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学成
  • 2篇化学成分
  • 1篇电喷雾
  • 1篇电喷雾质谱
  • 1篇氧化硫
  • 1篇药材
  • 1篇增塑
  • 1篇增塑剂
  • 1篇质谱
  • 1篇三萜
  • 1篇试纸
  • 1篇塑料
  • 1篇中药
  • 1篇中药材
  • 1篇酯类
  • 1篇酯类增塑剂
  • 1篇乌头
  • 1篇乌头碱
  • 1篇邻苯二甲酸酯...
  • 1篇氯仿

机构

  • 4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中国科学院成...

作者

  • 4篇万丽
  • 4篇杨茗
  • 2篇廖晴
  • 2篇吉琅
  • 2篇吴恋
  • 2篇王明奎
  • 2篇吕维
  • 1篇李甫
  • 1篇陈斌
  • 1篇范成杰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中药与临床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快速测定方法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建立一种适用于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快速测定的方法。方法:根据活泼金属单质锌在稀盐酸中能还原亚硫酸或亚硫酸盐生成硫化氢,而硫化氢能使乙酸铅试纸变黑的原理,对3大类,6个品种,18个批次的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进行测定,并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进行验证。结果:各批次中药材的硫化铅斑点清晰,与标准比色卡比对,可确定二氧化硫残留量范围。结论:方法简单易行,测定时间短,且装置简单,适用于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快速定性或半定量测定。
吉琅廖晴吕维吴恋杨茗万丽
关键词:二氧化硫中药材
炒川楝子的化学成分被引量:3
2014年
川楝子为我国传统中草药,生品有毒,炮制后毒性降低.为阐明其炮制解毒机理,采用电喷雾质谱法对川楝子炮制前后乙酸乙酯部位的毒性成分降三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生品中降三萜类成分在炮制过程中几乎完全降解.推断川楝子的炮制解毒机理可能为在炮制过程中高温促使降三萜类化合物发生降解从而降低或消除其肝毒性.首次对炒川楝子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获得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eliasenin B(1)、Clemaphenol A(2)和Balanophonin(3).
杨茗李甫万丽王明奎
关键词:电喷雾质谱化学成分
GC-MS法同时测定塑料类药包材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建立塑料类药包材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色谱柱: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0.32mm×0.25μm)HP-5MS;载气:高纯氦气;离子源温度:230℃;GC-MS辅助加热温度:250℃;四级杆温度:150℃;采用分段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结果:本方法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03~0.050μg.g-1,0.005~0.145μg.g-1。各种增塑剂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65,回收率在86.404%~101.212%之间(RSD均小于5.600%,n=9),重复性(RSD,n=9)小于6.175%,精密度(RSD,n=9)小于6.958%。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药包材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残留检测的GC-MS方法简单、灵敏,定性、定量准确并且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精密度,可满足药包材中多种增塑剂的定性、定量测定要求,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吉琅廖晴吴恋吕维杨茗范成杰万丽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GC-MS
川乌氯仿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研究川乌氯仿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碱性氧化铝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次乌头碱(1)、金色酰胺醇酯(2)、乌头碱(3)、松胞素B2(4)、宋果灵(5)、新乌头碱(6)、多根乌头碱(7)、北乌碱(8)、附子灵(9)。结论化合物2为首次从乌头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为首次从植物界中分离得到。
杨茗万丽陈斌王明奎
关键词:乌头乌头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