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凡
-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电化学稳定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0
- 2019年
- 锂离子电池固态化在大幅提高安全性的同时可兼具高能量和高功率密度,在电动车、国防等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前景。在实现全固态锂电池的3种固态电解质体系中,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由于具有最高的离子电导率、较好的机械延展性以及与电极良好的界面接触等优点,成为最具潜力的技术方向。然而其空气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较差,尤其是后者直接限制了其在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中的应用。通过从实验及理论计算两方面总结归纳了迄今为止关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电化学稳定性的研究进展,并对现有提升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电化学稳定性的实验思路和理论结果进行了总结。
- 刘丽露吴凡吴凡陈立泉
- 关键词: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电化学稳定性
- 通过单电子泵实现对单电子运动的控制及其相图分析被引量:5
- 2003年
- 介绍了单电子泵的工作原理 ,讨论了如何利用库仑阻塞和单电子隧穿实现对单电子泵中单个电子运动的控制 ,从而给出它的相图 ,并由此得到了单电子泵的一个重要用途 ,即控制微小电流 .指出栅极可能引入的随机电荷对单电子泵的应用并无影响 .
- 吴凡王太宏
- 关键词:库仑阻塞相图量子效应
- 原位固态化锂电池的科学与技术问题分析
- 先进电池技术是支撑能源革命的关键技术,多种应用领域的发展对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和体积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能量密度电池还需要同时具备优异的安全性、循环寿命、日历寿命、充放电倍率、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较低的自放电速率、...
- 黄杰李久铭杨琪彭佳悦张振宇李文俊卢嘉泽邱纪亮曹文卓徐静静李泉李立飞闫昭罗飞郑杰允许洁茹刘丽露吴凡吴凡李泓禹习谦
- 单电子晶体管通断图及其分析被引量:6
- 2002年
- 通过研究单电子晶体管在电路中的静电能量的变化 ,得到了它的阻塞、导通情况与其两端偏压和控制栅压之间的关系 ,从而给出了它的通断图 .并且发现单电子晶体管的对外特性主要由其对外的总电容决定 ;而单电子岛两个隧道结电容的不同主要反映在通断图上由隧道结电容所决定的晶体管阻塞、导通边界线上 。
- 吴凡王太宏
- 关键词:单电子晶体管库仑阻塞隧穿导通
- 含硅负极在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1年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具有超高离子电导率和优良力学性能,是实现全固态电池最有希望的技术路线之一。为进一步提高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促进其应用,理论比容量接近石墨10倍(3759 mA·h/g)的硅负极材料具有极佳的应用前景。并且Si负极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结合,可规避Si负极在液态电池中重复生成固态电解质界面层(SEI)的问题,充分发挥Si负极的高容量,同时利用硫化物较好的力学性能缓冲硅负极巨大的体积膨胀,改善固固接触,促进离子扩散,有望实现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长效循环。虽然含Si负极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极具实用前景,但是目前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少成熟有效的表征手段和对基础科学问题的深入理解,全电池性能较差、容量衰减过快、比能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为加速推进含Si负极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研究进程,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该领域的相关工作,分类论述了3种类型的含Si负极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粉饼电池、湿法涂覆电池、薄膜电池),综合分析了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因素,并阐明通过减小Si的颗粒尺寸、外加应力、设置合适的截止电压、调控硫化物电解质的杨氏模量等手段可以有效优化含Si负极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性能。最后,本文分析了目前该领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指出未来发展趋势。
- 闫汶琳吴凡吴凡吴凡
- 关键词:硫化物固态电解质
- 碳纳米管的散粒噪声与输运特性
- 自从1991年,碳纳米管(CNTs)被发现以来,由于其独特的准一维结构,以及与之相应的卓越的电学、光学、机械特性,国内外的科研人员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作为最重要的电学特性之一,碳纳米管的输运特性,以及样品中有电流...
- 吴凡
- 关键词:碳纳米管散粒噪声电子输运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技术及关键材料研发进展
-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代储能器件的关键技术,而在实现全固态电池的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三条技术路线中,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由于拥有最高的锂离子电导率和良好的机械性能而成为最有潜力的技术方向之一。
- 吴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