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富铭 作品数:20 被引量:154 H指数:8 供职机构: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吉兰-巴雷综合征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的测定 2005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ian!Barre Syndrome,GBS)发病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GBS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脑脊液中IL!6水平,并与正常人脑脊液对照。结果36例成人GBS患者脑脊液IL!6水平为(36.88±9.26)×1012kU/L;26例正常对照组为(14.97±8.68)×1012kU/L;成人GBS组脑脊液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18例成人GBS患者脑脊液IL!6治疗前水平为(33.57±5.0)×1012kU/L,治疗后水平为(13.55±8.03)×1012kU/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但病情轻重各级之间脑脊液IL!6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L!6参与GBS的病理过程,但与病情轻重无明显关系。 石富铭 苏成林 吴聪菊 李伟 李玉军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 白细胞介素-6 脑脊液 SYNDROME ELISA法 病情轻重 椎动脉支架置入术对颅内椎动脉狭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究椎动脉支架置入术对颅内椎动脉狭窄(IVAS)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分析IVAS患者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4年2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IVAS患者106例,均行椎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术后平均随访1年,观察IVAS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椎动脉颅内段动脉搏动指数(PI),颅外段血管管径和阻力指数(RI),颅内段及颅外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根据随访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再狭窄组38例和无再狭窄组68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情况及基础疾病,分析IVAS患者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 IVAS患者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椎动脉颅内段PSV和EDV均慢于术前,PI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IVAS患者椎动脉颅内段PSV及EDV达峰值,术后3个月PI最低。IVAS患者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椎动脉颅外段血管管径大于术前,PSV及EDV均快于术前,RI低于术前(P<0.05)。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狭窄组患者冠心病发生率及糖尿病发生率高于无再狭窄组(P<0.05)。结论椎动脉支架置入术能有效改善IVAS患者椎动脉颅内段及颅外段血流动力学,增加颅内血流灌注,而IVAS患者术后再狭窄可能与基础疾病有关,与性别、年龄及吸烟无关。 王铁军 石富铭 陈书阁 王金梅关键词: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颅内动脉疾病 血流动力学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住院期间照顾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照顾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早期识别缺血性卒中照顾者的心理状态,为后续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连续纳入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住院期间的照顾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根据SAS分值分为焦虑组(SAS≥50分)和非焦虑组(SAS<50分);根据SDS分值分为抑郁组(SDS≥53分)和非抑郁组(SDS<53分)。收集照顾者的人口学信息、慢性疾病史、婚姻、工作情况以及其照顾患者的卒中严重程度(入院时NIHSS)、慢性疾病史、是否医保、是否存在焦虑(SAS≥50分)和抑郁(SDS≥53分)情绪等资料。对上述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判断其是否独立影响照顾者的焦虑或抑郁状态。结果研究共纳入完成量表评估的照顾者164例(对应的缺血性卒中患者164例),照顾者中男性63例(38.4%),女性101例(61.6%),平均年龄54.2±6.2岁。照顾者焦虑组75例(45.7%),非焦虑组89例(54.3%),焦虑组中女性比例(73.3%vs.51.7%,P<0.01),有慢性病史比例(77.3%vs.59.6%,P=0.02)高于非焦虑组,焦虑组中被照顾的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更严重(NIHSS≥5分比例:66.7%vs.48.3%,P=0.02),存在焦虑情绪的比例更高(57.3%vs.31.4%,P<0.01)。抑郁组59例(36.0%),非抑郁组105例(64.0%)。抑郁组中被照顾的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更重(NIHSS≥5分比例:88.1%vs.39.0%,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照顾者(OR 1.041,95%CI 1.020~1.062,P=0.01)及患者的焦虑情绪(OR 1.062,95%CI 1.041~1.083,P=0.03)是照顾者出现焦虑情绪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照顾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照顾者的性别、慢性病史以及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焦虑情绪可能影响照顾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周娟 谭云宾 王铁军 石富铭 余苹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 照顾者 焦虑 抑郁 分水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 2015年 目的:探究分水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分水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30)和非复发组(n=70),探究其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收缩压≥140mm Hg、脑血管狭窄≥90%、斑块性质不稳定、积极降压治疗、无扩容治疗、无植入支架的分水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率较高(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脑血管狭窄≥90%(OR=5.960,95%CI=1.985~12.896)、斑块性质不稳定(OR=4.614,95%CI=1.415~11.043)、积极降压治疗(OR=3.377,95%CI=1.303~8.754)是分水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脑血管狭窄≥90%、斑块性质不稳定、积极降压治疗是分水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 邸明明 陈书阁 石富铭 张爽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复发 尼莫地平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带体积、神经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带体积、神经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水肿带体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脑水肿带体积、NIHSS评分及血清TNF-α、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脑水肿带体积小于对照组,NIHSS评分及血清TNF-α、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可有效缩小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带体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有利于保护神经元,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且安全性较高。 王金梅 刘佳 石富铭关键词:脑出血 尼莫地平 神经生长因子 炎性因子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中CRP及Hcy水平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维生素B_(12)及叶酸水平,并探讨上述因子与RRMS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1例急性期的RRMS患者作为RRMS组,21例同期住院的神经性头痛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清中CRP、Hcy、叶酸及维生素B_(12)水平,并比较两组之间的水平差异;并比较RRMS组中不同性别、不同残疾程度组之间的血清CRP、Hcy、叶酸及维生素B_(12)水平。结果 RRMS组患者血清中CRP及Hcy水平高于对照组,而叶酸及维生素B_(1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扩展残疾状况评分量表评分(EDSS)>4分的RRMS患者血清中Hcy及CRP水平高于EDSS评分≤4分的RRMS患者,(P<0.05)。结论血清中高CRP、Hcy水平可能与RRMS发病及残疾程度有关。 陈左然 石富铭 董立平 邸明明 李颖关键词:C-反应蛋白 维生素B12 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近期预后分析 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012年11月-2015年9月本院神经内科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36例,统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LDVT的比例为8.4%,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IHSS评分、血D2聚体水平及糖尿病是急性脑梗死发生LDVT的危险因素。与非LDVT组相比,LDVT组的患者发病1个月之内死亡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LDVT概率较高,NIHSS评分及糖尿病是脑梗死合并LDVT的危险因素,而D2聚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LDVT存在一定预测价值。 陈左然 陈书阁 董立平 石富铭关键词:脑梗死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颈动脉斑块分布、性质及狭窄程度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颈动脉斑块分布、性质及狭窄程度与脑梗死的相关关系。方法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随机选取6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60例无脑梗死病史患者(对照组)。二组患者均行颈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观察比较二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分布、性质及狭窄程度。结果脑梗死组有47例患者检出各种类型的斑块共139处,其中软斑块45处(32.4%),钙化斑块28处(20.1%),混合斑块66处(47.5%),而对照组有18例患者检出各种类型的斑块共31处,其中软斑块4处(12.9%),钙化斑块19处(61.3%),混合斑块8处(25.8%),脑梗死组患者的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二组患者斑块最好发部位均为颈总动脉,二组患者斑块分布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脑梗死组有42例患者发现颈动脉狭窄134处,其中轻度狭窄36处(26.9%),中度狭窄45处(33.6%),重度狭窄34处(25.4%),血管闭塞8例(6.0%),而对照组有11例患者发现动脉狭窄21处,其中轻度狭窄19处(90.5%),中度狭窄2处(9.5%),脑梗死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性质和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脑梗死具有密切相关性。 段春苗 石富铭关键词: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狭窄 脑梗死 CT 脑出血急性期血压控制的作用分析与研究 2017年 目的研究脑出血急性期血压控制的作用。方法选取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两组,常规组单纯给予常规治疗,血压控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用压宁定控制血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再出血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7d患者血压水平、NIHSS评分的差异。结果血压控制组患者脑出血治疗效果为97.50%,高于常规组的75.00%,P<0.05;血压控制组再出血发生率5.00%低于常规组(25.00%),P<0.05;治疗前两组血压水平、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血压控制组血压水平、NIHSS评分降低幅度更大,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血压控制的作用确切,可有效改善病情,减少再出血发生,促进患者血压水平的降低和神经功能的改善。 段春苗 石富铭关键词:脑出血急性期 血压控制 抗血小板药物对急陛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的影响 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急性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氯吡格雷组,阿司匹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拜阿司匹林0.1g,每天一次,氯吡格雷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mg,每天一次。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14天测定血浆LPA。另设正常对照组50名,均为我院健康体检者。结果脑梗死组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80±0.87μmol/L vs 2.85±0.65μmol/L,P<0.01);与治疗前相比,阿司匹林组和氯吡格雷组治疗后LPA水平均明显降低(3.26±0.50μmol/L vs 3.79±0.83μmol/L,P<0.01;3.06±0.69μmol/L vs 3.82±0.90μmol/L,P<0.01),但氯吡格雷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中LPA水平高于正常人;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均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LPA,其中氯吡格雷较阿司匹林更明显。 石富铭 陈书阁 李险峰 邸明明 董立平 张丽文 王铁军 王金梅 段舂苗 陈左然 张爽关键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氯吡格雷 溶血磷脂酸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