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永春

作品数:12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8篇电图
  • 8篇心电
  • 7篇心电图
  • 5篇心病
  • 5篇冠心病
  • 3篇动态心电图
  • 2篇动脉
  • 2篇心肌
  • 2篇心肌缺血
  • 2篇缺血
  • 2篇房颤
  • 2篇肺动脉
  • 2篇肺动脉高压
  • 2篇肺动脉高压患...
  • 1篇动态心电图诊...
  • 1篇对心
  • 1篇心电监测
  • 1篇心电描记
  • 1篇心电描记术
  • 1篇心电图ST段...

机构

  • 12篇赣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2篇杨永春
  • 4篇刘丽丽
  • 3篇唐芳
  • 3篇廖红英
  • 3篇李慧敏
  • 2篇刘丽敏
  • 1篇黎燕群
  • 1篇杨康骅
  • 1篇于小洪
  • 1篇尹晓姝
  • 1篇张志英

传媒

  • 4篇赣南医学院学...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07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远程心电监测在房颤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2020年
目的探讨远程心电监测在房颤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接受房颤筛查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实施24 h远程实时监护及常规动态心电图检查,以超声心动图为金标准,比较远程心电监测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房颤的诊断效能,分析远程心电监测在房颤诊治中的临床意义。结果两种方式检查房颤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程心电监测检查房颤的准确度高于常规动态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内44例房颤患者发生151次阵发性房颤,其中112次(74.17%)由房性早搏触发,17次(11.26%)由窦性心动过缓触发,15(9.93%)次由房早二三联律触发,4次(2.65%)由短阵房性心动过速触发,3次(1.99%)由成对房早诱发。结论远程心电监测对房颤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优于常规动态心电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房颤;远程心电监测提示房颤多由房性早搏触发,应引起重视。
刘丽丽杨永春李慧敏
关键词:房颤远程心电监测检出率
静息心电图QRS波在评估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心功能中的价值
2024年
目的 分析冠心病三支病变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静息心电图QRS波特征,探讨其评估心功能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诊断为冠心病三支病变的159例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发生心功能不全将其分为A组(冠心病三支病变合并心功能不全)和B组(单纯冠心病三支病变),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等检查,比较其临床资料和QRS波特征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依据患者是否发生心功能不全将其分为A组94例和B组65例。A组患者的年龄≥60岁比例、心率、QRS波额面电轴偏转角度>68°的比例和QRS波时限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高血压、破裂QRS波群(fQRS)和QRS波终末切迹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心率≥79次/分、高血压、fQRS、QRS波终末切迹、QRS波时限≥113.78 ms是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静息心电图的QRS波群可有效反映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其中fQRS、QRS波终末切迹和QRS波时限可作为评估患者心功能的指标。
杨永春高慧兰
关键词:静息心电图QRS波冠心病三支病变心功能
赣州市章贡区重点中学心理辅导需求情况调查分析
2007年
刘丽敏钟秋园杨永春于小洪王玲王德亮周玉兰
关键词:心理辅导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身心发展
冠心宁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及心室重构指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冠心宁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及心室重构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本院2021年8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冠心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指标[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室重构指标[心排血量(CO)、心率(HR)、E峰/A峰比值(E/A)]水平,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同时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指标均明显降低,同时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心室重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心CO、E/A均升高,HR均降低,同时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共9例(22.50%)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治疗期间共8例(20.00%)发生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宁可减轻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反应,改善心室重构指标水平,减轻临床症状,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高慧兰杨永春刘芳
关键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冠心宁炎症指标心室重构
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特点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特点。方法:对我院2019年3月—2020年6月期间50例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DCG)监测结果显示共发生心肌缺血311振次,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41例,发生264振次(84.89%),有症状性心肌缺血9例,发作47振次(1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短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性心肌缺血6∶00—12∶00发作147振次(55.68%),0∶00—6∶00发作22振次(8.33%),6∶00—12∶00发作次数最多,0∶00—6∶00发作次数最少;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T段降低时,患者心率明显上升,同发作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可作为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的有效手段,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监测和预防有积极意义。
杨永春廖红英唐芳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远程心电监测系统在阵发性房颤监测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远程心电监测系统在阵发性房颤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该院收治的9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应用远程心电监测系统进行检查,对照组应用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组心率、PR间期、QRS时限、QT间期、QRS振幅、Ⅰ导联T波振幅。比较有症状阵发性房颤患者与无症状阵发性房颤患者合并窦性心律的情况。比较两组阵发性房颤复发检出率、无症状阵发性房颤检出率。结果研究组Ⅰ导联T波振幅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例患者中共检出有症状阵发性房颤患者68例,无症状阵发性房颤患者22例,有症状阵发性房颤患者中窦性心律7例(10.3%),无症状阵发性房颤患者中窦性心律4例(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阵发性房颤复发检出率、无症状阵发性房颤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心电图检查相比,远程心电监测系统的实时监测功能可早期诊断无症状阵发性房颤,早期评估复发情况,从而使临床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治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杨永春廖红英尹晓姝
关键词:阵发性房颤心电图
抚触对婴儿神经精神及体格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杨永春刘丽敏
关键词:婴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神经精神专业医务人员婴儿抚触正常婴儿
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效果及相关病症发病准确率。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在同期(间隔小于1周)分别接受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方法诊断患者心肌缺血阳性率和心律失常效果以及相关病症发病准确率。结果动态心电图诊断患者心肌缺血阳性率、心律失常率、心律失常异性指标以及相关病症发病准确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阳性率和心律失常效果以及相关病症发病准确率高于常规心电图。
杨永春刘丽丽桂金杰李慧敏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男性与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心电图特征与肺血管阻力、平均肺动脉压力和心脏指数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男性与女性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H)患者心电图特征及与肺血管阻力(PVR)、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和心脏指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我院105例原发性PH患者临床资料,按性别不同分为两组,男55例,女50例。分析不同性别PH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和右心导管结果,并分析心电图与PVR、mPAP、心脏指数的关系。结果:男性组心电图QRS时限、V5导联S波幅高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H患者的心电图中,QRS波的电轴和V1导联的R波振幅与PH患者的PVR呈正相关关系,V1导联的S波振幅与PH患者的PVR呈负相关(P<0.05),V1导联的R波幅与男性PH患者的PVR呈正相关(P<0.05),V5导联的S波幅与女性PH患者的PVR呈正相关(P<0.05);V1导联的R波幅与PH患者的mPAP呈正相关,V1导联的S波幅与PH患者的mPAP呈负相关(P<0.05);心电图中的QRS电轴、V1导联的R/S与男性PH患者的mPAP呈正相关,V5导联的S波幅与女性PH患者的mPAP呈正相关(P<0.05);心电图中V1导联的S波幅与PH患者的心脏指数呈正相关,QT间期与男性PH患者的心脏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不同性别PH患者的心电图QRS时限、V5导联的S波幅存在一定差异,且不同性别患者的心电图与PVR、mPAP和心脏指数的相关性存在一定差异。
杨永春黎燕群唐芳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肺血管阻力心脏指数性别因素
动态心电图结合运动平板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结合运动平板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实施意义。方法选取赣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3月~2019年7月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结合运动平板试验,分析两种不同诊断方式的效果。结果联合检测的诊断结果为真阳性45例,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诊断真阳性40例。联合检查时诊断符合率和灵敏度高于动态心电图检查,漏诊率低于动态心电图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结合运动平板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符合率和灵敏度高的特点,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杨永春廖红英唐芳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冠心病漏诊率符合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