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明德
- 作品数:12 被引量:124H指数:6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The Royal Society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聚合酶链反应-微孔板杂交法检测结核分支杆菌的临床应用及其评价
- 2000年
- 目的:对聚合酶链反应-微孔板杂交法检测结核分支杆菌的临床适用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价。方法:收集1130份临床标本,用抗酸染色、培养、PCR 电泳、PCR 微孔板杂交法分别进行结核杆菌的检测,并结合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0份临床证实未含结核杆菌的临床标本,抗酸染色和 PCR 电泳分别有1例和2例假阳性;培养和 PCR 微孔板杂交法未查出阳性。1030份高度怀疑含有结核杆菌的体液标本的检测结果,以 PCR 微孔板杂交阳性检出例数最高(481/1030),其次为 PCR 电泳(406/1030)、培养(365/1030)以及抗酸染色(256/1030);x^2检测结果显示 PCR 微孔板杂交的结核杆菌阳性检出例数与其它三种方法比较均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结论 PCR-微孔板杂交方法是一种特异、灵敏、准确、快速的结核杆菌检测方法,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 杨正林付明德杜琼杨明清乔国蓉唐蓉
- 关键词:结核杆菌
- 天然和氧化修饰型LDL、VLDL及HDL对培养人动脉平滑肌细胞原癌基因fos及myc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 1995年
- 动脉平滑肌细胞(SMC)是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中的主要细胞,它的增殖在AS形成过程中极其重要。脂蛋白和氧化修饰型脂蛋白对SMC增殖的影响以及SMC增殖与原癌基因异常表达的关系是当前AS发病机制研究的热点之一。我们在建立人主动脉SMC体外培养方法的基础上,观察了LDL,VLDL及HDL和相应的氧化修饰型脂蛋白对培养人SMCfos,myc,erb-B原癌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①HDL对SMCfos,myc基因表达无影响;②LDL和VLDL有使这些基因表达增加的趋势,但与对照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③OX-VLDL,OX-VLDL和OX-HDL有使SMCfos,myc基因表达显著增强的作用(P<0.01),且其作用较相应的天然脂蛋白大(P<0.01).上述结果说明:LDL,VLDL,OX-LDL,OX-VLDL和0X-HDL的致AS作用可能与刺激SMCfos和myc癌基因表达增加有关。
- 汪浩川刘秉文付明德
- 关键词:平滑肌细胞原癌基因
- 中国人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脂蛋白脂酶及肝脂酶常见基因变异的研究被引量:27
- 1997年
- 为了解中国人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脂蛋白脂酶及肝脂酶常见基因变异情况,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对成都地区69例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HTG)及74例正常人脂蛋白脂蛋酶(LPL)及肝脂酶(HL)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检测的LPL基因突变位点有:Asp9→Asn,Asn291→Ser,Thr361→Thr,Ser447→Ter及内含子8的HindⅢ酶切位点;HL基因突点位点为Thr202→Thr。结果表明,在欧洲白种人中存在的与HTG相关联的Asp9→Asn及Asn291→Ser突变在69例HTG及74例正常中国人中1例也未发现(P<0.03);与欧洲白种人比较,LPL基因其余3个酶切位点少见等位基因频率则未见差异;而HL基因C679→G中G等位基因频率中国人显著低于欧洲白种人(0.057vs0.500,P<0.0001)。中国人HTG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L基因5个突变位点及HL基因C679→G突变的少见等位基因频率均未见差异,且LPL及HL基因型亚型血脂及载脂蛋白(apo)水平均无差异。上述结果表明,中国人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能与LPL基因C1338→A,C1595→G及内含子8HindⅢ位点?
- 张秋萍刘秉文刘秉文刘宇张荣爵张蓉付明德张荣爵David J.Galton
- 关键词:高甘油三酯血症脂蛋白脂酶
- 氧化修饰脂蛋白刺激人动脉平滑肌细胞DNA合成被引量:20
- 1996年
- 动脉平滑肌细胞(SMC)是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中的主要细胞,它的增殖在As的形成过程中极为重要.在建立人主动脉SMC体外培养法的基础上,通过3H-TdR掺入实验观察了人低密度脂蛋白(LDL)。
- 汪浩川刘秉文付明德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平滑肌细胞脂蛋白DNA
- 胆固醇与心血管病问答被引量:10
- 1994年
- 胆固醇与心血管病问答[FrohlichJJ,JohnsonF:MostFrequentlyAskedQuestionsAbotutCholpsterolAndHeartDisease,withnewtipsondiet.Revisededition....
- 付明德
- 关键词:心脏血管疾病胆固醇
- 癌基因及抗癌基因在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转录表达被引量:1
- 1994年
- 癌基因及抗癌基因在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转录表达成都华西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610041汪浩川,刘秉文,付明德,曾成林AS是一种以动脉SMC和单核/巨噬细胞增殖为主的疾病。就其本质而言,它的发生与肿瘤有相似之处,可能是癌基因异常表达...
- 汪浩川刘秉文付明德曾成林
- 关键词:抗癌基因转录表达基因异常巨噬细胞
- 纤维蛋白原与心血管病被引量:32
- 1994年
- 近年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引起心血管病发生率明显增加,充分证实纤维蛋白原是心血管病发生的突出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与性别、年龄、体重、吸烟、饮酒以及口服避孕药等显著相关,尤其与吸烟的关系最为密切。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纤维蛋白原通过增加血液粘度,促使血小板聚集以及凝聚沉积于血管壁等作用,触发一系列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从而加速心血管病的发生。临床药理研究发现,安妥明类药物除可降低血脂含量以外,还有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作用。
- 付明德
-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心脏血管疾病
- 酶受体分析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
- 1992年
- 受体在细胞信息传递和细胞代谢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受体测定技术同免疫学技术一起,在过去十年里已朝着建立非同位素标记快速均相或固相非均相测定的方向发展。酶受体分析法利用受体生物学,免疫学或生物学及免疫学双重结合反应以及酶反应检测受体。因此,酶受体分析可以采用与酶免疫技术相似的实验条件和测定步骤,并同样具有方法简便。
- 付明德刘秉文
- 关键词:受体
- 圆周免疫扩散法检测人血浆纤维蛋白原的研究
- 1994年
- 本文介绍一种特异、简便测定人血浆纤维蛋白原(Fg)的圆周免疫扩散法。本法采用纯化的人Fg免疫山羊制备单价特异的抗血清、抗体凝胶板每孔点样5ul,25℃-37℃扩散48小时测量免疫反应沉淀环直径。标准曲线工作范围为1.5—6.0g/L。最小检测量为1.26Mg/孔。板内及板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02—2.95%及1.17—3.33%。样品回收率为95.3—103.7%。用本法测定成都地区100例健康成人和33例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浆Fg的含量分别为3.25—0.472g/L和3.62—0.67g/L(M±SD)。与免疫浊度测定法比较其相关系数r为0.9259,p<0.0005。
- 李冰付明德刘秉文
- 关键词:血浆纤维蛋白原
- 微孔板杂交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初步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对 PCR-微孔板杂交法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 :取临床标本 2 6 8份分别进行抗酸染色、培养、PCR扩增产物电泳、PCR微孔板杂交四种方法的比较。结果 :在 2 16份临床高度怀疑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标本中 ,PCR-微孔板杂交法检出阳性为 98例 ,其检出率高于 PCR-电泳法 (91/ 2 18)、培养法 (81/ 2 18)和抗酸染色法(5 6 / 2 18)。5 0份临床证实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病人标本 ,四种方法均未能检出结核分枝杆菌。结论 :PCR-微孔板杂交法是高度敏感。
- 杨正林杜琼付明德李瑞琦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PCR微孔板杂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