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晓慧

作品数:49 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基因
  • 12篇共济失调
  • 11篇表型
  • 9篇遗传性
  • 9篇突变
  • 9篇小脑
  • 7篇神经病
  • 7篇小脑共济失调
  • 7篇家系
  • 6篇周围神经
  • 6篇临床表型
  • 6篇基因突变
  • 6篇脊髓小脑共济...
  • 5篇蛋白
  • 5篇多系统萎缩
  • 5篇突变分析
  • 5篇周围神经病
  • 5篇腓骨
  • 5篇腓骨肌
  • 5篇腓骨肌萎缩

机构

  • 39篇中日友好医院
  • 10篇卫生部
  • 5篇北京大学第三...
  • 4篇清华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作者

  • 49篇段晓慧
  • 27篇顾卫红
  • 22篇王国相
  • 20篇王康
  • 19篇郝莹
  • 18篇汪仁斌
  • 11篇董明睿
  • 11篇焦劲松
  • 9篇杨斯柳
  • 9篇张瑾
  • 8篇金淼
  • 8篇刘尊敬
  • 7篇王丽
  • 7篇孙少杰
  • 6篇彭丹涛
  • 6篇陈园园
  • 6篇金淼
  • 5篇严莉
  • 4篇孙青
  • 3篇洪闻

传媒

  • 13篇中华神经科杂...
  • 6篇中日友好医院...
  • 4篇中国现代神经...
  • 3篇中国神经免疫...
  • 3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 1篇2005年北...
  • 1篇2008年北...
  • 1篇中华医学峰会...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OEMS综合征三例临床特征、神经电生理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POEMS综合征又称Takatsuki综合征、Crow-Fukase综合征和骨硬化性骨髓瘤,是一种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polyneuropathy)、脏器肿大(organomegaly)、内分泌病变(endocrinopathy)、
孙青盛望汪仁斌董明睿段晓慧严莉罗杰张麟伟张伟赫李珺焦劲松刘尊敬
关键词:POEMS综合征神经电生理CROW-FUKASE综合征病理分析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
腓骨肌萎缩症1型和2型的临床与基因学研究现状被引量:3
2009年
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 marie tooth disease,CMT)是一组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单基因遗传病,具有高度的临床变异性和遗传异质性。CMT患病率约为1/2500,遗传方式可为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眭和X连锁遗传。由于运动和感觉神经元均受累,多年前被归属于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hereditary motor and sensory neuropathy,HMSN)。自1991年发现由17号染色体短臂11.2区(17p11.2)1.5Mb的正向串联重复突变导致CMT1A.
段晓慧顾卫红王国相
关键词:腓骨肌萎缩症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基因学常染色体显性单基因遗传病
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估量表与多系统萎缩病程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多系统萎缩(MSA)患者的临床评估量表与病程的相关性。方法总结122例符合Gilman诊断标准的多系统萎缩病例的临床资料,采用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估量表(Unified Multiple System Atrophy...
顾卫红王国相杨斯柳王康段晓慧
文献传递
周围髓鞘蛋白22基因重复突变致夏科-马里-图斯病1A亚型的临床和神经电生理特征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周围髓鞘蛋白22(PMP22)基因重复突变阳性的夏科-马里-图斯病(CMT)lA亚型患者临床和神经电生理改变特点。方法总结21例PMP22基因重复突变阳性的CMTlA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神经电生理特征。结果 21例患者中,10例临床特征符合四肢远端萎缩无力的典型CMTl型表现,另外11例呈不典型性,如仅有头晕、合并听力障碍、上肢姿势性震颤、反复发作性肢体无力、伴有小脑性共济失调及癫疒间等。10例患者肌电图出现纤颤电位和(或)正锐波,15例患者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延长。神经传导存在广泛异常,所有患者被检的运动或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减慢或消失。结论 PMP22重复突变阳性的CMTlA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异质性,其电生理特点为肌电图呈神经源性损害,感觉神经病变重于运动神经,下肢受累程度重于上肢,神经电生理检查对CMT1A的诊断很重要。
汪仁斌严莉段晓慧毛坤孙少杰董明睿焦劲松王国相
关键词:夏科-马里-图斯病肌电图神经传导
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估量表与病程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研究多系统萎缩(MSA)患者的临床评估量表与病程的相关性。方法总结122例符合Gilman诊断标准的多系统萎缩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估量表(UMSARS)进行评估,并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方法进行量表评分与病程的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结果122例多系统萎缩患者男女比例为1.7:1,病程(2.8±1.6)年;其中50例(41%)符合“可能的”MSA诊断标准,72例(59%)符合“很可能的”MSA诊断标准;MSA—P型35例占29%,MSA.C型73例占60%,MSA-P+C叠加型5例占4%,MSA-A型9例占7%。统计学分析显示UMSARS总分、UMSARS-Ⅰ和UMSARS-Ⅱ评分均与病程呈正相关关系,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368、0.266和0.392,均P〈0.01;校正的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360、0.257和0.385,均P〈0.01。结论MSA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分型中应包括MSA—P+C叠加型。UMSARS评分可较好地反映MSA的病程进展,对于研究MSA的临床特征和病程具有重要意义。
顾卫红王国相杨斯柳王康段晓慧
关键词:多系统萎缩疾病严重程度指数量表病程进展
桥本脑病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特点及诊治分析(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桥本脑病(Hashimoto’s encephalopathy,HE)的发病机制、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HE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该患者表现为卒中样发作,伴快速进展的认知功能障碍和癫痫;血清抗甲状腺抗体显著增高,头颅MRI可见双颞叶内侧、海马及左基底节区、放射冠多发斑片状长T1、长T2以及FLAIR高信号,白质为主,增强扫描无强化效应。MRS提示病灶区Cho峰略升高,NAA峰稍降低,Lac峰和Lip峰升高。脑组织病理结果示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存在类空泡样及髓鞘崩解改变。经糖皮质激素冲击及口服维持治疗,症状及影像学明显好转。结论 HE是一种伴有抗甲状腺抗体水平增高、临床表现多样、激素治疗有效的脑病综合征,影像学可见皮质或皮质下异常病灶,病理学无特异性改变。
段晓慧张伟赫洪闻刘尊敬焦劲松
关键词:桥本脑病抗甲状腺抗体影像学病理学糖皮质激素
朊蛋白基因突变致格斯特曼综合征家系临床表型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3例以共济失调起病的格斯特曼综合征(GSS)家系患者的临床表型、影像学特征和致病基因突变。方法采用二代测序外显子捕获方法对2014年以来中日友好医院运动障碍与神经遗传病研究中心收集的137个已排除脊髓小脑共济失调1、2、3、6、7、8、12、17和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致病基因重复扩展突变的拟诊共济失调家系先证者进行检测,对于阳性病例进行Sanger测序和家系共分离验证,分析先证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结果基因检测发现3个GSS家系先证者携带朊蛋白基因(PRNP)杂合错义突变c.305C>T(p.P102L),均为成年起病。3例先证者临床均表现为行走不稳、构音障碍,同时家系1先证者还表现为帕金森病样症状,家系2先证者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头颅磁共振成像显示家系2、3先证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小脑萎缩,家系1先证者还表现为苍白球对称高信号。结论GSS作为朊蛋白病的一种罕见亚型,临床可表现为共济失调,易被误诊漏诊。对于临床表现为共济失调的家系患者,在基因检测时需要关注GSS致病基因突变,及时诊断,有助于对家系成员开展遗传咨询和出生缺陷干预。
郝莹段晓慧顾卫红张瑾
关键词:朊蛋白病共济失调
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估量表与多系统萎缩病程的相关性分析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种散发进行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欧洲多系统萎缩研究组(European MSA Study Group,EMSA—SG)于2004年建立了统一多系统...
顾卫红王国相杨斯柳王康段晓慧
关键词:多系统萎缩临床表型病程进展评估量表
文献传递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17型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脊髓小脑共济失调17型(spinocerebellar ataxia 17,SCA17)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的特点。方法对708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SCA家系的先证者和另外119例临床拟诊SCA的散发患者进行常规基因检测,按照患病率不同依次筛选:SCA3、SCA1、SCA2、SCA6、SCA7、SCA8、SCA12、SCA17、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致病基因三核苷酸重复动态突变分析。其中SCA17致病基因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TATA结合蛋白(TBP)基因CAG重复序列,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对出现2个电泳条带的样品应用毛细管电泳片段分析方法进行TBP基因CAG重复次数检测,并对其临床表型、神经影像学特征以及表型与基因型相关性进行细致分析。结果通过上述检测及分析,发现5例患者具有TBP基因CAG重复扩展突变。片段分析显示CAG重复次数分别为37/50、36/45、38/52、38/53、36/54次,长片段重复次数已达到异常范围。5例患者的临床表型各异,以共济失调、记忆力减退为主要症状。结论在827例共济失调病例中仅发现5例SCA17,说明该病在中国人群中较为罕见;通过对5例患者的临床表型进行分析,初步认为国人SCA17存在临床变异。
张瑾郝莹顾卫红陈园园王国相王康金淼段晓慧
关键词:脊髓小脑共济失调三核苷酸重复突变
中枢神经系统及皮肤B型淋巴瘤一例
2007年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3岁,主因“四肢进行性无力萎缩1年,头痛、大小便障碍1个月”于2005年5月25日入院。患者于2004年4月发现左小腿后部胀闷不适,走路拖地。5月出现左肩酸胀不适。7月逐渐出现左上肢无力伴肌肉萎缩。10月左下肢走路不稳加重,呈跛行。2005年2月,患者出现四肢大关节游走性疼痛,程度剧烈,间断发作,无关节红肿。右下肢也出现无力,但可坚持行走。
段晓慧王康张永庆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左上肢无力关节游走性疼痛皮肤大小便障碍肌肉萎缩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