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红亮

作品数:37 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心脏
  • 13篇婴幼
  • 13篇婴幼儿
  • 13篇先天性
  • 12篇体外循环
  • 12篇外循环
  • 12篇先天
  • 12篇先天性心脏
  • 12篇先天性心脏病
  • 11篇动脉
  • 11篇心脏病
  • 11篇手术
  • 8篇婴儿
  • 7篇外科
  • 5篇室间隔
  • 5篇室间隔缺损
  • 5篇缩窄
  • 5篇缺损
  • 5篇主动脉
  • 5篇主动脉缩窄

机构

  • 36篇郑州大学第三...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郑州市第七人...
  • 1篇阜外华中心血...

作者

  • 36篇徐红亮
  • 29篇李群
  • 23篇范顺阳
  • 22篇杨玉齐
  • 21篇张金涛
  • 20篇石磊
  • 18篇尉新华
  • 12篇范太兵
  • 6篇徐云飞
  • 5篇李斌
  • 4篇裴宇
  • 3篇王举
  • 3篇华影
  • 2篇张伟涛
  • 2篇陈红卫
  • 2篇刘广文
  • 2篇王峰峰
  • 2篇冯爱强
  • 2篇杨启政
  • 1篇李晓红

传媒

  • 7篇中国实用医刊
  • 5篇郑州大学学报...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华实用儿科...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华胸心血管...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河南职工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9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库存悬浮红细胞洗涤处理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库存悬浮红细胞应用血液回收机洗涤处理后预充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室间隔缺损择期手术患儿40名,随机分成对照组A(Group A)实验组B(Group B),A组对CPB预充用库存悬浮红细胞不进行任何处理,B组应用血液回收机对库存悬浮红细胞进行洗涤处理后再预充。分别在体外循环开始前(T1)、体外循环结束时(T2)、术后2 h(T3)、术后12 h(T4)、术后24 h(T5)取动脉血标本行TNF-α、IL-6、IL-8、IL-10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比较2组之间差异。结果 2组患儿的血TNF-α、IL-6、IL-8、IL-10和CRP在T2、T3、T4均呈持续升高趋势并在T5恢复至略高于术前水平;TNF-α、IL-8在术后整个过程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L-6、IL-10在T5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 T3至T5显著升高无下降趋势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回收机洗涤预充用库存悬浮红细胞可降低婴幼儿体外循环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减轻全身炎症反应,促进患儿术后恢复。
杨玉齐徐红亮范顺阳石磊尉新华张金涛徐云飞李群
关键词:悬浮红细胞血液回收机婴幼儿体外循环炎症因子
婴幼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心血管畸形的一期纠治
范顺阳李群徐红亮杨玉齐张金涛华影尉新华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19例临床资料分析
2015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19例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AF)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讨论其手术指征和方法。方法2000年至2013年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19例CAF手术患儿,年龄4周~18岁,孤立性CAF12例,7例合并其他心脏畸形。CAF起源于左冠状动脉9例,右冠状动脉8例,双冠状动脉2例。瘘口多开口于右心室,其次是右心房、肺动脉、左心房、左心室。体外循环下矫治14例,非体外循环下矫治5例。结果全组患儿住院期间均顺利出院,无明显并发症。15例术前心功能不全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17例术前听诊心脏杂音者术后杂音消失;心脏彩色多普勒复查示未及瘘口处残余分流;3~39个月随访效果满意,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CAF行手术治疗安全、效果确切;无明显症状的CAF患者应积极外科手术矫治,以提高疗效,避免远期并发症。
徐红亮杨玉齐范顺阳石磊张金涛尉新华李群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瘘手术矫治
改良Livaditis法治疗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15例被引量:5
2003年
李群冯爱强黄岩范太兵徐红亮杨启政
关键词: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
影响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术病死率的危险因素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分析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纠治术的手术结果,探讨影响其病死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比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小儿先心病诊疗中心2001年9月至2011年9月收集的TAPVC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37例,女20例;年龄15d-6.5岁[(4.27±8.63)个月];体质量4.0~21.0(6.33±2.70)kg。收集患儿住院病历、超声心动图和手术记录等资料。应用x^2检验和Logistic多变量回归分析对患者的手术年龄、体质量、TAPVC分型、术前急症、主动脉钳夹时间、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监护时间、住院时间等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影响病死率的危险因素。结果57例TAPVC患儿纠治术中,围手术期死亡7例(12.2%)。单变量分析结果表明,与TAPVC纠治术病死率相关的因素有体质量(P=0.035)、TAPVC分型(P=0.037)、术前急症(P=0.021)、主动脉钳夹时间(P=0.046)。Logistic多变量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前急症是影响TAPVC纠治术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3)。结论TAPVC患儿术前急症会增加患儿术后的病死率。
徐红亮范顺阳王峰峰杨玉齐范太兵
关键词: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病死率手术
右腋下直切口治疗小儿常见先天性心脏病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比较胸部不同切口治疗小儿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结果。方法右腋下直切口取右侧腋中线与第3肋的交点为上缘,腋中线与第6肋交点为切口下缘,在两点间作一长约5~7 cm斜切口。结果本组无死亡,与正中剖胸(M)入路组20例病人相比,主动脉阻断时间(36.3±25.5)m 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胸液引流量明显减少,住院天数明显缩短。结论右腋下微创小切口剖胸行心内直视手术安全可靠,美容效果好。
陈红卫刘广文范太兵徐红亮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右腋下小切口
血浆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2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儿童中的改变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CHD-PAH)儿童血浆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2(CFH-R2)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2015年6月到2016年12月,选取我院心内科和心外科收治的89例CHD患儿;选取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入选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血压等);采用心导管测量CHD患儿肺动脉压,并根据肺动脉压值进行分组:无肺动脉高压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浆CFH-R2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测定;并比较各组间血浆CFH-R2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浆CFH-R2水平与肺动脉压相关性。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109例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40例,CHD组患儿89例。两组年龄、性别构成、身高、体重、血压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HD患儿无肺动脉高压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浆CFH-R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患儿中,无肺动脉高压组CFH-R2水平最高,重度组CFH-R2水平最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CHD患儿肺动脉压与血浆CFH-R2水平负相关(r=-0.638,P<0.05)。结论 CHD合并PAH患儿血浆CFH-R2水平显著降低,CFH-R2水平与肺动脉压呈负相关,有可能作为CHD合并PAH的生物学标志之一。
尉新华张伟涛张金涛徐红亮杨玉齐范顺阳李群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儿童
新生儿先天性乳糜胸8例分析被引量:6
2004年
李群冯爱强周菊玲徐红亮杨启政
关键词:婴儿
婴儿期法洛四联症的一期外科围手术期处理被引量:2
2011年
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是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80%,在所有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占12%左右,其自然预后差,不经手术治疗的自然死亡率1岁以内为25%,3岁以内达40%,10岁以内达70%,绝大多数患儿死于缺氧发作或心力衰竭[1]。河南省小儿先心病诊治中心自2002年1月至2010年2月共收治1岁以内TOF77例,报道如下。
范顺阳范太兵李群张金涛李斌徐红亮裴宇
关键词:法洛四联症外科治疗围术期处理婴儿期
肺动脉根部打孔冠状动脉移植法在大动脉转位手术中的应用
2011年
目的研究采用打孔冠状动脉移植手术纠治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伴室间隔缺损(D-TGA/VSD)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对比分析河南省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疗中心2003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8例采用动脉调转术治疗的D-TGA/VSD新生儿围术期的临床资料。其中2008年9月以前手术为常规冠状动脉移植法(常规移植组,18例),以后改为打孔冠状动脉移植法(打孔移植组,10例)。手术年龄12 h~28 d[(12.87±8.63)d],体质量2.3~6.0 kg[(3.89±0.78)kg]。手术均在全麻、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下完成。结果全组死亡4例,病死率为14.28%。其中打孔移植组和常规移植组的病死率分别为10.00%(1/10例)和16.67%(3/18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打孔移植组和常规移植组体外循环时间(P=0.011)、主动脉阻断时间(P=0.014)、手术时间(P=0.021)、术后胸引管引流时间(P=0.01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插管天数、监护室天数、术后住院天数、出血量、二次止血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打孔冠状动脉移植可明显减少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胸引管引流时间,有利于减少其对患儿的伤害,节约手术时间,提高效率。
王峰峰范太兵李群李斌徐红亮石磊杨玉齐王媛娜
关键词:大动脉转位室间隔缺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