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鸿亮
-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昌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68例高龄患者髋部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髋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高龄(>80岁)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68例中治疗前有内科合并症的46例积极治疗其并发症;手术治疗65例,保守治疗3例。结果 65例手术患者均安全度过麻醉、手术期;术后并发症:精神障碍8例,肺部感染2例,肺栓塞1例,深静脉血栓2例,死于肺栓塞1例;64例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8 d,随访6个月~5年,随访结果:完全恢复生活能力46例(71.88%),部分恢复生活能力12例(18.75%),失去自主生活能力4例(6.25%),死于相关并发症2例(3.13%)。3例给予患肢皮牵引的保守治疗患者均出现肺部感染(其中1例出现压疮、1例出现深静脉血栓),出院后1年内均死于相关并发症。结论高龄患者髋部骨折能耐受手术的应及早行手术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正确地处理并发症是改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 吴鸿亮吴培斌熊含颖张志平李洪波
- 关键词:髋部骨折手术治疗老年人
- 保留骨性终板在脊柱椎间融合手术中的意义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评价骨性终板脊柱后路融合手术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定期随访至少12个月的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手术(post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其中保留骨性终板16例(保留组),未保留骨性终板12例(未保留组);所有病例术前均行骨密度测定,抽血检查骨碱性磷酸酶和脱氧吡啶诺林(deoxy pyridinoline)进行骨质量评估;临床疗效评定采用VAS评分及Prolo功能评分进行评估;摄X线片测量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的椎间盘后高(posterior heigh,PH),前凸角(lordosis angle,LA),滑脱率及滑脱复位率;CT扫描评估螺钉的稳定性及脊柱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15~24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VAS评分及Prolo功能评分显示症状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术后未保留组和保留组的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9%vs 85.7%);2组螺钉稳定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情况;2组术后1周椎间盘后高及前凸角均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1周椎间盘后高及前凸角比较未保留组丢失明显(其中3例融合器出现下沉、后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保留组无明显丢失,未出现融合器下沉、后移情况。结论保留骨性终板对于预防内植物下沉有重要意义。
- 李洪波吴培斌熊含颖张志平吴鸿亮
- 关键词:椎体间融合
- 同时切开复位内固定辅助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髂腹股沟联合K-L入路同时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髂腹股沟联合K-L入路同时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髂腹股沟联合K-L入路依次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综合比较2组患者优良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优良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出现医源性坐骨神经损伤、股骨头坏死、腓总神经损伤、骨缺血性坏死以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2.5%(P<0.05)。结论髂腹股沟联合K-L入路同时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疗效确切,固定牢固,解剖复位满意,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兰小勇廖学勤叶栋简蔚泓吴鸿亮章明新
- 关键词:髂腹股沟入路复杂髋臼骨折
- 塞来昔布对小鼠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 目的:特异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是一种临床骨科常见抗炎镇痛药物,本文通过建立小鼠闭合骨折模型探讨塞来昔布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方法:36只小鼠通过闭合骨折打击器造成右侧股骨中断非移位骨折,术后随机将小鼠分为三组:...
- 吴鸿亮
- 关键词:骨折愈合塞来昔布骨折模型
- 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黄韧带组织生化成分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通过测定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椎黄韧带胶原蛋白和蛋白多糖含量变化,观察组织显微结构改变,探讨黄韧带组织生化成分改变与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腰椎黄韧带65块作为退变组,正常腰椎黄韧带27块作为对照组,采用微量羟脯氨酸测定法和硫酸-咔唑法分别测定两组黄韧带中羟脯氨酸及糖醛酸吸光度,并计算胶原蛋白和蛋白多糖含量;游标卡尺测量黄韧带厚度;并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组织结构改变。结果:退变组黄韧带厚度、胶原蛋白及蛋白多糖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理学观察退变黄韧带弹性纤维排列紊乱,数量减少,胶原纤维增生。结论:退变腰椎黄韧带中胶原蛋白和蛋白多糖含量增加,黄韧带生化成分改变可能引起黄韧带厚度增加,参与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生。
- 赵良军汤晓正彭芬芬吴鸿亮熊龙刘亚云李东升
- 关键词:黄韧带腰椎管狭窄症胶原蛋白多糖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