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贤 作品数:20 被引量:50 H指数:4 供职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 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培养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脑CT灌注成像在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中的价值 2006年 目的:评价CT灌注成像在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星形细胞瘤患者行常规CT及CT灌注成像,所有病例分为2组:低级别星形细胞瘤15例,高级别星形细胞瘤14例。灌注成像先得到TDC,并合成局部脑血容量(rCBV)图和局部脑血流量(rCBF),计算出感兴趣区的rCBF、相对rCBV(rrCBV)、相对rCBF(rrCBF)和局部血管表面通透性(rP)。比较两组间的CT灌注参数,如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别各参数对区分低级、高级星形细胞瘤的效果。结果:低、高级星形细胞瘤的rCBF分别为46.95±22.92 ml.min-1.100g-1,95.44±42.58 ml.min-1.100g-1;rrCBF分别为2.19±0.98,4.65±1.73;rrCBV分别为3.53±2.39,8.32±5.75;rP(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0.09,0.12),(0.30,0.39)。CT灌注参数诊断低、高级星形细胞瘤的效果:rCBFr、rCBFr、rCBVr、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8、0.900、0.786、0.940。结论:rrCBVr、rCBF和rP均能可靠地评价星形细胞瘤的术前病理级别;在满足计算公式的前提条件下,rCBF绝对值和其它相对灌注参数一样,能可靠地评价星形细胞瘤的术前病理级别。 吴庆德 胡春洪 杨振贤 徐正昌 高亚枫 滕金宝关键词:星形细胞瘤 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仿真内镜技术在喉部的应用 被引量:1 2006年 高亚枫 杨振贤 奚曰泉 藤金宝关键词:多平面重建 仿真内窥镜 喉肿瘤 CT灌注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CT脑灌注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临床诊断TIA的病人行CT灌注成像,在常规轴面CT扫描后根据临床症状选取4个相邻的兴趣层面,团注对比剂4s后开始持续50s的连续动态扫描,重建的200幅动态图像使用脑灌注软件包进行处理,获得灌注图像。测量脑内感兴趣区的到达峰值时间、血流量和血容量,对这些图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TIA患者中有8例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表现为达峰时间延迟和/或血流量下降;另外7例未发现灌注异常区。15例患者患侧与对侧的平均达峰时间分别为(12.01±3.53)s和(10.31±2.68)s,经配对t检验:t=3.68,P<0.01,两者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两侧平均血容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脑灌注成像能够为TIA患者提供有价值的脑血流动力学信息,显示灌注异常的范围。 胡春洪 吴庆德 杨振贤 沈海林 傅引弟 董万利 刘禄清 滕金宝 高亚枫 徐正昌 丁乙关键词:血液动力学 注射流率对脑CT灌注成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比较不同注射流率下脑CT灌注成像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确定1个既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操作上又相对安全的对比剂注射流率。方法24名健康志愿者按对比剂注射流率(4.5、6.0、7.5 m l/s)分为3组,肘前静脉团注对比剂4 s后行CT灌注扫描,利用灌注分析软件进行处理,生成大脑前动脉和上矢状窦的时间-密度曲线(TDC),计算脑灰、白质的血流量(rCBF1、rCBF2)。比较3组间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输出静脉起始增强与输入动脉增强达到峰值的时间差(tV0-tAP)、rCBF1、rCBF2,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间的tV0-tAP分别为-3.5 s、-1.5 s、0.2 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5,P<0.0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7.5 m l/s组的tAP较tV0提前约0.2 s;3组间的rCBF1、rCBF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5 m l/s组rCBF1、rCBF2分别为(52.8±3.1)m l.m in-1.100 g-1、(21.9±2.4)m l.m in-1.100 g-1。结论使用7.5 m l/s的注射流率能够满足最大斜率模型的前提条件,得到的脑血流量与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成像(SPECT)非常接近。 吴庆德 胡春洪 姚翠云 吴建英 沈雪英 高亚枫 滕金宝 徐正昌 邢建明 杨振贤 丁乙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造影剂 64层螺旋CT成像技术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重建技术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0-65岁,全部经过64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重建处理。其中乳腺癌6例,乳 杨振贤 李平文献传递 大鼠活体脑1.5T^1H-MRS技术 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大鼠活体脑 1.5T1H MRS方法及技术参数 ,并评价其图像质量。方法 :对 2 5只正常雄性SD大鼠进行单体素1H MRS采用自制的提高信噪比器具 ,眼线圈 ,选用PRESS序列 ,以大脑胼胝体为中心设定感兴趣区 ,体素用 6mm× 6mm× 6mm与 6mm× 10mm× 6mm两种 ,比较NAA、Cho、Cr的信噪比及图像质量。 5例大鼠在处死 6 0min后作MRS ,观测各谱峰的变化。结果 :MRS谱图上 ,脑主要代谢产物NAA、Cho、Cr等谱锋清晰 ,基线较平。体素 6mm× 6mm× 6mm时主要化合物波谱信噪比显著高于体素 6mm× 10mm× 6mm(P <0 .0 0 1) ,图像质量更好。 5例大鼠处死后 6 0minMRS ,于 1.35ppm处见特征性Lac倒置双峰 ,NAA、Cho、Cr下降不明显。结论 :1.5TMR可进行大鼠活体MRS检查 ,有望用于脑弥漫性病变的实验研究。 杨振贤 胡春洪 陈剑华 生晶 丁乙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及伪影分析 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无创性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常见伪影的分类、成因及应对方法。方法对150例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进行分析,评价图像质量并对伪影进行分类。结果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与患者心率、呼吸运动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等因素呈负相关,常见伪影可分为层状伪影、阶梯状伪影、模糊伪影等。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评估率较高,但由于患者自身或扫描的原因会出现影响图像诊断的伪影,对这些伪影的成因及特点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成功率及避免假阳性的诊断。 张卫国 郭亮 付引弟 胡春洪 杨振贤 高亚枫 滕金宝 徐正昌 顾云斌关键词:伪影 体层摄影术 血管造影 正常中耳结构的螺旋CT扫描技术探讨 被引量:1 2003年 张文 杨振贤 诸伟关键词:中耳疾病 听小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二例 被引量:2 2010年 梁硕 吴琛 杨振贤 胡春洪关键词:肿瘤综合征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 视网膜血管瘤 VHL综合征 HIPPEL 三维主动脉增强磁共振造影技术(附32例报告)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 contrast enhancemen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CEMRA)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2例动脉瘤病例中男性23例,女性9例。最大年龄为82岁,最小年龄为32岁,平均年龄64岁。所有病例均进行3DCEMRA检查。增强对比剂为钆-喷替酸萄甲胺(Gd-DTPA)。增强扫描前先行横断位FSE序列T1WI和/或T2WI。CEMRA扫描后行横断位FSET1WI。观察指标包括动脉瘤的起始位置、真假性、范围(长度和最宽直径)、有无血栓、动脉瘤周围结构有无异常等。结果:①动脉瘤的位置:32例动脉瘤中,8例为胸主动脉瘤,22例腹主动脉瘤,1例髂血管动脉瘤,1例肠系膜上动脉瘤;②动脉瘤的真假性:25例呈真性,7例呈假性;③动脉瘤的范围:长度范围为25~162mm,平均长度为80.4mm;宽度范围为32~101mm,平均宽度为54.8mm;④伴有血栓情况:12例动脉瘤内可见附壁血栓形成;⑤动脉瘤累及分支情况:1例累及右侧颈总动脉,7例压迫左肾动脉,9例向髂动脉延伸或累及;⑥动脉瘤周围情况:2例动脉瘤可见周围组织炎症表现。结论:3DCEMRA是一种对评价胸腹部大血管动脉瘤的有效微创伤技术。 杨振贤 谢道海 郭亮 陈剑华 郭茂风 傅引弟关键词:主动脉瘤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