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晓丽
-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97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带孔耳塞对预防爆震性声损伤的作用观察被引量:2
- 2005年
- 洪锦科张俊张海霞高盛宏李威邵晓丽
- 关键词:耳塞听力损伤脉冲噪声射击训练听力调查炮兵
- 不同耳塞在炮兵声防护中作用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火炮射击时的强脉冲噪声可造成炮兵急性爆震性声损伤。为了预防爆震性声损伤的发生,目前许多国家军队中都装备了各种类型的耳防护器材,其中以耳塞最为普遍。1994年6月至2006年6月,我们对炮手实弹射击耳爆震伤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未采取任何防护用具者达50%以上,而采用防护用具仅为棉花、纸团或手指来简单防护,实弹射击训练中听力损伤的发生率达26.5%。为了找到合适的耳防护用具,我们比较使用了橡皮泥耳塞、伞形带孔耳塞等耳防护器材,现报告如下。
- 张俊洪锦科高盛宏李威邵晓丽周锦川
- 带孔耳塞对预防爆震性声损伤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调查常规火炮射击时,带孔耳塞对预防爆震性声损伤的效果。方法:某部参加火炮实弹射击的官兵86人,分为带孔耳塞组(观察组)46人,对照组40人;分别在火炮实弹射击前及实弹射击后24h观察鼓膜、外耳道等情况,进行常规的纯音电测听检查。结果:火炮实弹射击后24h,观察组新增鼓膜充血1例,耳鸣1例,无鼓膜穿孔,听阈提高≥10dB者3例;对照组新增鼓膜充血1例,耳鸣2例,无鼓膜穿孔,听阈提高≥10dB者11例,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带孔耳塞对爆震性声损伤能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
- 洪锦科张俊张海霞高盛宏李威邵晓丽
- 耳塞对炮兵爆震性声损伤的防护作用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4种类型耳塞对炮兵爆震性声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对参加火炮实弹射击训练官兵324例(共4批),每批随机分为佩戴耳塞组(实验组)和不佩戴耳塞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裸耳纯音电测听0.5、1、2、4kHz气导听阈,于射击24h及1周后复查纯音听阈分析。结果:实验组较射击前听阈提高≥10dB者10例(6.1%),于实弹射击后24h复查恢复至炮击前水平;对照组较射击前听阈提高≥10dB者36例(22.5%),于1周后复查恢复至炮击前水平。但爆震性声损伤发生率较实验组升高非常显著(P<0.01)。结论:橡皮泥及植绒耳塞影响阵地交流,普通耳塞及橡皮泥有耳内胀感,橡皮泥有时难以取出,伞形带孔耳塞能与外耳道壁紧密贴合,较为舒适,且不影响炮兵与指挥员交流。
- 洪锦科张俊刘延修单兵高盛宏邵晓丽周锦川
- 关键词:耳塞
- 组胺H3受体拮抗剂对变应性鼻炎大鼠的作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通过变应性鼻炎(AR)动物模型,观察组胺H3受体拮抗剂噻普酰胺(thioperamide)对AR病理生理过程的影响,从而探索组胺H3受体拮抗剂在AR中是否存在潜在的治疗作用。方法 60只Wistar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C组)、AR模型未干预组(AR组)、组胺H1受体拮抗剂氯雷他定处理组(HR1组)、组胺H3受体拮抗剂处理组(HR3组)及组胺H1、H3受体拮抗剂联合处理组(HR1+3组)。卵清蛋白法建立ARWistar大鼠模型,对照组胺H1受体拮抗剂氯雷他定、组胺H3受体拮抗剂thioperamide处理大鼠及联合干预组与未处理组大鼠血清及鼻腔灌洗液中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方面的变化。结果与AR组相比,HR1组大鼠,血清IgE、IL-4及鼻腔灌洗液中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水平显著下降,血清INF-γ水平升高,HR3组无显著变化,HR1+3组与HR1组相比,各指标亦无显著改变。结论组胺H3受体拮抗剂thioperamide不能缓解AR炎症状态,组胺H3受体拮抗剂与组胺H1受体拮抗剂在AR治疗方面未发现有协同或叠加作用。
- 燕志强洪锦科高盛宏张俊邵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