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立恒

作品数:12 被引量:71H指数:6
供职机构: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土壤
  • 2篇植被
  • 2篇植物
  • 2篇沙区
  • 2篇水分
  • 2篇梭梭
  • 2篇梭梭林
  • 2篇土壤水
  • 2篇土壤水分
  • 2篇种群
  • 2篇种子
  • 2篇种子萌发
  • 2篇物种
  • 2篇萌发
  • 2篇结皮
  • 2篇黄花补血草
  • 2篇固沙
  • 2篇高寒沙区
  • 2篇补血草
  • 1篇性状

机构

  • 12篇甘肃省治沙研...
  • 6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科罗拉多州立...
  • 1篇国家林业和草...

作者

  • 12篇张立恒
  • 5篇王学全
  • 4篇贾志清
  • 4篇李昌龙
  • 3篇李得禄
  • 3篇王多泽
  • 3篇李少华
  • 2篇李清雪
  • 2篇张芝萍
  • 2篇郭树江
  • 2篇李菁菁
  • 2篇姜生秀
  • 2篇吴昊
  • 1篇安富博
  • 1篇李永华
  • 1篇卢琦
  • 1篇严子柱
  • 1篇唐卫东
  • 1篇张莹花
  • 1篇纪永福

传媒

  • 2篇干旱区研究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种子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甘肃林业科技
  • 1篇森林与环境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勤绿洲边缘固沙林生态用水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纪永福张莹花安富博张立恒康才周许强卢小妹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1.民勤绿洲边缘固沙林生态用水的类型和范围: 主要是民勤绿洲外围的防风固沙林,根据植被类型、生态功能和水资源状况进行划分,以便有针对性地确定生态用水的类型和范围。2.民勤主要固沙植物生态用水...
关键词: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建设防风固沙林节水灌溉
民勤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发育阶段白刺灌丛沙堆点格局特征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研究不同发育阶段白刺灌丛沙堆植被特征、沙堆形态特征及沙堆空间点格局分布,分析发育过程中白刺灌丛沙堆随尺度增加的空间点格局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以期阐明各发育阶段不同级别白刺灌丛沙堆的空间关联性,揭示白刺灌丛发育过程中的种群形成特征及其生态格局维持机制。【方法】基于野外调查观测,在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选择4个不同发育阶段(雏形阶段、发育阶段、稳定阶段和活化阶段)的白刺灌丛沙堆典型样地,根据空间二维坐标,采用数量统计方法,按照沙堆体积大小将灌丛沙堆分为1级小沙堆、2级中沙堆和3级大沙堆3个等级,利用单变量O-ring函数对灌丛沙堆进行空间格局分析,并用双变量O-ring函数进行不同尺度各级沙堆关联性分析。【结果】随沙堆发育过程的进行,白刺灌丛的整体生长状况由好显著变差,植被覆盖度先增后减(雏形阶段最低为51.4%,逐渐升高到稳定阶段最高68.8%,活化阶段降低为60%),而植被枯枝率基本呈增加状态(由雏形阶段的15%增加到活化阶段的27%);各级沙堆在不同尺度中表现出不同的分布格局:雏形阶段,白刺灌丛沙堆在0~5 m的尺度上趋于均匀分布,在5~25 m尺度上为随机分布,而在>25的尺度上趋于聚集分布;发育阶段,白刺灌丛在0~5 m的尺度上倾向于均匀分布,在5~30 m尺度上为随机分布;稳定阶段与活化阶段,各级白刺灌丛在小尺度上(<5 m)都表现出均匀分布的倾向,但在>5 m尺度上为随机分布。各发育阶段大小级别不同的白刺灌丛沙堆随尺度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关联特性,除发育阶段小沙堆间(1、2级)无关联外,其他阶段小沙堆间(1级和2级)主要表现为随空间尺度增加正关联性逐渐增强,2级和3级沙堆在<10 m尺度上表现为负关联,而在>10 m的尺度上表现为负向联系加强或无关联。【结论】各发育阶段不同级别白刺灌丛沙堆所占比重�
孙涛贾志清贾志清刘虎俊尚雯刘江
关键词:发育阶段植被特征
高寒灌木固沙区土壤性状与植被生长特征的相关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以沙珠玉治沙实验林场内不同生长年限的固沙灌木沙丘-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Kom.)和丘间地-乌柳(Salix cheilophila Schneid.)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木调查、采集土壤样品及室内实验,分析了人工恢复3、12、21、30、42 a和51 a的植被生长特征、植被区土壤理化性质及两者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柠条和乌柳生长51 a后,植物的高度、冠幅、基径和新梢生物量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与3 a生植被相比,高度、冠幅、基径分别增加了11.1、41.4、18.1倍和4.3、8.8、18.5倍;30 a生柠条和21 a生乌柳的新梢生物量达到最大,平均值分别为100.79 g和81.33 g。(2)与对照样地相比,柠条和乌柳植被区土壤深度10、30、50 cm和70 cm处平均含水率分别降低了17.6%、47.9%、60.9%、39.7%和8.2%、44.5%、47.8%、39.8%;51 a生柠条和乌柳植被区表层土壤黏粒含量分别增加了251.2%和140.2%(P<0.05),土壤毛管持水量分别增加了119.9%和35.0%(P<0.05),土壤容重分别减小21.9%和20.3%(P>0.05);3、12、21、30、42、51 a生柠条和乌柳植被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是对照样地的0.94、1.02、1.51、2.48、3.93、5.35倍和1.05、1.76、2.90、3.74、4.31、4.53倍。(3)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黏粒含量-毛管持水量、黏粒含量-土壤有机质、黏粒含量-冠幅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8、0.769、0.843和0.816、0.747、0.852(P<0.01),土壤含水率-冠幅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2和-0.796(P<0.01)。(4)固沙灌木的生长指标及植被区土壤性质在恢复21~30 a时达到相对最优,建议适时采取合理的抚育管理措施,以实现高寒沙区林场可持续经营发展。
李少华张立恒张立恒王学全高琪
关键词:高寒沙区固沙灌木植被生长土壤有机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民勤霸王群落结构及种群年龄结构特征
2013年
通过对民勤霸王群落植被调查,研究了民勤霸王群落结构和霸王种群年龄结构。结果表明:霸王群落共有14种植物组成,分属7科12属,单科单属种占到了一半以上,表明霸王群落物种组成数量少,类型十分单一。霸王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低,生态优势度高,种间相遇率低。由于气候干旱化,降水减少,影响了霸王种群的更新演替,霸王群落年龄结构表现为下降形锥体,幼苗所占比例很小,种群更新较差,属于衰退型种群。受气候环境条件和植物生物学特性影响,霸王群落优势种大部分呈集群分布,仅有个别呈均匀分布。
张立恒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年龄结构
补血草属3种植物种子萌发对盐分胁迫的响应被引量:6
2014年
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3种补血草属植物种子进行了处理,测定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长度及干重.结果表明:黄花补血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随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0~ 50 mmol/L浓度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二色补血草种子发芽势在NaCl溶液浓度0~50 mmol/L之间呈增加趋势,然后随着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在0~150 mmol/L浓度之间,二色补血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差异不显著(p<0.05);耳叶补血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随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当NaCl溶液浓度达到50 mmol/L时,发芽率和发芽势开始显著下降,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对照处理下3种补血草种子发芽指数无明显差异,随着盐分浓度的增加,发芽指数呈下降趋势,二色补血草发芽指数下降缓慢,NaCl溶液浓度在0~200 mmol/L之间,黄花补血草种子发芽指数高于耳叶补血草,之后迅速下降,发芽指数小于耳叶补血草.NaCl溶液浓度在0~100 mmol/L之间,黄花补血草活力指数显著高于二色补血草和耳叶补血草,当NaCl溶液浓度大于100 mmol/L时,黄花补血草活力指数迅速下降,当NaCl溶液浓度达到300 mmoL/L时,3种补血草幼苗活力指数降到了最低,在0.39以下.综合各项指标分析表明,3种补血草种子萌发期耐盐性大小依次为:二色补血草>黄花补血草>耳叶补血草.
李得禄李昌龙张芝萍郭树江严子柱李菁菁张立恒
关键词:耐盐性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
高寒沙区不同生境赖草的生长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对高寒沙区低湿滩地、农田田边、丘间地和固定沙丘4种生境土壤的含水量以及有机质和养分(包括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4种生境中赖草[Leymus secalinus(Georgi)Tzvel.]的生长特征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看,从低湿滩地、农田田边、丘间地到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及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呈降低的变化趋势,且低湿滩地和农田田边土壤含水量及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高于丘间地和固定沙丘。不同生境中赖草生长特征差异较大。固定沙丘中赖草的株高和地径均最大,显著大于其他3种生境(P<0.05);低湿滩地和农田田边中赖草的分株密度、根茎直径以及地上部分和根系的生物量较大,总体上显著大于丘间地和固定沙丘;而丘间地和固定沙丘中赖草的间隔子长较长,低湿滩地和农田田边中赖草的间隔子长较短,且前2种生境与后2种生境间差异显著。从低湿滩地、农田田边、丘间地到固定沙丘,赖草根系分布深度逐渐增加,由0~30 cm或0~40 cm增至0~60 cm。随着土层的加深,4种生境中赖草的根系生物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且10~20 cm土层的根系生物量均最大,显著大于其他土层。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生境土壤水分和养分条件的变差,赖草会通过增大间隔子长和根系分布深度以及减小分株密度和根茎直径来积极适应复杂多变的高寒沙区环境。
张立恒张立恒贾志清王学全李清雪李少华
关键词:高寒沙区赖草根系分布生物量
野生花卉黄花矶松雨养型园林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李昌龙李得禄唐卫东郭树江王多泽张芝萍李菁菁张立恒
项目通过黄花补血草种子萌发期耐盐性、耐旱性以及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研究,得出了适于黄花补血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土壤生境和盐分含量的阈值。提出了以土质疏松、富含养分、持水力强的沙壤土为基质、栽培密度为5-8株/m<'2>的黄...
关键词:
关键词:黄花补血草野生花卉
共和盆地15种植物叶片的元素化学计量学特征被引量:4
2018年
为合理评价共和盆地常见植物的生长状况及生境的养分供给能力,通过野外采集共和盆地15种高寒荒漠植物的叶片,并对叶片中的C、N、P、K营养元素含量进行室内测定、对比并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植物叶片C含量的变化范围为390.70~514.70 mg·g^(-1),N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9.46~44.50 mg·g^(-1),P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36~3.48 mg·g^(-1),K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1.06~34.85 mg·g^(-1)。两种生活型植物叶片之间的化学元素含量有所差异,其中叶片C、P含量表现为:灌木>草本;叶片N、K含量表现为:草本>灌木。植物叶片C∶N与N∶P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538),植物叶片N∶K与K∶P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599),植物叶片C∶P与N∶P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588),植物叶片C∶N与叶片N含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971),其余元素化学计量特征之间相关性不强。共和盆地两种生活型的植物叶片化学元素组成存在差异,15种植物生长过程主要受到N和P的限制,且相比而言更易受N的限制,基本不受K的限制。
张立恒张立恒贾志清王学全李少华
关键词:共和盆地植物叶片
高寒沙地不同林龄中间锦鸡儿人工林根系分布特征被引量:17
2018年
为摸清共和盆地中间锦鸡儿根系的分布特征,以青海省治沙试验站周边3年、5年、10年、16年、30年生的中间锦鸡儿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对0~20cm、20~40cm、40~60cm、60~80cm土层的根系进行采集,并用EPSON10000XL进行扫描、用WINRHIZO根系系统分析各层根系。结果表明:不同林龄的细根(直径≤2mm)、中根(2<直径<5)和粗根(直径≥5mm)的根长、表面积、生物量均随林龄增大而增大,具体表现为:3年生<5年生<10年生<16年生<30年生,且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小。综合分析认为中间锦鸡儿约60%的根系分布于0~40cm土层,22%的根系分布于40~60cm土层,18%的根系分布于60~80cm土层。各龄根系主要分布于浅层土壤,适宜吸收降雨补充的浅层土壤水分。随着林龄的增大,高密度种植的中间锦鸡儿人工林根系不断向土壤深层延伸发展。但因高寒沙区气候干旱,蒸发强烈,稀有的降水很容易被浅层根系截获吸收,下渗水分的减少最终导致根系分布的深层土壤越来越干。密集分布的中间锦鸡儿根系在土壤深层得不到满足生长的水分和养分,又转向营养资源相对富集的浅层聚集分布,表明研究区内的中间锦鸡儿根系生长到一定年限逐渐浅层化发展。
张立恒张立恒王学全李清雪贾志清
关键词:表面积
季节性河道土壤水分及其渗漏特征初探被引量:11
2020年
利用土壤深层水分渗漏仪和水分自动监测系统获取相应的监测数据,分析干旱区季节性河流(库姆塔格沙漠东南部崔木土沟)沟道内部的洪水入渗过程及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河道内以砂粒为主,土壤最大持水量在26. 08%~31. 75%。②监测期内,每次洪水过程,水分均能入渗到200 cm以下的土层,但50 cm以下土层的水分入渗基本为非饱和入渗;每次入渗过程,湿润锋到达土层的深度与入渗时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但这一相关关系在春、夏季具有明显的分异,春季水分入渗更为缓慢。③监测期内,160 cm土层共出现4次明显的连续渗漏过程,渗漏总量为2 165. 8 mm,最大渗漏强度为21. 4 mm·(2h)^-1,160 cm土壤水分渗漏速率随土壤水分含量增加呈指数增加趋势,但每次开始出现连续渗漏的土壤初始含水率并不一致。该研究可为进一步揭示干旱区河流廊道生态系统生存、变化提供了科学支撑。
陈新均王学全卢琦杨文斌杨文斌李永华
关键词:水分渗漏土壤水分库姆塔格沙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