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晓慧

作品数:49 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基因
  • 12篇共济失调
  • 10篇突变
  • 10篇表型
  • 9篇遗传性
  • 9篇小脑
  • 7篇神经病
  • 7篇小脑共济失调
  • 7篇基因突变
  • 7篇家系
  • 6篇染色
  • 6篇染色体
  • 6篇周围神经
  • 6篇临床表型
  • 6篇脊髓小脑共济...
  • 5篇蛋白
  • 5篇多系统萎缩
  • 5篇突变分析
  • 5篇周围神经病
  • 5篇腓骨

机构

  • 39篇中日友好医院
  • 10篇卫生部
  • 5篇北京大学第三...
  • 4篇清华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作者

  • 49篇段晓慧
  • 27篇顾卫红
  • 22篇王国相
  • 20篇王康
  • 19篇郝莹
  • 18篇汪仁斌
  • 11篇董明睿
  • 11篇焦劲松
  • 9篇杨斯柳
  • 9篇张瑾
  • 8篇金淼
  • 8篇刘尊敬
  • 7篇王丽
  • 7篇孙少杰
  • 6篇彭丹涛
  • 6篇陈园园
  • 6篇金淼
  • 5篇严莉
  • 4篇孙青
  • 3篇洪闻

传媒

  • 13篇中华神经科杂...
  • 6篇中日友好医院...
  • 4篇中国现代神经...
  • 3篇中国神经免疫...
  • 3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 1篇2005年北...
  • 1篇2008年北...
  • 1篇中华医学峰会...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OEMS综合征三例临床特征、神经电生理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POEMS综合征又称Takatsuki综合征、Crow-Fukase综合征和骨硬化性骨髓瘤,是一种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polyneuropathy)、脏器肿大(organomegaly)、内分泌病变(endocrinopathy)、
孙青盛望汪仁斌董明睿段晓慧严莉罗杰张麟伟张伟赫李珺焦劲松刘尊敬
关键词:POEMS综合征神经电生理CROW-FUKASE综合征病理分析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
腓骨肌萎缩症1型和2型的临床与基因学研究现状被引量:3
2009年
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 marie tooth disease,CMT)是一组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单基因遗传病,具有高度的临床变异性和遗传异质性。CMT患病率约为1/2500,遗传方式可为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眭和X连锁遗传。由于运动和感觉神经元均受累,多年前被归属于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hereditary motor and sensory neuropathy,HMSN)。自1991年发现由17号染色体短臂11.2区(17p11.2)1.5Mb的正向串联重复突变导致CMT1A.
段晓慧顾卫红王国相
关键词:腓骨肌萎缩症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基因学常染色体显性单基因遗传病
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估量表与多系统萎缩病程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多系统萎缩(MSA)患者的临床评估量表与病程的相关性。方法总结122例符合Gilman诊断标准的多系统萎缩病例的临床资料,采用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估量表(Unified Multiple System Atrophy...
顾卫红王国相杨斯柳王康段晓慧
急性轴索型格林-巴利综合征--附三例报告
格林-巴利综合征,即GBS,是一组由免疫因素介导的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其病理改变为周围神经脱髓鞘,部分合并有轴索变性,少数是以轴索变性为主.急性轴索型GBS比较少见,通常病情较经典GBS严重,临床表现及CSF变化与GB...
段晓慧金淼汪仁斌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电生理学
晚发型甲基丙二酸尿症cblC型家系快速诊断、治疗与随诊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总结晚发型甲基丙二酸尿症cblC型两家系4例患儿临床表型、治疗原则及预后,探讨其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与结果采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快速诊断晚发型甲基丙二酸尿症cblC型两家系。家系1姊妹存在MMACHC基因外显子4 c.482G>A(p.Arg161Gln)和c.615C>A(p.Tyr205X)复合杂合突变,分别来自其父母。先证者主要表现为智力减退、下肢痉挛性运动障碍伴癫发作;其妹则呈现以轴索损害为主的四肢周围神经病变和视神经萎缩,而智力减退症状相对较轻。家系2兄妹存在MMACHC基因外显子4 c.440441del(p.Gly147fs)和c.482G>A(p.Arg161Gln)复合杂合突变,分别来自其父母。先证者表现为智力减退、精神行为异常和双下肢无力伴锥体束征,呈髓鞘和轴索混合性损害的周围神经病变;其妹症状相似但发病年龄较早。采用维生素B12、叶酸、左卡尼汀等药物联合治疗6个月患儿智力水平明显提高、癫发作得以控制,但均遗留不同程度双下肢运动障碍。结论晚发型甲基丙二酸尿症cblC型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广泛累及大脑皮质、锥体束、锥体外系、周围神经等,目标区域捕获联合第二代测序技术可以快速明确诊断,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段晓慧郝莹顾卫红张瑾汪仁斌
关键词:甲基丙二酸系谱
中国人群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的致病基因分布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中国汉族人群遗传性周围神经病(hereditary peripheral neuropathy,HPN)致病基因的分布特点,探讨HPN与相关疾病的潜在发病机制和治疗前景。方法:收集2007年1月到2022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诊治的HPN先证者666个,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确定PMP22重复和缺失突变后,用二代测序基因包或全外显子组测序,Sanger法进行一代验证,分析比较结果。结果: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CMT)在HPN中所占比例最高,为74.3%(495/666),其中69.1%(342/495)的患者获得基因确诊。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为PMP22重复、MFN2和GJB1突变,占CMT总体确诊患者的71.3%(244/342)。遗传性运动神经病(hereditary motor neuropathy,HMN)所占比例为16.1%(107/666),43%(46/107)为基因确诊,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为HSPB1、t-RNA合成酶相关基因(aminoacyl-tRNA synthetases)和SORD突变,占HMN总体确诊患者的50%(23/46)。HMN的部分基因可以合并多种临床表型,如HSPB1、GARS、IGHMBP2可同时引起HMN和CMT,HMN叠加综合征的患者与肌萎缩侧索硬化(KIF5A、FIG4、DCTN1、SETX、VRK1)、遗传性痉挛性截瘫(KIF5A、ZFYVE26、BSCL2)和脊肌萎缩症(MORC2、IGHMBP2、DNAJB2)有共同的致病基因。遗传性感觉自主神经病(hereditary sensory and autosomal neuropathy,HSAN)在HPN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为2.6%(17/666),最常见的致病基因为SPTLC1突变。引起遗传性淀粉样周围神经病的基因主要是TTR,本研究中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位点是p.A117S和p.V50M,表现为晚发和比较突出的自主神经受累。结论:CMT和HMN是最常见的HPN,HMN与CMT2的致病基因有很多交叉,部分HMN致病基因与肌萎缩侧索硬化、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和脊肌萎缩症有重叠,提示不同疾病之间可能存在潜在的共同致病通路。
刘小璇段晓慧张朔孙阿萍张英爽樊东升
关键词:基因
甲硝唑致感觉性周围神经病
2016年
1例60岁男性患者因牙痛及肛门虫爬感自行服用甲硝唑,每日3~5片(0.6~1.0 g),连续服用1个月。停用甲硝唑后双脚趾逐渐出现麻木感,10余天后因眩晕、恶心呕吐连续10 d静脉滴注奥硝唑(0.5 g/d)、头孢呋辛钠(2.25 g/d)和长春西汀(20 mg/d),用药5 d时麻木感上升至腰部。停用奥硝唑后2个月内麻木感逐渐下降至双膝水平。出现麻木感10个月后肌电图检查提示双下肢和右上肢感觉神经轴索损害,下肢重于上肢。腓肠神经活体组织检查显示神经束内有髓神经纤维密度重度降低,薄髓纤维增多,可见轴索肿胀变性的髓球样结构和神经再生形成的再生簇结构,提示轴索病变。辅助检查排除了代谢性、免疫相关性、炎症相关性周围神经病,考虑为甲硝唑所致感觉性周围神经病,给予营养神经治疗。1年后随访,患者自觉下肢麻木感稍减轻。
贾树红崔蕾董明睿段晓慧汪仁斌焦劲松彭丹涛
关键词:甲硝唑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周围髓鞘蛋白22基因重复突变致夏科-马里-图斯病1A亚型的临床和神经电生理特征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周围髓鞘蛋白22(PMP22)基因重复突变阳性的夏科-马里-图斯病(CMT)lA亚型患者临床和神经电生理改变特点。方法总结21例PMP22基因重复突变阳性的CMTlA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神经电生理特征。结果 21例患者中,10例临床特征符合四肢远端萎缩无力的典型CMTl型表现,另外11例呈不典型性,如仅有头晕、合并听力障碍、上肢姿势性震颤、反复发作性肢体无力、伴有小脑性共济失调及癫疒间等。10例患者肌电图出现纤颤电位和(或)正锐波,15例患者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延长。神经传导存在广泛异常,所有患者被检的运动或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减慢或消失。结论 PMP22重复突变阳性的CMTlA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异质性,其电生理特点为肌电图呈神经源性损害,感觉神经病变重于运动神经,下肢受累程度重于上肢,神经电生理检查对CMT1A的诊断很重要。
汪仁斌严莉段晓慧毛坤孙少杰董明睿焦劲松王国相
关键词:夏科-马里-图斯病肌电图神经传导
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估量表与病程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研究多系统萎缩(MSA)患者的临床评估量表与病程的相关性。方法总结122例符合Gilman诊断标准的多系统萎缩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估量表(UMSARS)进行评估,并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方法进行量表评分与病程的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结果122例多系统萎缩患者男女比例为1.7:1,病程(2.8±1.6)年;其中50例(41%)符合“可能的”MSA诊断标准,72例(59%)符合“很可能的”MSA诊断标准;MSA—P型35例占29%,MSA.C型73例占60%,MSA-P+C叠加型5例占4%,MSA-A型9例占7%。统计学分析显示UMSARS总分、UMSARS-Ⅰ和UMSARS-Ⅱ评分均与病程呈正相关关系,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368、0.266和0.392,均P〈0.01;校正的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360、0.257和0.385,均P〈0.01。结论MSA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分型中应包括MSA—P+C叠加型。UMSARS评分可较好地反映MSA的病程进展,对于研究MSA的临床特征和病程具有重要意义。
顾卫红王国相杨斯柳王康段晓慧
关键词:多系统萎缩疾病严重程度指数量表病程进展
桥本脑病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特点及诊治分析(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桥本脑病(Hashimoto’s encephalopathy,HE)的发病机制、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HE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该患者表现为卒中样发作,伴快速进展的认知功能障碍和癫痫;血清抗甲状腺抗体显著增高,头颅MRI可见双颞叶内侧、海马及左基底节区、放射冠多发斑片状长T1、长T2以及FLAIR高信号,白质为主,增强扫描无强化效应。MRS提示病灶区Cho峰略升高,NAA峰稍降低,Lac峰和Lip峰升高。脑组织病理结果示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存在类空泡样及髓鞘崩解改变。经糖皮质激素冲击及口服维持治疗,症状及影像学明显好转。结论 HE是一种伴有抗甲状腺抗体水平增高、临床表现多样、激素治疗有效的脑病综合征,影像学可见皮质或皮质下异常病灶,病理学无特异性改变。
段晓慧张伟赫洪闻刘尊敬焦劲松
关键词:桥本脑病抗甲状腺抗体影像学病理学糖皮质激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