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蹇世琼

作品数:35 被引量:257H指数:11
供职机构:长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教师
  • 16篇教育
  • 10篇教师教育
  • 7篇教师队伍
  • 7篇教师队伍建设
  • 6篇乡村
  • 4篇乡村教师
  • 4篇教学
  • 3篇职业教育
  • 3篇视域
  • 3篇特岗教师
  • 2篇社会融入
  • 2篇生命
  • 2篇生命历程
  • 2篇师范
  • 2篇师专
  • 2篇双师
  • 2篇双师型
  • 2篇双师型教师
  • 2篇农村

机构

  • 25篇长江师范学院
  • 9篇西南大学
  • 7篇贵州师范大学
  • 7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国家教育行政...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西华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红河学院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市教育科...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32篇蹇世琼
  • 10篇彭寿清
  • 7篇冉隆锋
  • 4篇饶从满
  • 2篇李祥
  • 2篇罗杰
  • 2篇张中美
  • 1篇吴华安
  • 1篇王孟成
  • 1篇王代清
  • 1篇闫伟
  • 1篇周钧
  • 1篇陈恩伦
  • 1篇蔡其勇
  • 1篇回俊松
  • 1篇孔莉
  • 1篇李春艳
  • 1篇于海洪
  • 1篇夏敏
  • 1篇刘振会

传媒

  • 4篇教师发展研究
  • 3篇长江师范学院...
  • 2篇外国教育研究
  • 2篇中国教育学刊
  • 2篇教师教育研究
  • 2篇当代职业教育
  • 2篇终身教育研究
  • 1篇民族教育研究
  • 1篇教育科学
  • 1篇比较教育研究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中小学管理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中小学教师培...
  • 1篇当代教育理论...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教育科学...
  • 1篇江汉学术
  • 1篇学术评论

年份

  • 1篇2022
  • 6篇2021
  • 5篇2020
  • 8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乡村学校STEAM教师队伍建设:内涵及路径
2021年
在城乡教育统筹发展背景之下,乡村学校STEAM教师队伍建设对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发展,建构理想师生关系,促进乡村学校教师在终身学习中实现自主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城乡社会的异质差异性决定了乡村学校STEAM教师队伍建设具有其独特的内涵体系,体现为:在专业理念维度上需走进乡村学校学生的生活世界,在专业知识维度上需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跨学科性知识,以及在专业能力维度上需融入地方性知识的STEAM项目开发等。乡村学校STEAM教师队伍建设需从顶层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设计,有针对性地培养乡村学校STEAM教师的独特素养,政府在制度建设、平台建设等方面需发挥主导作用,以及形成完整、多元、持续的课程培养体系。
蹇世琼彭寿清彭寿清
关键词:终身学习师生关系地方性知识
实习师范生教学能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
追求教师教育一体化已成为各国教师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所谓“一体化”在纵向上包含了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在职研修三个阶段,在横向上各个阶段都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发展。教育实习正是在职前培养阶段深化实习师范生的理论知识的重要阶段,...
蹇世琼
关键词:教学能力教师教育教育实习
乡村教师参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何以可能:社会融入的视角被引量:7
2020年
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社会的精英知识分子,在融入乡村社会参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中具有实现在场式专业发展、提升扶贫质效的价值。乡村教师参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应具有与乡村社会文化、与乡村学校学生以及与乡村社会资源的社会融入意蕴。基于乡村教师参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时存在主体性困境、环境性困境以及制度性困境的日常事实,具体的融入路径有:以乡土情怀培养激发乡村教师的内源性责任感;促进乡村教师观照扶贫对象的职业教育恰切选择;融通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价值取向;改善社会支持体系以提升乡村教师的乡村社会融入积极性。
蹇世琼彭寿清
关键词:乡村教师职业教育社会融入
面向边远贫困地区校长培训的“P4C”模型实践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校长国培计划''农助工程'项目实施的系统性与专业性不足,将影响到边远贫困地区校长培训的实施质效。我校基于'P4C'模型建构了'激思促变、以问促行'的培训理念,确定了'以实为是、互惠共赢'的培训目标,围绕'聚焦—促思—务实'的培训内容,构建了'合作—互动—反思'的培训路径,创新'聚焦主体—多元交互'的分层评价体系。在不断的实施探索中,该培训模式逐步得到验证和完善,也总结出该培训模式具有系统性设计、专业性引领;环节聚焦激思、内容突出促变;彰显参培校长主体,实现合作共赢等特点。进一步深化推进中需逐渐引入第三方评价体系以及重视参培校长的本体性反思性能力养成等。
蹇世琼蔡其勇冉隆锋
关键词:校长培训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规范与技巧笔谈被引量:1
2019年
地方高校有很多青年教师和博士,甚至很多来自国内"双一流""985""211"的名校博士,在申请国家基金项目方面屡战屡败,虽然非常尽心尽力但始终"难成正果"。我国高层次人才"规模化"培养过程中不注重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是造成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和博士科研素养不足的最大原因,也是一些非"双一流""985""211"青年教师和博士申请国家“两金”项目①自卑的根源。
文传浩张军吴华安龙云安孔莉李春艳张立贺渝蹇世琼
关键词:国家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培养
坚守还是离开?--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5
2017年
以"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收集并分析GZ省235名特岗教师的职业认同现状。结果显示:特岗教师的职业认同总体水平比较低,在三年服务期间或者服务年满后离开的可能性大;在自我同一性维度上,数学特岗教师的认同水平最低;在自尊情感维度上,语文特岗教师的认同水平最低;数学特岗教师的将来职业投入意愿上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特岗教师的任教学科以及他们对职业收入的满意程度对职业认同水平有显著影响,并且具有预测力。
蹇世琼
关键词:特岗教师
“特岗教师计划”研究:回顾与展望被引量:5
2019年
"特岗教师计划"实施以来,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对发文量、研究者及机构来源、关键词共线网及关键词次数分布等研究变量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发现:主题为"特岗教师计划"的期刊发文量日益增加;研究者身份及机构来源逐渐多元;研究热点集中在政策实施现状及特岗教师队伍建设上。对内容分析发现,特岗教师的社会学视角研究、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特岗教师计划"政策实施现状研究等是目前的研究重点。总体来说,"特岗教师计划"的研究视角逐渐多维,研究过程逐成体系,研究内容也日益丰盈。今后应增加理实共生的系统性研究,加强政策效果的整体性评价研究,延展并拓宽对特岗教师群体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更多地关注"特岗教师计划"与其他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之间的关系研究等。
蹇世琼蹇世琼彭寿清
关键词:特岗教师教师队伍建设
生命历程理论视域下的教师职业认同——基于“60后”与“70后”出生组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基于生命历程理论的"连续性"视角,以"教师职业认同故事线坐标图"为主要工具收集并分析了29名"60后"和"70后"教师的职业认同发展情况。结果显示:两个出生组的教师职业认同发展轨迹可分为波折向上、波折水平、波折向下型;渐进向上、渐变向下型等。进一步组间比较发现,两个出生组在教师职业认同发展轨迹上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共性主要表现为两个出生组的教师职业认同发展轨迹在入职10年后均会明显地发生转折;差异性主要表现为轨迹的类型分布、轨迹方向、转折点的发生等均具有明显的组间差异,这些差异的产生与不同出生组教师所经历的社会历史事件和个人生命事件密切相关。同时,同一出生组内的教师职业认同发展轨迹也存在个体差异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是引起个体差异性的关键。
蹇世琼饶从满
关键词:教师职业认同教师教育
后结构主义——教师认同研究的新视角被引量:6
2014年
后结构主义是当前教师认同研究的新视角,并已逐渐成为主要的视角。这种研究视角认为:教师认同是教师自我与环境互动的协商与建构;教师认同是受到社会与历史牵制的主体存在。这种视角主要以叙事研究为主,集中探讨教师认同与政治的关系、教师认同与文化的关系,重点关注教师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被感知性和被植入性,彰显出在教师认同研究中对教师主体的重视。
蹇世琼隗媛媛
关键词:后结构主义教师认同
新一轮教师队伍建设政策: 执行机制与未来前瞻——基于28份中央-地方《意见》的政策文本测量被引量:8
2021年
执行机制是决定政策能否良序实施的关键。2018年我国相继颁行了中央层面的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和省级层面的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意见》。以ROST Content Mining 6.0和SPSS 19.0分析并检视28份《意见》文本,通过关键词、高频词和关键段落比的计量分析以及相关关系分析发现本轮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执行机制有如下特征:实现了在垂直层面的权威力量与水平层面的内生动力相统一的执行路径;突出了专业主义视角下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为建设重点的执行策略;体现了政府主导推进与制度自身逻辑演进相结合的执行方法。前瞻未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政策需逐步健全教师队伍建设的考评制度及相应的保障体系;建立以专业行会为监督主体的教师队伍建设问责机制;建构制度性外部监督下的教师自我内在性监督的师德师风监督机制;完善教师队伍专业素质要求中的信息技术素养培养培训体系等。
蹇世琼彭寿清彭寿清冉隆锋
关键词: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教育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