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楚群
- 作品数:26 被引量:84H指数:5
-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变化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检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维生素D[25(OH)D]水平,并探讨其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儿科诊治的9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健康儿童9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受检者的血清25(OH)D及骨密度水平;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维生素D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维生素D充足两组,比较其骨密度情况。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为(28.05±13.37)ng/m L,骨密度正常率为5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24±16.65)ng/m L和88.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其骨密度正常的比例为43.08%,明显低于维生素D充足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及骨密度降低,且其骨密度降低与维生素D缺乏密切相关。
- 陈楚群赖伟强黄春生赖东怡
-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维生素D骨密度
- BRMS1通过下调NF-κB核转位抑制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分泌IL-1β
- 2015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蛋白1(BRMS1)对人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分泌IL-1β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分别取4例RA患者膝关节滑膜组织及1例正常人(normal)膝关节滑膜组织,采用组织贴壁法分离FLS。用慢病毒法过表达BRMS1蛋白。Western blot检测BRMS1蛋白及核蛋白NF-κB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基中IL-1β水平,免疫荧光检测NF-κB核转位。结果 RA组FLS的BRMS1蛋白表达较N组明显下调,但NF-κB核转位明显增加、IL-1β分泌明显增加。RA组FLS过表达BRMS1后,FLS核蛋白中NF-κB表达明显减少、IL-1β分泌下降。LPS诱导的NF-κB核转位和IL-1β表达增加被过表达BRMS1明显抑制。结论 BRMS1可以抑制NF-κB核转位,从而减少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分泌IL-1β。
- 钟浩博孙春汉马晋郑少伟陈楚群赖伟强杨剑锋孙江森
- 关键词:成纤维样滑膜细胞IL-1Β
- 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后应用鱼降钙素对骨折愈合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后应用鲑鱼降钙素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120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入院时间2013年6月~2016年6月,基于患儿家长的知晓同意下,按随机对照实验法将120例患儿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例数均60例,两组患儿都予以内固定术治疗,在该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术后应用鲑鱼降钙素。以Flynn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定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术后1个月骨痂生长情况和术后3个月后骨折愈合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儿术后1个月骨痂生长评分和骨折愈合优良率明显要高,两组数据之间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后应用鲑鱼降钙素,可促进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便于骨折尽快愈合,所获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 陈楚群赖伟强
- 关键词:内固定手术
- 微创内固定系统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 2013年
- 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接受LISS技术治疗的14例患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平均手术时间1h,平均出血量82ml,没有进行植骨。术后进行随访0.5~1年,发现所有患者的骨折均全部痊愈。X线的痊愈平均时间13.5w,可以完全负重,平均时间12.6w。手术后所有患者没有出现感染、螺钉脱落以及固定无效的情况。采用Johner的评估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价:9例优、4例良、2例可。LISS对于骨膜的保护以及促进骨折患处的血循环有很好效果,加速了骨折部位的痊愈及功能恢复,是十分有效的医治膝关节部位复杂骨折情况的新手段。
- 赖伟强陈楚群
- 关键词: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
-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并脱位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研讨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数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并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外科收治的陈旧性髋臼骨折并脱位的患者20例一期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手术的进行对骨折部位的固定、缺损部位进行植骨、选用钛网等方法来重新构建髋臼。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进行手术,治愈出院回家休养,对其惊醒2~7年的跟踪访视,依据Harris评估标准进行打分,疗效优良率达90.24%,没有发生感染、置换的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数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并脱位的临床效果好、远期康复效果较满意,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能有效的帮助患者进行早期恢复关节功能的锻炼,可有效的促使患者恢复健康。要及早的进行下床活动,以帮助患肢的肌肉及纤维组织不会衰退,要尽量减少关节病残及继发性的骨性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生。因此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数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并脱位的临床效果良好,适宜于广泛临床采用、推广及应用。
- 郑剑平郑雪芳孙春汉赖伟强陈楚群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
- 肱骨近端骨折患儿的外科治疗方案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6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儿,根据手术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组36例,切开复位外固定架组28例,比较两种外科治疗方案对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架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和切口长度少于克氏针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架组术后Neer评分及术后1、2、3个月骨折愈合率均高于克氏针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克氏针组患儿主观满意度为80.6%,低于固定架组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折对于损伤严重、移位严重的患者是较好的治疗方式,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有利于患儿的上肢恢复和早期功能锻炼。
- 陈楚群赖伟强
-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外固定架
- 微创经肌间隙入路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下腰椎退变性疾病的评价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报道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下腰椎退变性疾患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对27例患者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下腰椎退变性疾病。其中男性12例,女性15例,年龄58.2岁(46~74岁)。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7例,椎间盘开窗摘除术后复发3例,退变性腰椎不稳17例。结果切口长度4.2 cm(4.0~4.5 cm),手术时间90 min(70~160 min),术中出血量130 ml(90~2500 ml)。随访8~20个月,无严重并发症,27例均获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腿痛评分从术前平均(7.4±1.1)分降至(2.4±1.3)分,VAS腰痛评分从术前平均(6.7±1.3)分降至(1.8±1.5)分。临床疗效评定:优22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2.6%。结论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具有创伤小、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在合理选择适应证的情况下是一种理想的下腰椎融合方法。
- 钟浩博孙春汉马晋刘伟乐陈楚群赖伟强杨剑锋
- 关键词: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微创多裂肌
- 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其对术后神经损伤和炎性反应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神经损伤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8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42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和伤椎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kine protein-1,MCP-1)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用时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无失访患者,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伤椎Cobb角均显著小于术前(P<0.05),但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研究组患者上述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即刻,两组患者血清MCP-1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GFAP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研究组患者血清MCP-1、GFA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小时及8小时,研究组患者血清MCP-1水平逐渐降低,GFAP水平逐渐升高,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取得良好效果,能够减少手术创伤,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机体功能恢复,且手术操作所致炎性反应较轻,可缓解神经损伤,术后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赖伟强陈楚群殷炜聪孙春汉李胜发郑剑平谢登辉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维生素A、D、E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观察反复呼吸道感染(RTIs)患儿血清维生素A、D、E水平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RTIs复感儿52例作为患儿组,正常体检儿童5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维生素A、D、E水平,同时检测血清钙及血清骨钙素水平,X线检查股骨粗隆处骨密度,并对RTIs患儿血清维生素A、D、E水平与骨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儿组维生素A、D、E,血清钙及骨钙素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检查结果显示,患儿组骨密度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Is患儿维生素A、D、E中单一维生素缺乏或两种及两种以上维生素缺乏与骨密度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RTIs患儿血清维生素A、D、E缺乏与骨密度低呈正相关关系,血清维生素A、D、E降低可能是引起骨密度下降的原因。
- 林志兰陈楚群
- 关键词:儿童维生素骨密度
- 单节段及双节段颈椎融合手术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探讨单节段及双节段颈椎融合手术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8例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颈椎病患者,按照融合方式分为单节段组和双节段组两组,双节段组为18例行双节段融合术患者,单节段组为20例行单节段融合术患者,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随访18个月的颈椎前屈、后伸、左右转动及左右侧弯的活动度,并依据患者的X线片评价融合节段的融合率和有效率。结果:双节段组患者术后颈椎的6个方向的活动度均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5);单节段组患者术后颈椎的前屈、后伸和左右转动的活动度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5),但颈椎的左右侧弯较术前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双节段组患者颈椎6个方向的活动度降低幅度均较单节段组大,并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各项体征指标及颈椎6个方位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融合手术对颈椎病具有较好效果,但手术能够降低患者的颈椎活动度,其中双节段融合术对颈椎活动度的降低幅度比单节段融合术更明显。
- 赖伟强陈楚群何信欢黄启治
- 关键词:颈椎病颈椎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