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剑锋

作品数:10 被引量:43H指数:5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3篇椎间孔
  • 3篇细胞
  • 2篇蛋白
  • 2篇多裂肌
  • 2篇腰椎
  • 2篇抑制蛋白
  • 2篇融合术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乳腺癌转移
  • 2篇入路
  • 2篇椎间融合
  • 2篇椎间融合术
  • 2篇椎体
  • 2篇腺癌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2篇股骨
  • 2篇癌转移

机构

  • 10篇惠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0篇杨剑锋
  • 9篇孙春汉
  • 5篇钟浩博
  • 5篇马晋
  • 4篇赖伟强
  • 4篇陈楚群
  • 2篇刘伟乐
  • 2篇廖海雄
  • 2篇郑少伟
  • 2篇孙江森
  • 1篇蔡宏华
  • 1篇郑剑平
  • 1篇王斌
  • 1篇缪海雄

传媒

  • 1篇中医正骨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 1篇求医问药(下...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种内固定治疗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比较空心钉、动力髋螺钉及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通过CT扫描获取Sawbone人工股骨的数据,利用Mimics15.0软件、3Matic7.0软件及3D打印机制作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Pauwels角=70°)截骨模具及3种内固定(空心钉、动力髋螺钉及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的固定导向模具。利用制作的股骨颈骨折截骨模具将18根Sawbone股骨均制成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模型,并将其分为3组,每组6根。空心钉组、动力髋螺钉组和锁定钢板组均借助制作的内固定导向模具,分别以3枚直径7.3 mm空心钉、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进行固定。将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模型固定于夹具上,应用生物力学材料测试机进行静态加压测试和循环载荷测试。结果:(1)静态加压测试结果。测试过程中,空心钉组先发生成角位移再出现垂直位移;动力髋螺钉组及锁定钢板组先出现一定程度的垂直位移,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成角位移,其中动力髋螺钉组同时发生了股骨头旋转。3组的固定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9.00±44.00)N·mm^(-1),(540.00±102.00)N·mm^(-1),(441.00±116.00)N·mm^(-1),F=7.165,P=0.026]。动力髋螺钉组和锁定钢板组的固定刚度均大于空心钉组(P=0.010,P=0.050);动力髋螺钉组和锁定钢板组的固定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9)。3组的失效载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0.56)k N,(5.77±0.56)k N,(4.69±0.91)k N,F=21.597,P=0.002]。动力髋螺钉组和锁定钢板组的失效载荷均大于空心钉组(P=0.001,P=0.004);动力髋螺钉组和锁定钢板组的失效载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8)。(2)循环载荷测试结果。测试过程中,空心钉组1根股骨出现退钉现象。3组的股骨头轴向位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4±0.50)mm,(2.63±0.41)mm,(2.61±0.43)mm,F=14.734,P=0.005]。动力髋螺钉组和锁定钢板组的股骨头轴向位移均�
王斌钟浩博杨剑锋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生物力学
微创经肌间隙入路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下腰椎退变性疾病的评价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报道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下腰椎退变性疾患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对27例患者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下腰椎退变性疾病。其中男性12例,女性15例,年龄58.2岁(46~74岁)。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7例,椎间盘开窗摘除术后复发3例,退变性腰椎不稳17例。结果切口长度4.2 cm(4.0~4.5 cm),手术时间90 min(70~160 min),术中出血量130 ml(90~2500 ml)。随访8~20个月,无严重并发症,27例均获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腿痛评分从术前平均(7.4±1.1)分降至(2.4±1.3)分,VAS腰痛评分从术前平均(6.7±1.3)分降至(1.8±1.5)分。临床疗效评定:优22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2.6%。结论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具有创伤小、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在合理选择适应证的情况下是一种理想的下腰椎融合方法。
钟浩博孙春汉马晋刘伟乐陈楚群赖伟强杨剑锋
关键词: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微创多裂肌
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手术失败原因分析
2016年
目的:研究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手术的失败原因。方法:对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运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及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选取96例患者,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患肢功能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96例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均都痊愈出院,但有16例患者内固定手术失败,其中有11例患者因为螺钉松动造成手术失败、3例患者因为发生断钉、2例患者因为股骨头切割。在11例因螺钉松动造成手术失败的患者中,有10例患者由于螺钉松动使得骨折愈合时间延迟,髋关节屈伸也存在一定影响,造成无法进行负重以及下床活动,且术后1年后,有3例死亡,剩余7例则缺乏自主生活能力;断钉及股骨头切割的5例患者,由于长期处于疼痛下,最终进行了人工假肢置换术。以Merled’Aubigne-Postel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为基础进行疗效评定,33例为优、36例为良、14例为中、14例为差。结论 :患者自身骨质较差时造成内固定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此外,骨折复位不满意、骨折粉碎程度较为严重以及内固定安装不合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遭横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手术失败。
杨剑锋孙春汉廖海雄马晋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骨折内固定手术失败原因
不同固定方式对C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长度维持以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方式对C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长度维持以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外固定架固定术,观察组实施掌侧锁定钢板固定内固定术,比较2组桡骨改善优良率,采用Cooney腕关节评分法比较2组腕关节功能,同时测量其桡骨远端长度维持程度,并观察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1.89%,高于对照组72.97%(P〈0.05);观察组桡骨远端长度丧失0.92±0.58mm,低于对照组3.10±0.14mm,观察组Conney评分90.04±1.25分,高于对照组78.36±1.13分(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5.40%、8.11%,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掌侧锁定钢板固定内固定术对C型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效果较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好,能明显维持桡骨长度,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杨剑锋孙春汉廖海雄马晋
关键词:腕关节功能
BRMS1通过下调NF-κB核转位抑制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分泌IL-1β
2015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蛋白1(BRMS1)对人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分泌IL-1β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分别取4例RA患者膝关节滑膜组织及1例正常人(normal)膝关节滑膜组织,采用组织贴壁法分离FLS。用慢病毒法过表达BRMS1蛋白。Western blot检测BRMS1蛋白及核蛋白NF-κB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基中IL-1β水平,免疫荧光检测NF-κB核转位。结果 RA组FLS的BRMS1蛋白表达较N组明显下调,但NF-κB核转位明显增加、IL-1β分泌明显增加。RA组FLS过表达BRMS1后,FLS核蛋白中NF-κB表达明显减少、IL-1β分泌下降。LPS诱导的NF-κB核转位和IL-1β表达增加被过表达BRMS1明显抑制。结论 BRMS1可以抑制NF-κB核转位,从而减少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分泌IL-1β。
钟浩博孙春汉马晋郑少伟陈楚群赖伟强杨剑锋孙江森
关键词:成纤维样滑膜细胞IL-1Β
椎间孔镜技术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局部麻醉下行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对照组全身麻醉下行次全切开椎板减压+内固定融合手术。分别在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评价患者腰、腿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6个月,使用腰椎Macnab评定标准对腰椎功能进行评分,比较腰椎Macnab评定优良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腰、腿VAS的差异。结果: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腰椎Macnab评定优良率为93.3%,对照组优良率为75.0%,研究组腰椎Macnab评定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比较对照组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切口长度和术后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6个月,两组腰部、腿部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腰部、腿部VAS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效果好,患者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使用。
郑剑平孙春汉蔡宏华杨剑锋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侧隐窝狭窄全身麻醉
经多裂肌入路行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的临床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采用经多裂肌间隙入路行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下腰椎退变性疾患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对27例患者经多裂肌入路行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椎弓根钉棒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结果切口长度4.0~4.5cm;手术时间70~160min;术中出血量90-2500mll。随访8~20个月,无椎弓根钉断裂、松动、拔出、cage移位等严重并发症发生;26例获骨性融合,2例可疑融合。结论经多裂肌间隙入路行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低、疗效确切等优点,在合理选择适应证的情况下是一种理想的下腰椎融合方法。
钟浩博周铭艺孙春汉缪海雄马晋刘伟乐陈楚群赖伟强杨剑锋
关键词: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腰椎脊柱融合术多裂肌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7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对两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及骨水泥注射量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Cobb角及椎体压缩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ODI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上述指标与术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骨水泥渗漏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均未对周围神经产生压迫症状。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基本一致,但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及骨水泥注入量方面高于经皮椎体成形术。
杨剑锋孙春汉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作用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作用。方法清洁级3 d内新生Wistar大鼠3只,取颅骨剪碎成骨片,胰蛋白酶消化后培养成骨细胞,并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茜素红染色、矿化结节染色进行鉴定;MTT法检测高糖成骨细胞增殖情况;钙钴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高糖成骨细胞分化情况。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成骨细胞呈梭形、三角形,胞浆丰富;茜素红染色显示,细胞多层重叠生长,部分区域积累灶状,形成钙结节;矿化结节染色显示,密集的钙化结节,细胞聚集。高糖组细胞增殖情况均低于同期正常对照组和谷胱甘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谷胱甘肽组细胞增殖情况高于同期高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谷胱甘肽组与同期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谷胱甘肽组存在大量染色细胞,胞浆为深蓝色,染色细胞数量明显多于高糖组,而正常对照组与谷胱甘肽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明显促进高糖环境下成骨细胞增殖、分化,预防糖尿病骨质疏松的发生。
杨剑锋孙春汉
关键词:成骨细胞还原型谷胱甘肽骨质疏松糖尿病
乳腺癌转移抑制蛋白1下调PI3K/AKT1通路抑制骨肉瘤细胞转移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蛋白1(BRMS1)在骨肉瘤转移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检测骨肉瘤组织中BRMS1蛋白表达;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8例骨肉瘤组织和8个骨肉瘤细胞系BRMS1 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正常成骨细胞系(HOSB)及人骨肉瘤细胞系(OS187、COL、LM7、SJSA、MG63、HOS、SAOS-2、CCH-D)和BRMS1蛋白和AKT1蛋白磷酸化的水平;侵袭小室(Transwell)法检测过表达BRMS1的HOS细胞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骨肉瘤组织中BRMS1蛋白表达较癌旁正常骨组织明显减少。骨肉瘤细胞OS187、COL、LM7、SJSA、MG63、HOS、SAOS-2和CCH-D BRMS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较正常成骨细胞HOSB明显降低,而AKT1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HOS细胞过表达BRMS1后,HOS细胞转移能力和AKT1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运用AKT1蛋白磷酸化抑制剂LY294002明显抑制HOS细胞转移能力。结论 BRMS1可以抑制骨肉瘤细胞HOS细胞转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KT1蛋白磷酸化有关。
钟浩博孙春汉郑少伟陈楚群赖伟强杨剑锋孙江森
关键词:骨肉瘤肿瘤转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