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荣
- 作品数:50 被引量:252H指数:10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理学社会学更多>>
- 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分数表征转化能力的调查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分数表征是分数概念学习的一部分,也是概念理解的重要方法.分数表征包括面积表征、集合表征、数轴表征和符号表征等,这4类表征及其转化与分数概念理解紧密相连,对分数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改编Kurt和Cakiroglu的分数表征转化测试工具,研究者调查了247名5年级学生和264名6年级学生的分数表征转化能力.调查发现小学生在数轴表征和假分数表征相关转化问题上表现较差,不能很好地理解面积(集合)表征与数轴表征的区别.此外六年级学生数轴表征转化能力较五年级有显著提升.建议教师应该重视分数多元表征的教学尤其是数轴表征和假分数表征的教学,通过分数表征转化任务帮助学生建立起全面的分数表征系统和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分数概念的发展.
- 郭萌熊妍茜杨新荣陈朝东
- 关键词:数轴小学生
- 台湾普通高级中学数学科课程纲要解析被引量:2
- 2009年
- 21世纪以来,由于科技和数学自身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地的数学课程都经历了种种改革.相应的,台湾地区也相继颁布了各个学段的数学课程改革方案.对于高中阶段,2004年台湾地区颁布了《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暂行纲要》(该纲要于2006年8月1日起由高一逐年实施)且于同年开始着手对该纲要逐步进行修订.对于该纲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科而言,
- 杨新荣李忠如
- 关键词:学科课程数学课程改革
- 21世纪国际教师知识研究的热点与前沿进展--基于2000-2019年国际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分析SSCI数据库中收录的2000年以来有关教师知识研究的文献,绘制了教师知识研究热点的时间线图谱,文献的关键词频次突现图谱。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国际教师知识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教师信念与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教师知识与学生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学科教学知识与教师专业学习、教师知识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科学教师的知识等五个方面。研究结果同时表明,稳健型前沿主要包括:1)母语教师知识(如语文教师知识的内涵界定)以及二语教师知识研究(如实践知识);2)数学教师知识的研究(如数学教师知识的测试);3)教师培训对教师知识的影响。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当前国际学者越来越注重对科学教师知识以及教师知识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研究。近年来,运用心理和教育测评技术开发教师知识测试工具以及从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对教师专业素养进行研究已成为国际教师知识研究的新的热点。由此,对于我国研究者而言,就不能仅限于从理论层面探讨教师知识的内涵,而应注重教师知识研究内容的多元拓展,开发具备高信效度的适合中国教学实际的教师知识测试工具,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实证探索我国教师知识对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的影响,以及基于我国实际探索提升教师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 杨新荣熊勤梁贯成
- 关键词:教师知识文献计量分析
- 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续)
- 2009年
- 3.2“选修”部分内容的比较分析
对于“选修”部分,两个标准中的内容都可以进一步理解成“必选”和“任选”两部分.首先对“必选”部分进行比较:
- 杨新荣李忠如
-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选修
- 多版本高中数学教材统计思维水平和复杂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培养学生统计思维已成为当前国际统计教育讨论的焦点,而教材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源是培养统计思维的重要载体。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的方法,基于统计活动视角比较分析人教A版、北师大版、湘教版三版高中新数学教材呈现的统计思维水平和复杂性发现:三版教材都重视“提出统计调查问题”“分析数据”“解释结果”过程,但在“收集或考虑数据”过程提供的学习机会较少;各过程下不同水平的统计思维均有呈现,但水平分布不均衡;都比较重视各过程统计思维的协同作用,但没有考虑各过程之间的实质性关联。据此,提出以下建议:全面均衡各过程统计思维发展机会,均衡统计思维的水平分布,合理、适度配置高复杂性任务,加强信息技术的融入。
- 李小双杨新荣
- 关键词:统计活动统计思维高中数学教材
- 国际民俗数学研究:特点、趋势及启示被引量:11
- 2011年
- 本文主要研究2000年以来国际民俗数学研究者所开展的研究的特点和趋势。主要包括在不同文化族群开展的田野研究、民俗数学在课堂教学及数学课程设置和教师教育中的运用等。基于国际民俗数学研究的特点和趋势,结合我国民族数学教育研究现状,从注重实证研究、加强成果运用、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有关启示。
- 杨新荣宋乃庆
- 国外数感研究评析及启示被引量:12
- 2015年
- 数感是国外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十个核心概念之一。数感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在信息加工理论视角下,数感是一种对数量非精确、快速的知觉过程。在整合国外数感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数感四面体结构模型。未来需要注重数感的本土化研究,完善数感的测评方法,优化数感的课程设计,开展数感的教学实验研究。
- 霍雨佳郭成杨新荣
- 关键词:数感测评课程设计
- 核心素养理念下中、新、日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比较研究
- 2022年
- 一、问题提出课程目标是构成课程内涵的第一要素,是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期望在特定阶段发展学生品德、智力、体质、素养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1]。课程内容的设计和课程实施都以对课程目标的学习、认识及变通把握为前提[2],课程目标是形成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决定课程改革与实施的具体走向[3]。当前,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已成为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共同目标。
- 方晓琴王利杨新荣
- 关键词:课程内涵课程实施小学数学课程课程目标数学教育改革
- 3~6年级儿童整数数量表征与分数数量表征的关系被引量:9
- 2014年
- 研究主要探讨了整数数量表征和分数数量表征的关系以及年级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实验对155名三至六年级儿童进行0~1分数数字线估计任务和0~1000整数数字线估计任务的测量。结果发现:(1)对于整数数字线估计,所有年级儿童均主要采取了线性表征;(2)对于分数数字线估计,五六年级儿童主要采取了线性表征,三四年级儿童没有明显的线性表征或对数表征的倾向;(3)整数数量表征和分数数量表征呈显著正相关,不过年级对两者的关系产生了影响,表现在只有五六年级儿童的整数数字线估计对分数数字线估计有显著预测作用。
- 张丽卢彩芳杨新荣
- 小学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的接受度
- 2008年
- 教师是否接受新课程,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对课程改革的非金钱成本效益、课程的实用性、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关心事项、学校对教师的支持、校外对教师的支持等5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的接受态度均有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的接受情况良好,在影响教师接受度的5个方面中教师对课程改革的非金钱成本效益接受情况最好,而校、内外的支持是最差的.
- 付天贵杨新荣
- 关键词:教师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