTP5的作用更强(P<0.05)。结论 FTP5可以抑制Cdk5的过度活性,恢复胰岛素分泌,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可能有潜在的广阔前景。 张彬 张霞 毕逢辰 高永才 郑亚莉关键词: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 胰岛素 P5 Cdk5和TGF-β1在糖尿病肾病足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应用糖尿病肾病模型,观察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糖尿病肾病足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分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实验组,应用13周db/db小鼠作为糖尿病肾病小鼠模型;对照组,应用13周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模型。相同条件下喂养小鼠,1周后处死,取小鼠肾脏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测定小鼠足细胞中TGF-β1、Cdk5及肿瘤蛋白-1(WT1)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db/db小鼠)足细胞中Cdk5表达水平(0.30±0.03)较对照组(0.27±0.25)明显升高(P<0.05);TGF-β1表达水平(0.26±0.03)较对照组(0.23±0.02)明显升高(P<0.05);足细胞特异性标志物WT1表达水平实验组(0.23±0.12)较对照组(0.26±0.02)明显降低(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小鼠足细胞中Cdk5和TGF-β1表达增多,可能是导致足细胞数量减少的原因,说明Cdk5、TGF-β1与足细胞凋亡机制密切相关。 毕逢辰 保莉 罗红艳 郑亚莉关键词:足细胞 糖尿病肾病 高糖环境诱导胰岛表达p25引起胰岛细胞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在高糖环境中p25的表达及其对胰岛细胞损伤及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db/db小鼠组(糖尿病组,n=5)和C57/BL小鼠组(正常对照组,n=5),进一步将从C57/BL小鼠胰岛分离的胰岛细胞组分为正常糖浓度糖刺组(5m M)和高浓度糖刺激组(30m M)。研究对象均为雄性小鼠,鼠龄13周,进行胰岛(islets)分离,培养及胰腺组织病理切片。用免疫印迹测定蛋白表达,酶联免疫法测定胰岛素分泌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胰岛细胞凋亡。结果 p25在C57/BL组和C57/BL正常糖浓度刺激组的胰岛细胞均无表达,与之比较,p25在db/db组和C57/BL高糖刺激组的胰岛细胞均有明显的表达(P<0.05);与C57/BL组相比较,cleaved caspase3在db/db组胰岛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C57/BL组和C57/BL正常糖浓度组相比较,胰岛素分泌在db/db组和C57/BL高糖刺激组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高糖环境可刺激胰岛表达p25,引起胰岛细胞凋亡,减少胰岛素分泌。 罗红艳 王岩 刘冉冉 张彬 毕逢辰 张霞 李博 郑亚莉关键词:糖尿病模型 胰岛 胰岛素 Cdk5在肾小球足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及其激活剂p35在肾小球足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分别培养原代小鼠神经细胞、原代小鼠分化成熟的离体足细胞(简称足细胞)以及人胚肾细胞(HEK293细胞),应用免疫印迹、免疫沉淀及同位素标记等方法检测Cdk5、p35的表达及Cdk5的活性;以原代小鼠分化成熟的离体足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ROS组(Cdk5活性抑制组)、Cdk5 siRNA组(Cdk5表达沉默组),观察Cdk5的表达及活性,并应用Cdk5 siRNA、Cdk5化学抑制剂-Roscovitine进行抑制实验。结果离体培养原代小鼠分化成熟的足细胞中均有Cdk5及p35蛋白的表达;Cdk5在足细胞中具有活性;沉默Cdk5表达、应用Cdk5活性抑制剂Roscovitine抑制Cdk5活性后,可引起足细胞特异性标志物WT1的表达减少,说明足细胞受到损伤,数量减少。结论 Cdk5的表达及活性在维持正常足细胞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毕逢辰 张彬 郑亚莉关键词:P35 足细胞 SIRNA nephrin及WT-1在嘌呤霉素大鼠肾病模型足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应用嘌呤霉素氨基核苷(PAN)模型,研究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和肿瘤蛋白-1(WT-1)在足细胞中的表达及在肾小球硬化进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单次尾静脉注射嘌呤霉素氨基核苷制作PAN模型,在4、14及20周处死大鼠,取其肾脏,切片,nephrin及WT-1免疫组化染色,半定量分析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免疫组化染色nephrin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呈较为均匀的黄褐色粗颗粒样的线状分布,4周时与对照组比较PAN组nephrin略有分布不均,部分区域染色减弱或消失(均值为10.23±1.256和8.23±0.88,P<0.05),14周时在有节段性硬化的区域nephrin无表达(均值为7.58±0.71和10.23±1.26,P<0.05),而在20周时硬化的区域基本无表达(均值为7.88±0.92和6.08±1.34,P>0.05),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减少。4周时WT-1在足细胞核表达,呈深棕黄色粗大颗粒,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均值为10.14±2.02和10.11±1.56,P>0.05);14周时PAN组WT-1表达较对照组有所减少(均值为9.02±1.73和6.8±1.89,P<0.05);20周时与对照组比较PAN组WT-1明显减少(均值为7.34±1.22和4.43±1.01,P<0.05),足细胞数量随着时间的延长依次递减。结论 Nephrin的表达在肾小球硬化过程中进行性减少,甚至消失;WT-1的表达随着肾小球硬化的进展逐渐减少。Nephrin和WT-1表达的降低均反映足细胞的结构破坏和数量的减少,因此两者表达可反映足细胞损伤和肾小球硬化的关系。 保莉 毕逢辰 郑亚莉关键词:嘌呤霉素氨基核苷 肾小球硬化 NEPHRIN 足细胞 缺氧程度及血清CRP水平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发育中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索缺氧程度及血清CRP水平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神经发育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未行亚低温治疗的HIE患儿作为病例组(n=49),同期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n=35),收集受试新生儿出生6 h内血清检测CRP水平、1 min Apgar评分及30 d Gesell评分。分析CRP水平、Apgar评分与Gesell评分的相关性,ROC曲线评估CRP水平及Apgar评分在HIE新生儿神经发育中的预测价值。结果对比健康新生儿,HIE患儿血清CRP表达水平升高,与Gesell评分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对比健康新生儿,HIE患儿1 min Apgar评分明显降低,与Gesell评分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新生儿出生6 h内CRP水平联合1 min Apgar评分对HIE患儿神经发育具有较高预测价值(AUC=0.91)。结论出生6 h内血清CRP水平及1 min Apgar评分可用于预测新生儿脑缺氧缺血后神经发育情况。 布如飞 毕逢辰 刘鹏 石君 吴玉华 马金海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APGAR评分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表达及作用 目的:探讨TNF-α在2型糖尿病肾病(T2DN)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组:2型糖尿病(DM)患者62例:男女比例37:25,平均年龄(58.93±8.65)岁,根据尿白蛋白定量分为三组:(1)DM无蛋白尿组21例... 毕逢辰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TNF-Α 炎症因子 蛋白尿 微炎症因子TGF-β1、TNF-α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表达及作用 研究目的: 探讨微炎症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在2型糖尿病肾病(D... 毕逢辰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表达及与蛋白尿之间的关系 毕逢辰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 Cdk5活性抑制肽CIP对糖尿病治疗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周期性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的活性抑制肽(CIP)在糖尿病中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in6小鼠胰岛细胞(以下简称胰岛细胞),应用基因克隆CIP质粒,转入腺病毒,转染细胞。根据是否导入CIP基因分为空载体组(EV组)和CIP转染组。应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5 mmoL/l和25 mmol/L)刺激胰岛细胞,分为EV+5 mM组、EV+25 mM组、CIP+5 mM组、CIP+25 mM组。用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检测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同位素标记测定酶的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胰岛素的分泌水平。体内试验,正常小鼠、糖尿病小鼠组、CIP+糖尿病小鼠组,喂养14周时腹腔内注射EV和CIP病毒,检测各组小鼠体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及各种分子病理实验。结果在同样浓度的高糖刺激Min6细胞下,Cdk5的活性在CIP组较EV组明显受到抑制(P<0.01);高糖(HG)+EV组较低糖(LG)+EV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增加(P<0.01),而转染了CIP基因细胞的凋亡相关蛋白较HG+EV细胞明显下降(P<0.01);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和分泌在EV组高糖刺激6 h的细胞较2 h的细胞明显降低,而转染CIP的细胞较EV细胞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和分泌均明显升高(P<0.01);体内试验结果显示,体重、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在db/db组与db/db+CI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蛋白在db/db+CIP组较db/db组明显降低;胰岛素基因的表达db/db+CIP组较db/db组明显增高。结论 CIP可以降低Min6细胞由于高糖导致的Cdk5的过度活性,抑制胰岛细胞的凋亡,恢复胰岛素的分泌,这可能是CIP在糖尿病中起到保护性作用的机制之一。 陆晓华 王慧 郑亚莉 张彬 保莉 毕逢辰 曹丽 李博关键词:胰岛素 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