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学全

作品数:70 被引量:461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农业科学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水利工程
  • 8篇生物学
  • 8篇天文地球
  • 5篇经济管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7篇土壤
  • 13篇沙区
  • 11篇高寒沙区
  • 9篇荒漠化
  • 9篇共和盆地
  • 6篇植被
  • 6篇水文
  • 6篇水资源
  • 6篇库姆塔格沙漠
  • 6篇草地
  • 5篇植物
  • 5篇青海湖流域
  • 5篇灌木
  • 4篇生态系统
  • 4篇生物量
  • 4篇土壤改良
  • 4篇青海共和盆地
  • 4篇群落
  • 4篇物量
  • 3篇遥感

机构

  • 63篇中国林业科学...
  • 9篇内蒙古农业大...
  • 7篇甘肃省治沙研...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中国防治荒漠...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内蒙古林业科...
  • 2篇青岛农业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中国林科院
  • 2篇国家林业和草...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70篇王学全
  • 28篇卢琦
  • 16篇李少华
  • 8篇尹书乐
  • 7篇李永华
  • 7篇贾志清
  • 7篇杨文斌
  • 7篇高琪
  • 6篇吴波
  • 6篇包岩峰
  • 5篇冯益明
  • 5篇崔向慧
  • 5篇张立恒
  • 4篇李清雪
  • 3篇刘君梅
  • 3篇俄有浩
  • 3篇严平
  • 3篇高尚玉
  • 3篇高前兆
  • 3篇陈琦

传媒

  • 6篇中国沙漠
  • 5篇干旱区研究
  • 4篇东北林业大学...
  • 4篇林业科学研究
  • 2篇林业科学
  • 2篇土壤通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世界林业研究
  • 2篇西北林学院学...
  • 2篇草业科学
  • 2篇干旱区地理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林业科技管理
  • 2篇Journa...
  • 1篇水利经济
  • 1篇科学管理研究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3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7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寒沙区中间锦鸡儿人工林细根动态及其周转被引量:8
2020年
通过对青海省治沙试验站3 a、5 a、10 a、16 a和30 a生的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 Kuang et H. C.Fu)人工林细根生物量的测定分析,了解其细根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和动态变化特征以及周转速率。结果表明:①中间锦鸡儿人工林约41%的活细根和39%的死细根分布在0~20 cm的土层,38%的活细根和死细根分布在20~40 cm的土层,21%的活细根和23%的死细根分布在40~60 cm的土层。②细根生物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动态性,活细根生物量峰值出现在6月和8月或者6月和9月,8月或9月达到最大值;死细根生物量峰值出现8月和9月,也是8月或9月达到最大值。③不同林龄人工林细根周转速率分别为:0. 53、0. 66、0. 56、0. 73、0. 78次·a^-1。④细根生物量和周转率均随林龄增大而增加,随土层加深而减小。
张立恒李清雪王学全王学全李少华
关键词:中间锦鸡儿人工林细根生物量细根分布细根周转
森林和水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2016年
通过参加国际林联第24届世界林业大会,结合会议论文和现场报告等资料可以看出,森林和水不仅可以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而且还存在相互作用。研究森林和水的相互作用对于理解陆地生态系统功能、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在了解全球森林和水相互作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森林与水研究的趋势和热点问题,重点阐述在生态水文认知、干旱适应综合研究、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水文过程、森林和水管理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借鉴国际森林和水生态系统保护、研究和管理理念,拓宽我国生态水文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思路。
王学全李少华包岩峰
关键词:生态水文气候变化
荒漠—绿洲过渡区灌丛沙包的蒸散特征及模拟被引量:6
2007年
利用长期的观测与试验数据,采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对甘肃民勤荒漠-绿洲过渡区柽柳、白刺灌丛沙包和裸露流动沙丘的蒸散特征与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探讨蒸散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应用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SPAC)的耦合数值模式,对不同植被灌丛的蒸散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蒸散日进程中,有植被覆盖的柽柳沙包和白刺沙包的蒸散率峰值出现时间比流动沙丘早1-2h,且日最大蒸散速率大小顺序为,柽柳沙包(0.24mm/h)〉白刺沙包(0.20mm/h)〉流动沙丘(0.18mm/h);柽柳沙包和白刺沙包在7-9月的蒸散量最高,分别占各自生长期耗水量的69.3%和65.4%;影响荒漠-绿洲过渡区灌丛植被蒸散的主要气象因子为日照百分率、气温、空气饱和差以及风速等,它们与日蒸散量的斜率关联度分别为0.717、0.643、0.649和0.705;SPAC耦合数值模式能够模拟不同植被覆盖度下灌丛植被蒸散的变化趋势,模拟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崔向慧冯强王学全
关键词:蒸散
旱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台站网络及其建设
卢琦吴波曹燕丽贾志清王学全李新荣肖洪浪张登山赵明郝玉光姚洪林阿里木江张风春
该课题在旱地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建设、野外台站试验及分析方法的标准与规范及观测指标体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以及数据信息共享系统研建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建立了运转良好的中国旱地生态系统观测网络实体。建设和完善了中国荒漠生态系统野...
关键词:
关键词:野外观测
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方法与指标体系探讨被引量:9
2006年
对许多涉及生态过程重大科学问题的认知,使长期生态学的研究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长期定位观测也是系统地了解荒漠生态系统过程,获取基础数据的主要手段和有效途径,但是国内已有的定位观测站点的观测指标各成体系,不利于数据比较和信息共享。本文按照继承性、系统性、代表性和可行性的原则制定了比较完整可行的适合我国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包括水、土、气、生的综合指标体系,以期为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工作的规范化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曹燕丽崔向慧卢琦李新荣肖洪浪王学全
关键词:荒漠生态系统指标体系
库姆塔格沙漠水文调查初步结果被引量:9
2011年
基于2007—2009年的3次野外考察和样品分析,初步研究了库姆塔格沙漠的水文和水化学特性。库姆塔格沙漠水系分为4个分区,即西部区、中部区、东部区和党河区。库姆塔格沙漠地区瞬时径流量普遍较低,东部河流径流量相对较大;泥沙含量普遍较低,平均为1.04 kg.m-3。区域内水体矿化度较高,以微咸水和咸水为主,水化学类型总体上为氯化物-硫酸盐/钠质-钙质水,主要受到沙漠干旱气候和区域地质地貌的影响。
严平李文赞俄有浩王学全李小雁
关键词:水文水系水化学库姆塔格沙漠
光伏电厂干扰下高寒荒漠草原区植被和土壤变化特征被引量:21
2016年
为了研究光伏电厂对高寒荒漠草原区植被与土壤的影响,以共和盆地塔拉滩倍翔光伏产业园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法选取围封区(WF)、围封+光伏区(WG)和自然生长区(DZ)内3块10m×10m典型样地,调查了各类型区植被群落结构和土壤理化性状特征,并结合各指标间的差异评价了光伏电厂对其植被和土壤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围封和光伏电厂对植被与土壤具有显著影响,与2013年相比,2015年围封+光伏区(WG)植被群落的植物种数、盖度、地上生物量、丰富度指数、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和全氮依次升高了116.7%,83.9%,68.7%,119.2%,88.6%,83.0%和81.8%,呈现显著变化(P<0.05)。光伏发电板可改善高寒荒漠草原植物生长所需的环境因子,增加土壤水分,起到保育脆弱生态系统和防风固沙的作用,促使荒漠草原朝着正向演替发展。
李少华高琪王学全兰岚杨占武
关键词:共和盆地植被特征群落多样性土壤特征
陕西省荒漠化、沙化土地监测与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陕西北部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是陕西省荒漠化、沙化土地的主要分布区。土地的荒漠化、沙化严重影响到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发展,成为制约陕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为准确掌握陕西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按照国家要求,陕西省已开展了4次(即1994、1999、2004、2009年)荒漠化、沙化监测工作。研究采用这4期监测数据,通过对15a来监测数据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994-2009年15a来,陕西省沙化总面积减少了34 974.9hm2,平均每年减少0.16%;1999-2009年10a来,陕西省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了166 337.9hm2,平均每年减少0.53%。15a来,陕西省通过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是荒漠化和沙化整体扩展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的主要原因。
张浩余军王锋王学全冯益明
关键词:荒漠化沙化
库姆塔格沙漠古水系变迁与沙漠地貌的形成被引量:21
2008年
通过库姆塔格沙漠现场考察,借助卫星遥感影像并结合地形图和相关研究文献,对库姆塔格沙漠古水系变迁及其与沙漠地貌形态的形成和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初步认为:阿尔金山北麓洪积扇发育和古水系变迁奠定了库姆塔格沙漠形成和演化的基础。第四纪初期阿尔金山强烈抬升之后,大量剥蚀物质通过洪水搬运,在阿尔金山北麓堆积,形成巨厚的第四纪洪积扇层。洪积物不断堆积过程抬高了洪积扇前缘海拔高度,导致洪积扇和古水系逐渐向海拔较低的右侧(东)偏转发育和变迁。受卡拉塔什塔格—多坝沟一线的低山阻挡,洪水携带剥蚀物在低山北侧堆积少而导致低山北侧的洪积扇海拔比其西部海拔低是洪积扇和古水系向右侧(东)偏转发育和变迁主要原因。当阿尔金山隆升稳定后,古水系的功能由对剥蚀物搬运转变为对洪积扇的冲蚀,在洪积扇上形成冲蚀浅沟。流水进一步冲蚀洪积扇层和底部基岩,形成了恰什坎萨依、厄格孜萨依、梭梭沟、八龙沟、多坝沟等冲蚀沟谷。同时,流水不断改造洪积扇,形成了沙漠地貌的基本框架。库姆塔格沙漠是在流水地貌的基础上,经过强烈的风蚀风积作用塑造,形成了"帚状"形态和"羽毛状沙丘"独特的沙漠地貌景观;广布于沙漠中的砾石体是洪积扇发育完成及沙漠形成后在较短时间里发生的大规模洪水事件的产物,是古水系对剥蚀物的又一次搬运和堆积所致。
俄有浩王继和严平高尚玉王学全苏志珠廖空太刘虎俊丁峰
关键词:库姆塔格沙漠古水系
一种流动沙丘设置小麦活沙障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动沙丘设置小麦活沙障的方法,雨季时,在所述流动沙丘上开沟,所述沟的深度达到湿沙层;将所述小麦的种子均匀撒播在所述湿沙层;在所述小麦的种子上覆盖沙;所述小麦成长后形成小麦活沙障。采用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活...
张登山田丽慧鲁瑞洁王学全高尚玉吴汪洋张宏巍张佩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