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丽

作品数:18 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护理
  • 5篇骨折
  • 4篇脊柱
  • 4篇成形术
  • 3篇术后
  • 3篇椎体
  • 3篇老年
  • 3篇后路
  • 3篇脊柱骨
  • 3篇脊柱骨折
  • 2篇血管
  • 2篇伤患者
  • 2篇椎体后凸
  • 2篇椎体后凸成形
  • 2篇椎体后凸成形...
  • 2篇内固定
  • 2篇静脉
  • 2篇后凸
  • 2篇后凸成形
  • 2篇后凸成形术

机构

  • 18篇大连市第三人...

作者

  • 18篇姜丽
  • 7篇尚静波
  • 3篇吴伟
  • 3篇李仁波
  • 3篇聂晶鑫
  • 2篇孙健
  • 2篇徐红玲
  • 1篇徐晓辉
  • 1篇胡桂荣
  • 1篇王晓鸿
  • 1篇于洪德
  • 1篇于丽菲
  • 1篇赵卫红
  • 1篇康红
  • 1篇李惠香
  • 1篇张惠荣
  • 1篇张捷
  • 1篇谷虹
  • 1篇荆艳丽
  • 1篇滕赟斌

传媒

  • 3篇中国医药指南
  • 3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路手术内固定在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究后路手术内固定在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为以后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86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4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2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以及手术前后Cobb角、椎体前缘、后缘高度和VA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4%,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Cobb角、椎体前缘、后缘高度和VAS评分等各项指标水平均较术前显著改善( P<0.05),且观察组患者Cobb角较对照组小(P<0.05),椎体前缘和后缘高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多项数据比较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脊柱骨折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椎体前缘和后缘高度快速恢复,缩小其Cobb角,并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聂晶鑫尚静波姜丽
关键词:脊柱骨折后路手术内固定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后椎体再骨折的原因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压缩骨折(OVCF)后椎体再骨折的原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行PKP治疗的OVCF患者206例,共399个椎体。未发生椎体再骨折的作为首次组(185例共364个);手术后发生椎体再骨折的作为再次组(21例共35个),都再次行PKP治疗。根据首次及再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影像特点与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再次组骨水泥量(4.08±2.12)m L、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程度值(0.58±0.10)均高于首次组[(3.53±1.55)m L和(0.49±0.08)](P<0.05);而骨密度T值(-3.89±0.68)低于首次组(-3.16±1.55)(P<0.05)。结论低骨密度、超量骨水泥注入、伤椎前缘高度过度复位可能是PKP术后继发非手术椎体再骨折的高危因素。
李仁波尚静波姜丽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压缩骨折再骨折
31例急性高位脊髓损伤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2017年
目的总结了37例急性高位脊髓损伤患者心血管系统并发症观察和护理要点和效果。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4年7月我科收治的37例急性高位脊髓损伤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实施严密的观察、及时干预护理,观察其效果。结果 31例患者均出现心动过缓,其中有21例出现低血压,1例高大J波并多形室性心动过速,下肢水肿4例,8例自主神经反射异常,通过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无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结论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是高位脊髓损伤的常见并发症,直接影响到患者早期康复。准确观察、及时给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控制症状,预防深静脉血栓及危及患者生命的脑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姜丽孙辉徐红玲
关键词:心血管护理
11例高位脊髓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2015年
目的总结高位脊髓损伤患者应用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时所致误吸、腹泻、再喂养综合征等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 年8 月至2014 年12 月11 例高位脊髓损伤应用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在收治的11 例高位脊髓损伤适时应用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患者未发生误吸,腹泻3 例,高血糖2 例,实施对症处理及相应护理后均完成营养支持治疗.结论:对高位脊髓损伤患者应用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时,规范肠内营养(EN)支持方法,及早发现、及时正确处理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中并发症,并可有效避免最严重并发症误吸的发生,保证营养支持治疗顺利进行,满足高位脊髓损伤患者机体代谢需要,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为患者早日康复奠定重要基础.
姜丽徐红玲荆艳丽
关键词:高位脊髓损伤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护理
一期开放植骨治疗胫骨感染性骨折不愈合
2012年
目的探讨一期开放植骨治疗严重胫骨感染性骨折不愈合的效果.方法6例感染性胫骨骨折不愈合或骨缺损患者,患处彻底清创,切除失活组织见创面出血,外固定架固定,一期植入自体髂骨骨条,敞开植骨创面,高渗盐水纱布换药.结果1例于术后6周行游离植皮闭合创面,5例于术后8~16周瘢痕自行愈合,6例骨折于术后平均8个月愈合,10个月去除外固定物.结论一期开放植骨术是治疗感染性胫骨骨折不愈合和骨缺损的简单、实用有效的方法,感染并非植骨的绝对禁忌证.
李仁波尚静波姜丽
关键词:植骨骨折骨折不愈合
颈椎后路减压椎板成形术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减压椎板成形术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45例颈椎后路减压椎板成形术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38份(有效回收率为97.14%),采用临床基本资料调查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表和SAS焦虑自评量表对可能影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因素进行搜集统计,并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找出颈椎后路减压椎板成形术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针对相关因素提供合理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238例患者中,完全依从性患者占53.78%、部分依从性患者占28.15%、不依从性患者占18.0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文化水平、焦虑程度、改良Barthel指数、患者家庭关怀度和医患关系均对患者依从性存在影响(P<0.05)。对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上因素均和患者依从性有相关性,并且以患者家庭关怀度、医患关系和患者焦虑程度相关度最大。结论颈椎后路减压椎板成形术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受婚姻状况、文化水平、焦虑程度、改良Barthel指数、患者家庭关怀度和医患关系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可针对以上因素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
姜丽孙健谷虹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护理对策
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对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治疗价值观察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探究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4例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手术效果并对比分析手术前后患者脊柱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和后缘高度压缩率变化情况以及VAS(疼痛)评分情况。结果术后患者脊柱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和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等与术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且术后患者VAS评分低于术前(P<0.05)。结论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可有效缩小患者脊柱后凸Cobb角,降低其椎体前缘和后缘高度压缩率,减轻患者疼痛,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聂晶鑫尚静波姜丽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
13例直肠癌Miles术后造口应用CPT-11所致迟发性腹泻的观察及护理对策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总结直肠癌Miles术后造口应用CPT-11化疗所致迟发性腹泻的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5月我科收治的15例低位直肠癌行Miles术后造口化疗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在收治低位直肠癌行Miles术后造口的化疗患者15例中,均为应用FOLFIRI方案化疗。发生迟发性腹泻13例,其中发生Ⅲ度迟发性腹泻4例,经早期实施对症处理及相应护理对策后痊愈,完成六周期化疗。1例至第三周期发生Ⅳ度迟发性腹泻,为76岁女性患者,并发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实施对症处理及相应护理对策后于第三周痊愈,后因年龄、体质等原因改用其他方案化疗。结论对每位用药患者,做好用药前解释,观察腹泻发生时间,评估腹泻程度及伴随症状,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积极采取有效的对症处理及相应的护理对策,腹泻得以尽快治愈,避免了患者因迟发性腹泻或出现严重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而致的死亡,使患者顺利完成化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姜丽张惠荣康红
关键词:直肠癌迟发性腹泻
改良喙肩韧带移位重建结合AO锁骨钩钢板治疗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改良喙肩韧带移位重建结合AO锁骨钩钢板治疗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改良喙肩韧带移位重建结合AO锁骨钩钢板治疗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21例,术后1、3、12个月分别进行门诊随访,并拍摄X线片,采用Constant评分评价术后肩关节功能。结果术后3个月Constant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94.5±1.0)分比(51.5±8.6)分,P〈0.05],X线片示无再发脱位和半脱位。结论改良喙肩韧带移位重建结合AO锁骨钩钢板治疗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手术创伤较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李仁波尚静波姜丽
关键词:肩锁关节肩脱位韧带
吉非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在老年肺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方法病理证实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56例,接受吉非替尼250 mg,1次/d,直至疗效出现PD或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则中止治疗。结果 CR 1例(1.79%),PR 15例(26.79%),SD 18例(32.14%),疾病控制率(CR+PR+SD)60.71%。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8.6个月,随诊1年以上患者42例,1年生存率32.8%。主要不良反应为I~II度胃肠道反应、皮肤反应,以为主。结论吉非替尼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具有较好的疗效,毒性可耐受。
张捷徐晓辉姜丽
关键词:吉非替尼非小细胞癌老年患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