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慧 作品数:17 被引量:26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文化科学 文学 军事 更多>>
词汇衔接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1年 阅读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技能之一,但目前我国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大多仍采用传统的“自上而下”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完整把握语篇的能力。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而其中的词汇衔接是衔接中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形式,本文给出了几个建议,关于如何将词汇衔接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希望能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启示。 应慧 林洪芳关键词:词汇衔接 大学英语 一语与二语习语加工模型研究探析 2024年 习语作为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本族语者日常言语中的普遍现象,更是衡量二语学习者二语水平的重要标志。然而,由于习语具有隐喻性特点,二语学习者通常难以理解其隐喻含义。因此,探究二语学习者习语加工过程对习语教学至关重要。结合习语加工的非建构观点、建构观点、混合观点,先梳理一语习语加工模型,随后对二语习语加工模型研究进行总结,最后指出目前二语习语加工模型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值得关注的方向,以期为二语习语加工研究及外语教学提供可行的借鉴。 崔馨元 应慧 刘春利关键词:习语 字面义 比喻义 军校研究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研究 军校研究生英语听说教学应重视军事英语听说和军事文化知识的学习,同时加强语音训练,完善培养目标,并以落实形成性评价和突出教员主导地位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培养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的新型军事人才服务。 王芳 应慧关键词:研究生教学 英语听说 概念语法隐喻视角下的科技英语语篇翻译研究 2024年 概念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英语语篇建构强大的语义资源,韩礼德提出的13种类型的概念语法隐喻转换使科技英语语篇高度抽象性、简洁性、技术性和信息高密度性,由此也给阅读和翻译科技英语语篇造成了较大挑战。本文基于对概念语法隐喻的认知,借鉴释意理论的三角模型的核心要义,提出“概念语法隐喻”解压三角模型,并以科技英语语篇的长难句翻译做案例分析,提高科技英语语篇的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 刘春利 应慧关键词:概念语法隐喻 系统功能语言学 科技英语语篇 高等院校学生跨文化沟通力的培养 2023年 跨文化沟通力是高等院校学生国际化素质培养的重要关注点。本文基于跨文化交际理论,从分析跨文化沟通力的内涵与特征入手,分析了培养高等院校学生跨文化沟通力的途径,对本科学生跨文化沟通力的培养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提升高等院校学生的国际化素质。 应慧 杜昌志 刘春利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探析 被引量:4 2020年 互联网发展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分析大学生听力能力现状,结合当前形势下大学英语听力线上教学实践,剖析线上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有效提升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线上教学策略,为"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改革提供教学参考。 解辉 应慧关键词:英语听力 线上教学 简析朱丽叶与崔莺莺性格之不同 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对比了两位漂亮的女主人公追求爱情和表达爱情的差异,朱丽叶天真、坦率、外向,敢于表露自己的心迹并立即付诸于行动。崔莺莺羞涩、含蓄、内向细腻,尽管内心感情很强烈,但很少暴露出自己的言行,甚至做出与自己思想相反的行为。通过对比性格、行为的差异,分析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根源。 于红岩 应慧 张荣华关键词:性格 文化背景 跨文化领导力培养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探究 被引量:2 2020年 介绍跨文化领导力的概念、内涵及特点。从知识、能力、思维和态度等四个层面分析如何提升跨文化领导力。以《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第二版)》第二单元课文How empathy unfolds为例,结合院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以跨文化领导力为抓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第二课堂建设等角度探究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的策略。 应慧 张国巍 解辉关键词:大学英语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Chinese and English Color Words in Metaphors 2009年 1.Introduction We live in a colorful world—green trees,red flowers,blue sea andetc..Colors make things vivid and give human beings inspiration.Whenhuman began to use color words to express invisible, 孙于榕 应慧关键词:翻译方法 词汇 语法 从人文性视角探究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方法 被引量:19 2020年 外语教育的背景形势在新时代发生了变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的外语教育肩负重要使命,不能仅仅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需要更加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树。文章分析了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性特点,从课程的人文性特点分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方法,并将课程思政作为大学英语构建全球化人才的重要途径,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借鉴意义。 应慧 马少静 谢天宇关键词:人文性 大学英语 外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