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燕
- 作品数:12 被引量:5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肿瘤坏死因子的研究
- 1996年
-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肿瘤坏死因子的研究赵青李树浓梁晓燕国内外一些学者都是从总体上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及其单个核细胞TNF的诱生水平的检测对再障与TNF的关系进行研究,且各家报道的结果也不一致。为进一步探讨再障...
- 赵青李树浓梁晓燕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肿瘤坏死因子
- 再生障碍性贫血18例患者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及其意义的探讨
- 1996年
- 对1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外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NF-α诱生水平进行检测,发现部分患者其外周血清TNF-α及其PBMCTNF-α诱生水平均升高;而另一部分患者则不升高.提示再障可能存在其外周血TNF-α升高与不升高两类,且发现前类患者血清对人骨髓CFU-GM有明显抑制作用,而使用TNF-α单克隆抗体中和后这种抑制作用明显减弱,甚至表现为集落刺激活性.提示前类再障患者血清中的集落抑制物可能主要为TNF-α。
- 赵青李树浓梁晓燕
- 关键词:贫血肿瘤坏死因子-Α
- 含人胚胎骨髓基质细胞层体系对脐血造血干/祖细胞的扩增效果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研究含人胚胎骨髓基质细胞层体系对脐血造血干/祖细胞的扩增效果。方法分别建立人胚胎骨髓基质细胞层(FBMSCL)和成人骨髓基质细胞层(ABMSCL),观察他们单独及其与造血生长因子(HGFs)联合,在不同时间(第10、21、30、38天)对脐血CD+34细胞、CD+34CD-38细胞、粒单系祖细胞(CFUGM),多向祖细胞(CFUGEMM),早期红系祖细胞(BFUE)的扩增作用。结果(1)人胚胎骨髓基质细胞(FBMSC)单独作用及其与HGFs[包括脐血浆、干细胞因子(SCF)、IL3、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联合作用于CD+34细胞、集落形成细胞(CFCs),其扩增效果均优于成人骨髓基质细胞(ABMSC)。(2)FBMSC+HGFs在其扩增高峰(第30天)所扩增的早中期祖细胞的百分含量明显高于ABMSC+HGFs在其扩增高峰(第30天)所扩增的早中期祖细胞百分含量。(3)FBMSC+HGFs扩增CD+34CD-38细胞达3倍,ABMSC+HGFs对CD+34CD-38细胞数量起维持作用,当扩增到第5~6周,CD+34CD-38?
- 苏瑞军黄绍良周敦华李树浓梁晓燕
- 关键词:骨髓细胞贫血FANCONI贫血
- COnA、LPS对脐血细胞胞浆游离钙浓度的影响被引量:3
- 1995年
- 本文应用Fura-2荧光测定技术,检测9例脐血细胞在ConA、LPS作用下胞浆游离钙离子浓度(cytosolicfreecalciumconcentration[Ca ̄(2+)]i)的改变。结果如下:10μg/mlConA和10μg/mlLPS分别使血细胞[Ca ̄(2+)]i增加1.75±0.59倍及1.64±0.59倍,(P<0.01)但两者的作用比较,无显著差异。本文还对Fura-2荧光测定[Ca ̄(2+)]i的实验条件进行了讨论。
- 张秀明梁晓燕李树浓
- 关键词:胎盘血伴刀豆球蛋白
- 雷公藤延长小鼠同种心脏移植存活时间及其机制的研究——抑制细胞活性的作用
- 1989年
- 雷公藤制剂在国内越来越广泛被应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皮肤病等。实验研究证明,它能抑制细胞和体液免疫。本实验目的,是观察雷公藤对小鼠半心移植物存活时间的影响,同时观察受体的抑制细胞活性,以探讨其延长移植物存活期的可能机制。 实验在小鼠中进行,供心为BALB/C新生幼鼠。
- 李树浓赵波梁晓燕
- 关键词:存活时间心脏移植雷公藤制剂雌鼠幼鼠移植物
- 雷公藤对Ly—22.2^+细胞(抑制性T淋巴细胞)的激活作用被引量:19
- 1996年
- 本文用单克隆抗体观察了雷公藤对小鼠脾脏的Thy─1 ̄+细胞、L3、T_4 ̄+细胞、Lyt─2.3 ̄+细胞和Ly─22.2 ̄+细胞(抑制性T淋巴细胞,Ts)的影响,发现Lvt─2.3 ̄+细胞增多的同时(P<0.01),Ly─22.2 ̄+细胞明显增加,L3T_4 ̄+细胞/Lyt─2.3+细胞(即Th/Ts)明显下降(P<0,05),而Thy─1 ̄+和L3T_4 ̄+细胞比例不变,表明雷公藤在小鼠体内直接激活脾脏Ts,而发挥其免疫抑制作用。
- 吴俊梁晓燕杨奕李徐哲陈俊李树浓
- 关键词:雷公藤T淋巴细胞抑制细胞中药药理学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
- 1997年
- 使用缝隙点样来交技术对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外用血单个核细胞(PBMC)肿瘤坏死困子-α(TNF-α)的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发现,部分再障病人其PBMCTNF-αmRNA水平升高,且其外周血TNF-α含量亦趋于升高.而另一部分病人则与正常人接近,提示再障可能存在TNF-α升高与不升高两种类型。
- 赵青李树浓梁晓燕
- 关键词:贫血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表达
- 麻疹疫苗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及其免疫机理探讨被引量:2
- 1993年
- 作者于1989年6月至1991年3月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治疗63例小儿哮喘,获近期控制23例,显效19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88%。临床分型有效率:外源型75%,内源型100%,混合型90.9%,各型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于治疗前后检测外周血CD_3^+细胞、CD_4^+细胞、CD_8^+细胞及Ts抑制活性,结果显示治疗前后各项免疫指标无变化,提示麻苗治疗效应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和抑制性细胞的功能无关,其作用机制有待有一步研究。
- 麦贤弟黄绍良张影美梁晓燕曾炯权张秀明李树浓
- 关键词:麻疹疫苗哮喘淋巴细胞免疫学
- 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透射电镜观察被引量:2
- 1994年
- BALB/c小鼠接受H-2相同、MIS不同的DBA/2小鼠胸腺和淋巴结淋巴细胞后,诱导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动物模型。本研究是通过对该模型小鼠骨髓小粒进行的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再障鼠造血细胞明显减少,间质水肿,出血,血窦明显增宽,窦壁断裂,内皮细胞、外膜网状细胞及吞噬细胞均出现细胞器损伤,各级溶酶体增多,此改变持续存在。单纯照射对照组的早期变化与再障组相似,第8天后开始出现恢复,12天已基本正常。单纯输免疫细胞组则自始至终没有类似改变。作者认为,此模型的发病机理与放射和免疫细胞双因素同时作用后引致造血微环境损伤有关。
- 梁晓燕李树浓陈俊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微环境透射电镜
- 术前输注供者CD80^(low)/CD86^(low)树突状细胞,延长小鼠同种异体移植心脏存活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 :应用B7- 1和B7- 2反义寡核苷酸 (ASB7- 1/ASB7- 2oligo)抑制CD80 (B7- 1)、CD86 (B7- 2 )在供体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 (DC)上的表达 ,观察这类DC对同种异体小鼠心脏移植存活时间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方法 :小鼠B7- 1和B7- 2反义寡核苷酸在lipofectamine协助下分别转染供体鼠C5 7BL/10J(B10 )小鼠骨髓DC ,流式细胞仪检测其CD80 /CD86的表达 ,证实为CD80 low/CD86 low。将各组DC经尾静脉输注到受体小鼠C3H/HeJ(C3H)体内 ,1周后进行心脏移植术 ,观察存活时间 ;体外实验观察各组DC对同种异体T细胞的激活作用 ,包括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细胞毒性效应、及IL - 2的产生。结果 :ASB7- 1和ASB7- 2分别显著抑制DC表达CD80 /CD86 ;转输这些CD80 low/CD86 lowDC可使小鼠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显著延长 ,分别为 (18.6± 0 .89)d和 (2 3.6 7± 10 .73)d ,与转输成熟骨髓DC(IL - 4DC)组和生理盐水注射组(6 .2 2± 0 .97)d、(11.17± 1.72 )d比较 ,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 ;CD80 low或CD86 lowDC对异体T细胞激活作用较弱 ,表现为T细胞增殖能力、IL - 2产生及细胞毒杀伤均明显低。结论 :应用反义寡聚核苷酸转染供者DC ,降低其CD80或CD86的表达 ,可以抑制供者特异性的免疫应答 ,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
- 梁晓燕陈宗佑钱诗光李树浓
- 关键词:移植免疫学树突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