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方

作品数:42 被引量:249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9篇超声
  • 9篇糖尿
  • 9篇糖尿病
  • 8篇乳腺
  • 8篇成像
  • 7篇超声检查
  • 5篇甲状腺
  • 4篇弹性成像
  • 4篇动脉
  • 4篇血管
  • 4篇三维超声
  • 4篇腺癌
  • 3篇多普勒
  • 3篇心功能
  • 3篇造影
  • 3篇乳腺癌
  • 3篇肾脏
  • 3篇糖尿病大鼠
  • 3篇糖尿病患者
  • 3篇切除

机构

  • 32篇同济大学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5篇上海市第十人...
  • 4篇新乡医学院
  • 2篇上海市浦东医...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巴彦淖尔市医...
  • 1篇巴彦淖尔市临...
  • 1篇上海市东海老...

作者

  • 41篇马方
  • 8篇杨琳
  • 8篇党媛媛
  • 7篇吴蓉
  • 6篇郭乐杭
  • 6篇颜玮
  • 6篇赵宝珍
  • 6篇刘媛媛
  • 6篇谷丽萍
  • 5篇王朝清
  • 5篇黄晓
  • 3篇李卫萍
  • 3篇张会萍
  • 3篇吕琛
  • 2篇孙丽萍
  • 2篇刘波
  • 2篇姚明华
  • 2篇冯炎
  • 2篇柳标
  • 2篇徐辉雄

传媒

  • 13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临床超声医学...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华超声影像...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2013中国...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医学新知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肿瘤影像学
  • 1篇中华医学会2...
  • 1篇中华医学会超...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减容术后早期右心功能及肺功能的变化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肺减容术后早期右心功能及肺功能的变化。方法对26例接受肺减容术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于术前、术后5~7d、12~14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测定右心功能多项指标,并于术前、术后分次测定肺功能指标。结果①右心功能:术后5~7d右心每搏输出量(RVSV)、右心射血分数(RVEF)、右室面积变化指数(FAC)、舒张早期快速充盈峰值流速(E)、E峰流速积分(ETVI)、E/A降低;舒张晚期快速充盈流速(A)、A峰流速积分(ATVI)增加,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2~14d,RVSV、FAC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RVEF、E、ETVI、A、ATVI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肺功能:与术前比较,术后14d最大通气量(MVV)下降(P〈0.01),残气量增加(P〈0.05),术后1个月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术后3个月MVV较术前增加(P〈0.01),残气量减少(P〈0.05)。结论肺减容术后5~7d右心功能下降,收缩功能恢复较快,舒张功能恢复较慢。术后早期肺功能一过性下降,术后1个月恢复,术后3个月明显改善。
马方颜玮冯炎
关键词:肺切除术心室功能呼吸功能试验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声像图特征与ER、PR、Ki-67阳性率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breast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超声声像图特征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增殖指数Ki-67阳性率之间的关系,探索超声技术能否为IDC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等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集的79例IDC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肿块大小、形态、边缘、钙化、淋巴结转移及血流信号等),以及ER、PR、Ki-67的阳性率情况,分析IDC超声声像图特征与ER、PR及Ki-67阳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IDC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ER阳性47例(59.5%,47/79)、ER阴性32例(40.5%,32/79);PR阳性46例(58.2%,46/79)、PR阴性33例(41.8%,33/79);Ki-67阳性55例(69.6%,55/79)、Ki-67阴性24例(30.4%,24/79)。IDC超声表现为边缘毛刺征及未发生淋巴结转移与ER、PR阳性率增高有关(P<0.05);肿块内微小钙化、血流显像分级呈富血供及发生淋巴结转移与Ki-67阳性率增高有关(P<0.05);而瘤体大小、形态与ER、PR、Ki-67不相关(P>0.05)。结论:IDC超声声像图特征与ER、PR、Ki-67阳性率相关,超声技术可便捷地为IDC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等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钟李长谷丽萍马方施君瑶张俊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KI-67
彩色多普勒对胎儿脐、脑动脉加速时间的测定
目的:观察脐、脑动脉加速时间(AT)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在胎儿一胎盘循环和胎儿颅脑循环中的作用。了解影响因素。方法: 1.正常孕妇144名,按孕龄分为7组。2.采用Acuson sequoia512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
马方
文献传递
ARFI应用中射频及嵌入深度对肝脏弹性成像诊断准确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应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 Imaging,ARFI)技术进行肝病诊断过程中不同探针及不同嵌入深度对其诊断准确性的影响。方法:于2012~2014年,选取经ARFI诊断过的98例丙型肝炎(Hepatitis C Virus,HCV)患者,对两种探针(凸阵探头C4-1 MHz和线阵探头L9-4 MHz)诊断下的相关数据进行前瞻性研究分析,并与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进行对比。对不同嵌入深度的ARFI弹性成像的变异性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根据Fibroscan成像结果,33例患者(34%)患有肝硬化,其余患者中27例(27%)患有严重的肝纤维化,38例(39%)未患。C4-1的传播速率平均为1.68±0.59 m/s,L9-4为1.93±0.76 m/s。两种探针检测结果彼此相关显著(P〈0.001,r=0.71),且二者均与Fibroscan结果显著相关(P〈0.001,r分别为0.79和0.81)。对于肝硬化或严重肝纤维化患者而言,L9-4探针诊断结果高于C4-1探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C4-1和L9-4探针的AUROC值分别为0.97和0.91,截断水平分别为1.68和2.01 m/s。C4-1和L9-4嵌入深度分别为3~6 cm和2~3.5 cm。结论:线阵探头和凸阵探头在应用ARFI成像评估肝脏硬度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相较而言,线阵探头诊断结果更高。且ARFI的测量操作不宜靠近肝被膜。
戴晨梁婷马艳高一崔峥马方
关键词:丙型肝炎瞬时弹性成像
三维超声与磁共振成像对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三维超声成像(three 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3DUS)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对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的112名患者,125例乳腺肿块的临床数据,术前均分别行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及MRI检查,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对肿块进行分类,并对三维超声及MRI诊断价值进行对照。结果 125例乳腺肿块经病理证实,恶性69例,良性56例;三维超声对乳腺恶性肿块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89.9%、71.4%、79.5%、85.1%、81.6%;MRI对乳腺恶性肿块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88.4%、78.9%、85.9%、84.6%、84.0%。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乳腺恶性肿块诊断价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维超声及MRI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两者互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杨钰吴蓉马方徐光姚明华谢娟
关键词:三维超声磁共振成像乳腺肿瘤
瘤内联合瘤周超声影像组学特征预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2025年
目的探索瘤内联合瘤周超声影像组学特征预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3年4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进行常规超声检查且病理诊断结果为甲状腺癌的患者资料,在二维超声图像上选取病灶最大切面进行感兴趣区域勾画,同时自动适形向外扩展2 mm获得瘤周区域,提取瘤内和瘤周影像组学特征。患者以7∶3随机分为训练者和对照组,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进行影像组学特征筛选。利用多层感知机模型建立临床模型、瘤内影像组学模型、瘤周影像组学模型、瘤内联合瘤周影像组学模型和瘤内瘤周影像组学联合临床变量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对预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280例甲状腺癌患者,其中102例存在淋巴结转移(36.43%)。训练组196例、验证组84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以及肿瘤接近甲状腺包膜与甲状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相关。临床变量模型、瘤内、瘤周超声影像组学模型、瘤内联合瘤周超声影像组学模型、瘤内瘤周超声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变量模型在验证组的AUC值分别为0.651[95%CI(0.527,0.775)]、0.687[95%CI(0.570,0.803)]、0.696[95%CI(0.575,0.817)]、0.737[95%CI(0.629,0.845)]和0.738[95%CI(0.629,0.847)],瘤内瘤周联合临床变量模型的诊断效能优于临床变量组、瘤内超声影像组学模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瘤周、瘤内结合瘤周模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瘤内、瘤周超声影像组学对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均有一定预测价值,瘤内联合瘤周超声影像组学特征可以提高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师琳钟李长马方谷丽萍谷丽萍
关键词: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超声瘤内
男性闭孔内肌超声诊断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应用超声和解剖对照的方法 ,对闭孔内肌进行超声识别,以期为男性闭孔内肌的影像学检查提供一种有效的新方法。方法先对10具防腐尸体进行解剖,了解闭孔内肌位置、形态、结构及周围的毗邻关系,然后对一例新鲜男性成人尸体进行经直肠超声检查,观察闭孔内肌声像图表现,测量其厚度,在超声引导下对疑似闭孔内肌的肌肉进行穿刺定位,解剖后确认。结果经解剖证实,超声所定位的肌肉为闭孔内肌,声像图表现为两头稍尖,中央略膨隆的纺锤形。超声测量闲孔内肌的平均厚度,右侧:13.6mm,左侧:13.7 mm。新鲜标本防腐处理后耻骨直肠肌的平均厚度为,右侧:13.16 mm,左侧:13.17 mm。结论采用经直肠超声对男性闭孔内肌进行识别和观察,是影像学的一种新手段。
吴蓉胡兵黄瑛马方吕琛张步林
关键词:超声闭孔内肌
高级动态血流成像探测糖尿病患者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了解正常人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的多普勒参数及频谱形态特点;探讨糖尿病(DM)患者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的多普勒参数及频谱形态变化。材料和方法:应用二维超声(2D-US)、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脉冲多普勒(PW)和高级动态血流成像(ADF)探测101例(糖尿病组22例,正常老年组31例,正常成年组48例)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颈动脉、肾动脉,获得多普勒参数,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总显示构成比为93.1(。糖尿病组较正常老年组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阻力指数(RI)、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增高(P<0.01);各级肾动脉舒张期末期血流速度(EDV)降低;RI增高(P<0.01);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厚,斑块发生构成比增高(P<0.01)。结论:伴随着全身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可出现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多普勒参数的变化;ADF对胰腺动脉有较高显示率,能敏感地反映糖尿病胰腺动脉多普勒参数改变,有望成为糖尿病血管病变研究的新方法。
马方赵宝珍张会萍杨琳柳标
关键词:超声糖尿病
彩色多普勒对胎儿脐、脑动脉加速时间的测定
目的:观察脐、脑动脉加速时间(AT)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在胎儿-胎盘循环和胎儿颅脑循环中的作用.了解影响因素.结论:胎儿脐、脑动脉AT是一个可反映胎儿-胎盘循环、胎儿脑循环阻力的指标;基本不受混杂因素的影响.
马方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胎儿脑动脉胎盘循环脐动脉超声医学
文献传递
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接受超声检查的7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77个结节),对结节进行超声造影检查,与术后病理或穿刺病理结果对比,分析增强模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在77个甲状腺结节中,42个为恶性结节,35个为良性结节。不均匀增强模式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1.4%(30/42)、91.4%(32/35)、80.5%(62/77)。结论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钟李长卢峰郭乐杭孙丽萍马方
关键词:超声造影手术病理穿刺活检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