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庆堂
- 作品数:31 被引量:107H指数:5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包头市医药卫生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CAD/CAM导板在上颌后牙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评价基于临床CT数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CAD/CAM)导板在上颌后牙种植修复中的定位精度。方法:通过对16例患者上颌骨进行CT扫描,基于CT数据设计和制作黏膜支持式CAD/CAM种植导板,并在种植导板辅助下于缺牙区不翻瓣植入20枚柱状软组织水平种植体,再次行CT扫描,采用点对点配准技术实现扫描前后的CT三维重建模型配准,测量实际种植体位置与虚拟放置种植体位置间的偏离值。结果:在CAD/CAM种植导板辅助下,20枚种植体平均头部偏差量为1.19mm±0.02mm,颊舌向和近远中向以及牙合龈向偏离值分别为0.53mm±0.04mm、0.42mm±0.03mm和0.30mm±0.04mm。尾部偏差量为1.03mm±0.06mm,角度偏差量为0.73°±0.64°。经统计学检验,种植体头部偏离值在颊舌向、牙合龈向的偏离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近远中向的偏离值较其他2个方向略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种植体头部偏离值分别在颊舌向、近远中向、牙合龈向偏离值都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CAD/CAM导板辅助下,上颌后牙区植入种植体精度较高;种植导板对种植体植入后的整体角度偏离影响较为明显;并且在三维方向上种植体头部在近远中方向的偏离对整体头部的偏离影响较大。
- 王宏远缪羽安婧薇曹庆堂
- 关键词:牙列缺损
- 后牙缺失小间隙的局部义齿设计
- 2001年
- 彭湘闫翠萍曹庆堂
- 关键词:后牙缺失义齿
- CBCT在口腔种植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前种植义齿已经成为缺牙修复的首选方法之一。经过近十几年的学习和研究,我国口腔种植学进入了飞速发展并走向成熟阶段。新型影像学检查手段的出现,更是有力的推动了种植学的快速发展。锥形束CT的应用,不仅使检查时间大大缩短,分辨率明显提高,三维重建图像更为清晰准确,而且,随着软件功能的改进,临床医师可以直接进行种植区骨密度的评估,种植计划的制定以及种植导板的制作等等。现就锥形束CT在口腔种植学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 刘格兵曹庆堂
- 关键词:口腔种植锥形束CT骨密度
- 手术显微镜辅助下疑难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比较分析手术显微镜辅助下治疗五种疑难根管的疗效。方法收集2003年7月至2004年12月连续在我院确诊治疗的疑难根管共计359个,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两组,显微根管治疗者为治疗组,计180个;传统治疗者为对照组计179个。对两组中的钙化不通根管、器械折断根管、MB_2根管、"C"形根管和再治疗根管的成功率,从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两方面作以分析比较。结果从统计学意义分析,治疗组钙化不通根管、器械折断根管、MB_2根管、"C"形根管和再治疗根管的成功率分别是68.18%、71.43%、70.00%、83.33%和80.39%,比对照组相应疑难根管的成功率分别为13.33%、16.67%、25.00%、22.73%和38.4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是21.607、23.572、8.120、19.100和20.488,P分别是0.000、0.000、0.004、0.000和0.000.均P<0.01),从临床意义分析,钙化不通根管,器械折断根管,MB_2根管、"C"形根管和再治疗根管,其RR分别是0.3671、0.3429、0.4000、0.2157和0.3187,均RR<1;RRR分别是0.6329、0.6571、0.6000、0.7843和0.6813,均RRR>0;ARR分别是0.5485、0.5476、0.4500、0.6060和0.4193,均ARR>0,提示显微镜辅助下根管治疗可减少失败率,有利于患者。钙化不通根管、器械折断根管、MB_2根管、"C"形根管和再治疗根管,其NNT分别是1.8232、1.8262、2.2222、1.6502和2.3849,说明应用显微根管治疗.为治疗成功1个上述各种疑难根管,分别需治疗2、2、3、2和3个疑难根管。结论显微镜辅助治疗五种疑难根管成功率比传统治疗高。
- 缪羽杨生李利黄沙日娜张赫曹庆堂
- 关键词:手术显微镜临床疗效评价病例
- 游离端缺失伴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三种修复方案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比较套筒冠、精密附着体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KennedyⅠ、Ⅱ类牙列缺损伴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老年患者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方法:选取游离端缺失伴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共190例,其中63例行圆锥形套筒冠修复,51例行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76例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戴修复体后1、3、6、12、18、24、30、36个月复查,评价咀嚼效率、成功率、稳固性、患者满意率。结果:咀嚼效率依次为91.5%、86.8%、76.4%;成功率依次为96.4%、85.4%、79.1%;稳固率依次为96.4%、84.7%、68.3%;满意率依次为96.4%、84.7%、69.6%。咀嚼效率组间比较结果为X^2=6.38,P=0.03。结论:KennedyⅠ、Ⅱ类牙列缺损伴中度慢性牙周炎,套筒冠修复游离端缺失患者效果较精密附着体以及可摘局部义齿更为理想。
- 王宏远刘格兵邵文俭张永清曹庆堂
- 关键词:游离端缺失套筒冠精密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慢性牙周炎
- 种植体周围袋中福赛类杆菌的PCR检测及临床意义
- 2012年
- 目的:探讨福赛类杆菌在牙周健康者龈沟液中、慢性牙周炎病人牙周袋内、种植体周围炎病人种植周围袋内的含量及其与感染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58名牙周健康者、60例慢性牙周炎病人、56例慢性种植体周围炎病人龈下菌斑,采用免疫荧光定量16S RNA PCR方法检测福赛类杆菌的含量与分布。结果牙周健康者龈沟内福赛类杆菌的检出率为8.62%,平均Ct值为0.0122±0.0000;慢性牙周炎病人龈下菌斑福赛类杆菌的检出率为81.67%,平均Ct值为0.0356±0.0018;慢性种植体周围炎病人龈下菌斑赛类杆菌的检出率为85.71%,平均Ct值为0.0563±0.0021。结论:种植体周围炎、慢性牙周炎的发生与福赛类杆菌的感染有相关性,种植体周围炎、慢性牙周炎的发病机理可能相一致。
- 王海涛隋素琴白燕张晓敏杨慧曹庆堂
- 关键词:种植体周围炎聚合酶链反应
- 以提高临床技能为核心 创建口腔本科实践教学特色
- 2009年
- 白燕宋艳红李利缪羽曹庆堂
- 关键词:口腔医学实践教学
- 平阳霉素化疗与口腔鳞癌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 目的:本试验通过对口腔鳞癌组织(OSCC)化疗前后,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进行检测,观察化疗药物平阳霉素对口腔鳞癌mdr1表达的影响,探讨平阳霉素与口腔鳞癌化疗耐药性之间的关系.结论:口腔正常粘膜部分存在原发性mdr...
- 曹庆堂
- 关键词:口腔鳞癌多药耐药基因诱导化疗平阳霉素
- 文献传递
- 不同冠根比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临床上,在骨高度不足的缺牙区进行种植修复时,为保证正常的牙合曲线,冠高度增加明显,冠高度的增加是否会影响骨质吸收。方法:在建立上颌第一磨牙的有限元模型后,保留颈部以上部分,利用软件模拟出4种高度的牙冠模型。利用SolidWorks 12.0软件直接创建并模拟植入Straumann标准型种植体,完成牙冠修复,使用Ansys14.5有限元分析插件对模型进行应力分析。针对这四种情况,分别在中央窝行垂直加载300N和功能尖斜向加载150N的力量,观察每种状态下种植体周围骨质的应力分布状况,同时利用统计学软件统计四组模型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各组种植体在垂直载荷下和斜向载荷下,种植体周围皮骨质应力峰值多集中在种植体颈部的区域,种植体周围松质骨的应力峰值多集中在种植体颈部或根尖1/3的区域。无论是垂直加载下还是斜向加载,皮质骨的应力峰值与松质骨的应力峰值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斜向载荷下皮质骨的应力峰值与垂直载荷下皮质骨的Von-Mises应力峰值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松质骨之间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种冠高度模型的骨质应力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种植体受力时,斜向应力对骨质的影响高于垂直向力;冠高度的增加对种植体周围的骨质无影响。
- 孙蕊曹庆堂王宏远
- 关键词:种植体应力分布
- 种植牙软组织美学处理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6年
- 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成熟发展,种植体义齿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且取得理想的稳定的临床效果。然而,随着审美层次提高,人们希望能得到更加自然美观的修复效果,对口腔种植修复效果的期望值亦不断提高。本文旨在探讨应用种植义齿修复上颌前牙美学区缺失牙,以恢复其功能和美学效果做一综述。
- 连毅达曹庆堂
- 关键词:种植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