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茜芳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市二龙路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西城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3篇骶管
  • 3篇骶管阻滞
  • 3篇肛肠
  • 3篇肛肠手术
  • 2篇舒芬太尼
  • 2篇麻醉
  • 2篇芬太尼
  • 1篇低浓度
  • 1篇低浓度罗哌卡...
  • 1篇心率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投与系统
  • 1篇异丙酚
  • 1篇异丙酚靶控
  • 1篇异丙酚靶控输...
  • 1篇镇静药
  • 1篇镇痛

机构

  • 4篇北京市二龙路...
  • 2篇北京市第六医...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作者

  • 6篇杨茜芳
  • 3篇袁建虎
  • 2篇卢记明
  • 2篇章强
  • 1篇陈林
  • 1篇赵旭光
  • 1篇候燕
  • 1篇梁芬
  • 1篇申元元
  • 1篇李天佐
  • 1篇王希
  • 1篇叶明
  • 1篇张旭光

传媒

  • 2篇北京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肛肠手术后可行走镇痛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用于肛肠术后的镇痛效果,探讨可行走镇痛的罗哌卡因最适宜浓度。方法选择择期肛肠手术患者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A组为0.075%罗哌卡因组,B组为0.10%罗哌卡因组,C组为0.15%罗哌卡因组,三组均复合0.4μg/mL舒芬太尼。采用负荷量-持续背景剂量-PCA量(LCP)的给药模式。参数设置:三组均为负荷剂量5mL,背景输入量4mL/h,PCA剂量4mL,锁定时间45min。观察各组镇痛效果、运动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VAS评分A组显著高于B、C组;Bromage评分C组显著高于A、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三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0.10%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舒芬太尼最适用于肛肠术后镇痛,既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又能使病人术后可行走且不良反应少。
杨茜芳
关键词: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肛肠手术
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在老年男性膀胱镜检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8年
将54例接受膀胱镜检查的老年男性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8例。A组手工注射异丙酚2mg/kg,速度20 mg/10 s;B、C组分别以异丙酚初始血浆靶浓度3μg/ml和5μg/ml靶控注射,术中根据脑电双频谱指数(B IS)每次加减靶浓度0.3μg/ml或追加异丙酚20 mg/次。与术前相比,各组术中最低SBP均显著下降(P均〈0.05),A组最低DBP、HR、SpO2和C组SpO2显著降低(P均〈0.05);A组术中最低SBP、HR、SpO2较B组显著降低(P均〈0.05);B组下颌松弛指数(SR I)明显低于A、C组(P均〈0.05),B组麻醉起效时间慢于A、C组(P均〈0.05),术后清醒时间快于C组(P〈0.05),三组离院时间(TLH)相近。认为在B IS指导下,血浆靶浓度3-5μg/ml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患者的循环呼吸抑制轻微,术后苏醒迅速,用于老年男性患者硬性膀胱镜检查是安全、可行的。
卢记明章强陈林申元元杨茜芳候燕梁芬赵旭光
关键词:异丙酚药物投与系统催眠药镇静药膀胱镜检查
硝普钠复合美托洛尔控制性降压用于鼻窦内窥镜手术的临床观察
2005年
杨茜芳卢记明章强
关键词:鼻窦内窥镜手术控制性降压美托洛尔硝普钠血流动力学减慢心率
不同麻醉方法在非住院肛肠手术的应用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 探讨改良骶管阻滞、骶管阻滞复合镇静、静脉全身麻醉和吸入全身麻醉用于非住院肛肠手术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择期ASAⅠ~Ⅲ级行非住院手术治疗的肛肠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骶管阻滞组(Ⅰ组)、骶管阻滞+镇静组(Ⅱ组)、静脉全麻组(Ⅲ组)、吸入全麻组(Ⅳ组)。结果 Ⅰ组、Ⅱ组各观察时点MAP与基础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5时的HR较T1时降低(P〈0.05)。Ⅲ组和Ⅳ组T2和T5时MAP、HR均显著低于T1时(P〈0.05)。改良骶管阻滞成功率为95%(57/60)。4组PACU停留时间分别为(40.2±8.5)min、(45.7±9.8)min、(42.3±9.9)min、(43.5±10.2)mi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离院前疼痛VAS评分各组均〈3分。结论 改良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镇静麻醉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可作为非住院肛肠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喉罩静脉或吸入全身麻醉可作为有益补充。
袁建虎李天佐杨茜芳叶明张旭光
关键词:非住院手术肛肠手术骶管阻滞喉罩
3681例肛肠手术改良骶管阻滞效果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分析改良骶管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 3681例行改良骶管阻滞的患者,俯卧或侧卧位下用带7号针头的5ml注射器穿刺,突破骶尾韧带,回抽无血液无脑脊液,注药阻力小,患者局部或放射状酸麻胀感,皮下无气肿即可判断为穿刺成功,一次性注入1%利多卡因15~20ml及0.375%~0.5%罗哌卡因5~10ml,总量约25ml,记录麻醉平面、麻醉效果分级等,常规监测血压(BP)、脉搏(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心电图(ECG)等,咪达唑仑镇静至RamsayⅢ~Ⅳ级。结果麻醉效果达Ⅰ级者2869例(77.94%)、Ⅱ级者597例(16.22%),共3466例,总成功率为94.16%;轻度局麻药毒性反应反应176例(4.78%)。结论改良骶管阻滞麻醉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可作为肛肠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何金哲袁建虎杨茜芳
关键词:骶管阻滞肛肠手术麻醉
小剂量舒芬太尼辅以骶管阻滞临床观察
2010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辅以骶管阻滞下肛肠手术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骶管阻滞下肛肠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每组60例,两组均联合应用小剂量咪达唑仑。观察两组患者术中镇静效果,记录各观察时刻生命体征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各观察时刻生命体征比较无统计学意义,S组镇静效果优于F组,不良反应发生少于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辅以骶管阻滞更安全、有效。
杨茜芳袁建虎王希
关键词:神经传导阻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